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雲雨——中韓居民社區抗疫記

新華社天津5月5日電(記者劉惟真、張宇琪)“守崗戰疫情,辛勤為人民。患難見真情,中韓一家親。”天津市南開區體育中心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與天津市南開區陽光壹佰國際新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最近收到了一份見證中韓居民間濃濃情誼的禮物——由街道內韓國籍居民送來的錦旗。

天津市南開區體育中心街道是一個“國際化”大家庭,疫情期間有600餘戶在天津留學、生活的韓國友人返回街道內的時代奧城與陽光壹佰國際新城社區。疫情發生以來,中韓居民團結抗疫,共同築起了嚴密的社區防線。

2月6日,52歲的天津韓國人會首席副會長申銀植踏上了從韓國返回天津的旅途。沒想到,這次自己竟成了天津社區抗疫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隔離觀察期結束後,居住於時代奧城的申銀植受邀走進了社區居委會,參加了一場特別的會議。“社區工作人員與我面對面懇談,向我徵詢如何做好返津韓國友人安置工作的意見,也向我介紹了疫情防控舉措和原因,讓我在理解的同時深受感動,想要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來。”申銀植說。

作為天津市南開區內的集中隔離觀察點之一,天津海洲國際酒店啟用前期承接了居住在體育中心街道的入境返津韓國居民的集中隔離觀察任務。為了協助社區進行說明工作,申銀植主動與工作人員一同來到海洲國際酒店。韓國友人抵達酒店後,他一邊當翻譯,一邊核對人員信息。“我向他們詳細介紹了疫情的情況和隔離觀察的必要性,安撫大家的情緒。”申銀植說。

同在海洲國際酒店內忙上忙下工作著的,還有居住在陽光壹佰國際新城社區的天津韓國人會常任副會長鄭義煥。

為了做好管控工作,鄭義煥在返津韓國居民登機前就進行聯繫統計,將防控“關口”前移。到達酒店後,再協助韓國居民簽署告知承諾書、安排入住事宜……鄭義煥與申銀植經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家休息。

鄭義煥在機場與隔離酒店間奔波,他的妻子李星福則在社區防控一線忙碌。出生於黑龍江省的李星福有語言優勢,與韓國友人溝通便利,也對社區內的韓國居民情況頗為熟悉。

利用自身的語言優勢,李星福主動協助社區進行翻譯宣傳工作。她還幫工作人員按照社區內韓國居民的返津日期分別建立微信群,隨時關注其體溫情況、詢問生活需求。

“她身材瘦削,卻跟著我們扛蔬果、搬快遞,大包小包地把生活物資送到當時在居家隔離的韓國朋友家門口。為了接應晚間返回社區的韓國居民,她硬是跟我們在小區門口等到凌晨,連15歲的女兒都時常幫助我們一起工作。”天津市南開區體育中心街道陽光壹佰國際新城社區黨委書記王叩說。

疫情期間同風雨、共分擔的經歷,讓中韓居民間的友誼進一步加深;家一般的溫暖與關懷也讓身處異國的韓國友人對社區產生了更深的感情。

“來到天津多年,我一直非常熱愛這座城市。這次疫情期間,我結識了很多善良的社區工作者,對這裡有了更強的歸屬感,也感受到中韓居民協力抗疫,結成了命運共同體。”鄭義煥說。

疫情期間,天津韓國商會成立了一支應急隊伍,鄭義煥、申銀植等人與街道、社區工作者密切配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維護了社區的安全穩定。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申銀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