李鴻章誘殺降敵後,卻沒有想到給自己惹來如此多的麻煩。

李鴻章誘殺降敵後,卻沒有想到給自己惹來如此多的麻煩。


在淮軍攻克蘇州城以後,戈登卻因為李鴻章沒有按約定一次性給足洋槍隊2個月的“攻城獎金”而與李鴻章鬧彆扭撤軍,在撤軍期間李鴻章又誘殺了戈登擔保的降敵郜永寬,他們之間的矛盾差點變成了衝突。戈登認為他的軍人榮譽和英國的榮譽遭到李鴻章的踐踏,如果李鴻章不離開淮軍或進行書面道歉,洋槍隊就脫離淮軍,更可怕的是英國將不再援助清軍剿滅太平軍,還將把所有的槍械物資收回。

可李鴻章何許人也,李鴻章失聲冷笑道:“我堂堂一省巡撫,殺個長毛還要向你道歉,我道哪門子歉?這純屬大清軍政,與外人何干,憑什麼向你認錯?”

李鴻章誘殺降敵後,卻沒有想到給自己惹來如此多的麻煩。


可這事不但沒完,還越鬧越大。英國駐上海領事伯朗召集各國領事“揭露”中國李鴻章無恥行為,第二天上海報紙就刊登了這一事件。不僅如此,這事鬧到大清皇帝那裡,要李鴻章必須就誘殺降敵給個說法。恭親王還私信特別叮囑:殺降怕以後的戰爭敵人拒降死抗,又因洋人傲慢倔強,如果處理不好,戈登再像白齊文(洋槍隊前隊長)一樣投到長毛(太平軍)一邊,後果將十分嚴重。

李鴻章也認為此事得不償失,再這樣僵下去恐怕生出事端。再加上目前還得依靠洋槍隊的洋槍大炮來助他攻城略地,現在的淮軍實力還不能失去洋槍隊的幫助。於是,李鴻章找來自己的幕僚周馥商量如何回信應對朝廷,再想法平息外國人。

李鴻章誘殺降敵後,卻沒有想到給自己惹來如此多的麻煩。


朝廷始終是一家人,好應付,兩人商量寫了一封信,無非是說郜永寬部不是真心來降,如果不殺怕日後郜永寬部二十萬餘人反水反遭禍患。又因戈登要餉銀未成撤軍,沒有機會和時間與戈登商量,又適當抹黑洋槍隊……就這樣,與朝廷的事算是敷衍過去了。

戈登這邊他兩商量了好久,還是覺得要找一個能夠接近戈登,又要與他能說的上話的人,他們便把這個人鎖定在一個叫赫德的英國人身上。

赫德,是一箇中國通,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與其他傲慢無禮的洋人大不一樣。他的斯文和對中國官員尊重的態度深受很多中國官員的青睞,其中包括攝政王。赫德在瞭解此事後,認為戈登與李鴻章兩人必須和好,並一定要並肩作戰,這樣對清朝或者英國都是最好的結局。赫德便詳細的瞭解整個事情的經過,以便於更好的說服戈登與李鴻章重歸於好。

李鴻章誘殺降敵後,卻沒有想到給自己惹來如此多的麻煩。


李鴻章與赫德兩人談的非常愉快,最後赫德帶著李鴻章的和好誠意(書面證明殺降敵與戈登無關和給戈登一筆“精神損失費”)。因為赫德的初衷就是想兩人和好,又與戈登的關係密切,而戈登又得到足夠的臺階下臺,這件事經過一番周折,終於算是切底解決了。

清朝頂樑柱之李鴻章的功與過,正在持續為你更新中。歡迎大家前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