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學校沒朋友!”不同年齡的孩子說含義大不同

“我在學校沒朋友”,如果今天是正在上幼兒園的五六歲孩子對爸媽這樣說,說完還嘟起小嘴,那很容易讓人想到的是,這孩子在家這麼健談,這會兒在撒嬌呢!


“我在學校沒朋友!”不同年齡的孩子說含義大不同


但如果今天是三四年級,已經十歲了的孩子這麼對爸媽說,情況又不一樣了。10歲左右的小孩大腦前額皮層發育趨於完善,玩的天性開始消退,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會有明顯的意識。儘管辨別是非的能力依然有限,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時,個性開始獨立,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依賴父母。


因此,當10歲的孩子對爸媽說自己在學校沒朋友的時候,就絕不僅僅是撒嬌那麼簡單了。其中會有哪些可能性呢?


1、遭遇凌霸孤立

校園凌霸的案例,在文學書籍、電影、新聞裡屢見不鮮。但千萬別以為這些聳人聽聞的事遠在天邊,甚至只是在文學影視作品裡的虛構,它觸角伸向的廣度是難以想象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霸凌,佔總學生數的三分之一。很多情況下只是事態不嚴重,沒有掀起浪潮,更是因為孩子爛在了肚子裡,沒有被人知道而已。


2、因為品行不端、霸道

因為孩子在學校蠻橫霸道、偷盜、撒謊等等品行不端的行為,而遭到同學的疏遠,導致最終沒朋友。


“我在學校沒朋友!”不同年齡的孩子說含義大不同


3、因為性格內向孤立

性格內向、孤立、慢熱的孩子,不敢主動與同學交流,只等著別人主動,甚至是別人主動了也會刻意避開,漸漸地,大家便與之疏遠了。


4、不是真的沒朋友,而是過於以自我為中心

在小朋友的觀念裡,很容易形成一種意識,這是我的朋友,他只能跟我玩。看到自己的朋友和別人玩的時候,心裡會非常不舒服,感覺被人搶走了自己的私有物品,所以當看到要好的朋友跟別人玩得歡的時候,會說出自己沒朋友的話。


前面所提到的這四種情況,家長們要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第一種情況,觀察孩子是否有極端性的行為和情緒,比如突然間不願意上學;身體出現傷痕;性情反常、行為異常等,如果出現這些異常,就要考慮孩子在校是不是遭遇欺凌了。


第二種情況,孩子品行不端,蠻橫霸道而導致沒朋友,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從自身和孩子身上找原因了,是不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大問題?想想平時在家中,是不是習慣性溺愛孩子,什麼事都由於性子來?


“我在學校沒朋友!”不同年齡的孩子說含義大不同


第三種情況,如果是因為個性本身內向、慢熱,我認為家長沒必要強逼著孩子去跟同學打招呼或者玩樂,而是應該鼓勵他勇敢跨出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在日常中訓練孩子的膽量、表達和自信心,從而間接地幫他建立起社交關係。


說到社交關係,以上提到的第四點就是因為不健康的社交觀念造成的。舉個例子,爸爸新買了一套畫畫工具給自己,想邀請最好的朋友一起玩,沒想到對方對畫畫沒興趣,反而答應了另外一個同學做蛋糕的活動。在這一刻,感覺自己好孤獨,她跟她才是好朋友。


因為孩子的生活圈子基本上只有家裡和學校,他們的世界很小,一點的小事都足以影響到自己的一整天的心情。這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人與人之間並不是單一的關係,你所謂最好的朋友,她有她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她的其他朋友。每個人的朋友群體也不一定來自學校,可能來自小區、輔導班、遊樂園、英語一角等等。


“我在學校沒朋友!”不同年齡的孩子說含義大不同


其次,認清了這些關係,建立起健康的交友觀之後,還要學習如何得體大方地講話溝通。


“我爸給我買了一套新的畫畫工具,週末邀請你和我來我家畫畫吧。”


“可是我比較想去小麗家做蛋糕。”


“如果你去小麗家的話,那我們就再也不是朋友了!”


這樣的對白會常見於孩子沒有形成健康的交友觀之前,而且性子會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而正確的做法是,如果孩子很想和這位朋友一起畫畫,可以說,“那你想畫畫嗎?我們可以約下週!”如果對方不喜歡畫畫,可以嘗試邀請其他的同學。


如果孩子也剛好對他們的活動感興趣,可以說,“那我可以參與你們的做蛋糕活動嗎?”這樣在與第三者的接觸中,孩子容易交多一個好朋友。


當然,所有得當的行為和會說話的方式,都建立在健康的交友觀念之上。所以,家長們,和孩子一起面對這個挑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