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後浪”,你們看到的只是“浪尖”而已!

哪有什麼“後浪”,你們看到的只是“浪尖”而已!

《後浪》刷屏後,我才看到視頻。講實話,滿懷深情的演講確實打動了我,作為一名中年人,我也是非常羨慕“後浪”們。因為我自從步入中年,一方面,身體不如當年,中年發福;另外一方面,對世界的好奇心也已減弱,什麼“夢想”、“野心”早已離我而去。看到“後浪”們追求自我,無不喚起我想象當中的生活。

我時常一邊感慨著自己不再年輕,一邊常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對別人說三道四,曾經就有人批評過我“好為人師”,不要老是你以為怎麼怎麼樣,自以為是。

的確,我逝去的東西,你們正在經歷,我以自己在銀行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也沒什麼不可以。但是,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我仍然無能為力。比如說,有個粉絲問我:

“行長,我在銀行三年了,還在櫃檯,好想辭職,怎麼辦?”

真的,我沒辦法給你作出解答到底是堅持還是辭職,因為個體的差異實在太大,即便是設身處地,也不能考慮到全部因素。我只能表現出《後浪》當中那樣:

“不管怎麼樣,加油吧!兄弟。”

所以,你跟我說:

“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

“選擇的權利”​

我只能跟你說,只有少數人才有這種權利。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向生活低頭。任何一代人,皆如此。就像這個視頻展現的青年,大多數是娛樂業的精英、頂端的UP主。他們不是“後浪”,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浪尖”,在同一條河流裡,我們能看到也只有“浪尖”而已。

歷史的車輪只會永遠向前,任何一代人,作為整體,都會超越上一代人,這是必然。進化使然也好,知識進步也罷,統計結論就是如此。但要注意,是整體,而非個體。為什麼我們在視頻當中,看不到青年廚師、工匠、軍人、消防員、教師、出租車駕駛員、快遞員、農民工等?殘酷的現實是,任何一代人,在他們漫長的一生,也最終走向平凡,過著平淡的生活,甚至最後變得平庸,這就是社會運轉的規律。

當然,理解社會運作規律,並不等同於“安於現狀”,“接受平庸”,或者是“宿命論”。而是告訴大家,後浪不必醉於讚揚,前浪無需妄自菲薄。浪潮來臨,潮起潮落,以平常心看待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