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邊那條小河(原創)

村邊那條小河(原創)

村邊的那條小河從西向東蜿蜒而去,不知道它的源頭在何處,只知道它流入了八一水庫。

那條小河是我們兒時的樂園。媽媽還在世時,我就總喜歡跟隨媽媽到小河邊去洗衣服。那時村邊的馬路真的是名符其實的馬路,因為路上只有馬車,自行車也很少,至於汽車、拖拉機更是少見。因此無論是路邊還是河邊,那草真是綠得往下滴水,沒有一絲被汙染的痕跡。到了小河邊,媽媽就會找一處水比較深的地方,將此處水中的小石子、沙子輕輕挖出來,這樣這個地方便成了一個天然的洗衣盆,然後媽媽再找一塊形狀比較規則、大小也比較適中的沙石往此“盆”中一放,便是一個天然的”搓板”.

那時夏天拆洗被褥,洗衣服,人們都是在小河邊完成的,我記得被褥洗完之後,要用一種叫做“白葉子”的東西(功能應該類似於現在的增白皂),像肥皂似的再打上一遍,被褥便猶如新的一樣,媽媽是一個極愛乾淨的人,這道程序必不可少。洗完之後往岸邊的草叢中一晾,去給豬再割點草,等回來便都晾乾了。

村邊那條小河(原創)

大人們這邊忙著洗衣服,我們小孩就在水中玩耍。小河的水也不深,大概也就剛到我們的膝蓋,我們把褲腿一挽,要麼互相往小夥伴身上撩水,要麼就去抓蝌蚪,放入從家帶出來的瓶中,要麼就在岸邊的草叢中摘野花、捉螞蚱,或者替媽媽挽那種叫做“紅谷”或“灰條”的草回去餵豬。

平時那條小河都是清澈的,但一旦夏天下了暴雨或者雷陣雨,那小河就完全沒有了平日的恬靜與溫柔,洪水裹挾著樹枝、木頭或者石塊,有時還會有牲畜什麼的,甚至還有來不及跑掉的人也會被洪水要了性命。我有一雙特喜歡的涼鞋其中一隻就是被洪水給衝跑的,由於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差,而且那雙鞋還是我和姐姐軟磨硬泡求她,她才答應借我穿幾天的,因此沖掉之後也不敢告訴姐姐,生怕被她責罵,當然最後還是免不了要捱罵的。

那時的冬天也不知道是沒穿的還是天氣就冷,反正一到冬天,小河上就結了厚厚的一層冰,我就會死乞白賴跟在三哥後面,坐在三哥和他的小夥伴們自制的小冰車上,用指頭粗細的鐵棍向後輕輕一劃,冰車就緩緩啟動了,冰面上留下的除了一道道的白色劃痕,還有那一聲聲純真無邪的笑聲。

如今的村莊,小二樓、別墅矗立兩旁,高速路、國道上各種車輛疾馳而過,村莊失去了昔日的寧靜,而且也早已沒有了小河的蹤跡 ,我們也已慢慢變得不再年輕,那條小河也只能在記憶中找尋了。再見了,那條藏著我童年快樂的小河!再見了,那條魂牽夢繞的小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