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結束,從20個初評入選項目中選出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包括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廣東“南海1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入圍項目和其發掘意義進行了整理和介紹(資料來自中國文物報社)。

一、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疥疙洞遺址是近年來我國舊石器時代考古非常關鍵的新突破,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和科學價值。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第一,它是中國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罕見的、保留了距今10-1.5萬年間人類化石和豐富文化遺存的洞穴遺址,地層堆積基本連續,層位關係清楚,出土遺物性質明確,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境內距今10-5萬年間的關鍵考古資料。

第二,中國早期現代人化石的地點中包含文化遺物者極少,疥疙洞遺址不僅出土有距今3萬年左右的現代人化石,還發現有豐富的、共生關係清晰的小石片工業系統的石器,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早期現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學說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第三,填補了漢中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洞穴類型居址的空白,對研究早期人類洞穴和曠野階地兩種類型的居址形態和生計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第四,出土數量眾多、種類豐富的動物化石,且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極大地豐富了秦嶺地區晚更新世的動物化石材料。

一系列的重要發現,對研究秦嶺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體質特徵、棲居方式、行為方式、石器工業面貌、文化發展演變過程及其環境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二、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飾物中,軟玉佔半數以上,在玦、環、匕等重器中比率更高。小南山人對溫潤而澤軟玉的重視躍然於物上,將其賦予了巨大的象徵性意味,重玉輕珉的觀念已經形成。世界人類社會兩大最高核心價值體系分別為:西方黃金、東方玉器。前者形成於6000多年前,後者遲遲未有定論。小南山遺址玉器的發現,確立了東方比西方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早熟了2000-3000年之久。

在小南山遺址發現連續多時期的文化遺存,跨度15000餘年,對構建黑龍江下游乃至濱海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意義重大。該遺址所具有的獨特區位優勢,大大提高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上對話的能力,改變了東北亞史前考古以日、俄學者為主導的被動局面。

小南山遺址墓地佈局緊湊、形制複雜、極具規模,在同時期的中國考古學遺存中十分罕見。這為探討全新世早期氣候溫暖時段,中國各地區史前人群的適應模式、人口構成和社會狀況等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案例。小南山遺址諸時期的考古學遺存一脈相承,穩步發展,顯示了持久的生命力和爆發力。小南山遺址的考古發現為理解鮮卑、契丹、女真和滿族的強勢崛起找到了歷史邏輯,證明白山黑水的古代漁獵先民在中國古代文明的早期進程中發揮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三、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

本次發掘中,從覆壓護牆的棄置堆積中出土了大量鬲、斝、盉、瓶、豆、甕等龍山時代晚期典型陶器。結合已有測年結果,皇城臺大臺基的主體使用年代當不晚於龍山晚期。

大型夯土高臺建築基址、氣勢磅礴的石砌護牆、設計精巧的城防設施及藏玉於石、殺戮祭祀等特殊跡象,以及石雕、陶鷹、卜骨、陶瓦、口簧、玉器等珍貴文物,不僅彰顯了皇城臺的核心地位,而且暗示著石峁城址在中國北方地區社會複雜化進程中具有的區域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的雙重角色。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連續九年的系統考古工作表明,作為石峁城址的核心區域,皇城臺或已具備了早期“宮城”性質,是目前東亞地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築,展現了黃土高原上一處神秘王國都邑的極致輝煌。石峁遺址考古成果不斷刷新著學界對中國早期文明的認知高度。

四、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

城內發現有四具完整的用於祭祀的黃牛。牛肩胛骨還被用於占卜。此外,使用牛骨製作骨器的現象也十分普遍。黃牛是龍山時期才進入中原的家畜新品種,其在平糧臺城址的大量發現,對研究起源於西亞地區麥作傳統下的黃牛如何融入中原地區傳統的粟黍農業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平糧臺城址方正規整、中軸對稱的特點,無疑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思想的源頭,在城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突出價值。年代最早、最為完備的陶水管排水系統也為研究早期城市的水資源管理提供了絕佳材料。平糧臺城址出土的各類遺存,展現了中原龍山文化兼容幷蓄的特質,是新石器時代末期各區域文明間交匯融合的集中體現。

五、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西吳壁遺址夏商時期面積較大,應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質。發掘出土的種類豐富的遺蹟和遺物共同構成了冶銅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為進一步復原早期冶銅工業的技術、生產方式、生產場景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該遺址的發掘,首次在中原地區揭示出已知時代最早、規模最大、專業化水平最高的夏商冶銅遺址,彌補了從銅礦開採到集中鑄造之間所缺失的冶煉環節,填補了中國冶金考古的一個重要空白。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通過西吳壁遺址的發掘,結合近些年在晉南中條山地區的相關工作和學術界其他成果,可以肯定本地區處於產業上游的採礦、冶銅業主要為終端鑄造業輸送原料,而下游產業所生產的銅禮器和兵器等國之重器應主要集中在國都及附近地點,從而充分表明了早期王朝國家對此種重要戰略資源及其產業鏈的直接控制。這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與控制、開發、利用銅礦資源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六、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旱峽玉礦等遺址直觀呈現了自西城驛文化、齊家文化時期至騸馬文化晚期、西漢早期這近2000年間甘肅西部地區透閃石玉料開採、利用的景象。科學檢測分析顯示,山西下靳遺址的玉器玉料來自於敦煌旱峽玉礦,徑保爾草場玉礦是徐州獅子山玉器玉料礦源之一。一系列的證據表明,甘肅地區的透閃石玉料很早就進入到甘肅以東及周邊區域,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七、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

棗樹林墓地彌補了春秋中期曾國的缺環,構建了中國周代封國中以考古發掘最完整的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序列,構建了江漢地區青銅文化的一個標尺,在曾國乃至兩週考古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棗樹林墓地發掘的三組侯墓是經過科學考古發掘、棺槨結構和器物組合等保存最好的春秋中期諸侯級墓葬,填補了不見春秋中期曾侯的空白,對完善曾國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諸侯墓葬提供了翔實的資料。三組曾侯墓葬在佈局和年代上都與墓地之南的曾侯、曾侯墓葬相銜接,整個墓地規劃有序,墓葬排列整齊,體現了周文化墓地特徵和曾國葬制的傳統。

第二,墓地年代較早的墓葬隨葬器物形制大體與周原地區相近,較晚的墓葬隨葬器物已有很明顯的楚文化風格,說明在春秋中期曾國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的轉變,為探討曾、楚、周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實物資料,對研究春秋中期曾國乃至周文化體系青銅禮器的變革、構建南方青銅文明意義巨大。

第三,青銅禮樂器銘文反映了極其豐富的曾國及周王朝歷史文化信息。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曾國在西周早期至戰國中期的存世階段,從國君到中小貴族的墓葬、中心區域遺存都有揭露,曾國成為商周考古中物質文化面貌揭示最為完整、全面的諸侯國。曾國曆史從傳世文獻記載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國君世系、社會階層、文化面貌,體現出考古寫史的作用和意義。

八、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

經過6年調查、勘探和考古發掘,考古隊主要獲得以下四方面成果: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第一,石城子遺址是迄今為止新疆地區發現的唯一一處年代準確可靠、形制基本完整、保存狀況完好、文化特徵鮮明的漢代古遺址。出土的大量漢代典型器物層位關係明確,在新疆地區考古學文化斷代上具有標尺意義,對於深化新疆地區漢代考古學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第二,參照文獻記載,基本確定石城子遺址即為東漢耿恭駐守的“疏勒城”舊址。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設西域都護,統轄整個西域地區軍政事務,標誌著新疆地區正式歸入中國版圖。公元前48年,西漢在今吐魯番盆地始設戊己校尉管理屯田事務,分戊校、己校分駐天山南北。東漢明帝時,遣西域都護陳睦駐烏壘(今輪臺地區)、己校尉關寵駐柳中(今吐魯番魯克沁),戊校尉耿恭屯金滿城(今吉木薩爾地區)。公元75年,耿恭“以疏勒城旁有澗水可固”,引兵以拒匈奴。石城子遺址考古發現與高昌故城附近“高昌壁”所屬遺物及甘肅敦煌市懸泉置遺址、馬圈灣遺址所出有關戊己校尉漢簡資料結合,共同實證了兩漢時期設立西域都護之後有效管轄西域軍政事務的輝煌歷史。

第三,石城子遺址位於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戰略孔道上,控扼天山南北往來交通的關隘,建制上嚴格遵循漢代邊郡的軍事建築規制,為深入研究新疆地區及絲綢之路沿線兩漢時期軍政建置體系及邊城規制提供了寶貴資料。

第四,石城子遺址是漢代中原王朝有效治理和管轄西域的歷史見證,其考古成果對於闡釋新疆自漢代開始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息息相通的歷史史實,對於推進“一帶一路”核心區歷史文化建設等,均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九、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泉溝一號墓在幾個方面的“首次”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一是該墓葬是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吐蕃時期壁畫墓。壁畫墓在漢文化區非常流行,但在青藏高原極為罕見,尤其是吐蕃統治時期,並不流行這類墓葬裝飾形式,顯示了該墓葬的與眾不同之處。繪畫技法具有濃郁的唐風影響,圖像內容又兼具青藏高原遊牧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

其次,彩繪漆棺也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獨特葬具裝飾形式。吐蕃時期青海地區多見彩繪木棺,而中原內地多見無彩繪的漆棺,這也是兩個地區不同文化的融合形式。由於制漆技術和原材料所限,青藏高原製作大件漆器是極其不易的,這也暗示了該墓葬具有非同一般的級別。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尤其重要的是,墓葬內設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沒有發現過類似的先例。鎏金王冠顯示墓主人很可能與吐蕃時期當地的王室有密切關係,曾經擁有極高的統治地位,由此也可以推知吐蕃時期在柴達木盆地北緣地區可能設置有高級別的行政和軍事建制。迄今為止中國境內歷代王冠極少出土,均被盜擾嚴重,或保存極差難以復原。墓葬內暗格的獨特設置,可見造墓者用心之良苦。

根據出土物特徵和壁畫內容風格,可以推測該墓葬為吐蕃時期,碳14測年顯示為公元8世紀。這個時期吐蕃已經佔領了青海地區,並以此為大本營,與唐朝在臨近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展開激烈角逐。柴達木盆地北緣地處青海絲綢之路戰略要衝,扼吐蕃通唐朝和中亞之門戶。吐谷渾統治時期和吐蕃統治時期豐厚的財富積累和文明發展高度,以及唐朝和中亞地區源源不斷的文化輸入,對於青海地區多民族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該墓葬的發現,對於探討古代漢藏文化融合進程和青海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盛況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十、廣東“南海1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南海1號”沉船1987年發現於廣東省台山、陽江交界海域,國家先後組織開展過多次水下搜尋、物理探測、水下考古調查與發掘等工作。2007年在多次水下考古工作基礎上,以空前的整體打撈方式,完成鋼沉箱靜壓下沉和水下穿梁後把5500噸的鋼沉箱包裹的“南海1號”古沉船及其船貨整體起吊出水,最後採用氣囊拉移的方法平穩移入專門為之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內。“南海1號”整體打撈的成功,開闢了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模式和新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具有典型性和示範意義。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南海1號”沉沒地處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南海1號”大量的貿易瓷器是為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外銷品種,而不同文化的審美、器形、工藝等也對中國瓷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鐵器、銅器、絲綢等手工藝製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業已成為輸出的主要貨物;大量金、銀、銅幣的出現,顯示出宋代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已涉及到海外貿易體系當中,再現了南宋海洋活動的繁榮景象。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南海1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而又結構完整的水下遺存,其蘊藏的信息總量極為龐大。在此優越發掘條件下,考古隊引入聚落考古理念,將“南海1號”作為某一時間節點上高度濃縮的聚落形態,對海洋沉船的埋藏環境、古代貿易活動和海上生活、沉船遺址的海洋生態、古代中外生物交流等進行綜合研究。

“南海1號”發現及打撈發掘工作前後歷經近三十年,也是我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髮展的一個縮影,見證了我國從無到有,再到成熟壯大的水下考古學科領域的發展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