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引言】2019年9月18日,韓國懸案多年的華城連環殺人案犯罪嫌疑人被鎖定,1986年到1991年去世的十名受害者得到了遲來的告慰。

歷史上有不少電影都根據現實改編,每次在電影結尾看到那一行字幕,心裡都不由得深深的觸動,因為這意味著銀幕上播放的不僅僅只是一段故事,在它的背後,是一段真實的歷史。這讓人不寒而慄,電影中的情節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韓國電影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作《殺人回憶》正是一部由現實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上映於2003年,十七年間一直活躍在影壇。它在亞洲甚至世界電影史上的地位都舉足輕重,這部電影不僅改變了人們對韓國電影的看法,更改變了對亞洲電影的看法。

不被定義,奉俊昊的電影王國

奉俊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說過,自己想拍一部無法被世人用某一種類型完全定義的電影,《殺人回憶》的成功之處就來自於奉俊昊的這一怪談。觀眾很難將《殺人回憶》定義成某一具體的類型電影,它既有懸疑片的緊湊感,又有犯罪片的特點,奉俊昊還在其中加入了對人性的思考,才讓觀眾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依舊會被電影中的情節觸動。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這部電影能夠大獲成功,與電影的原型故事有很大的關係。華城連環殺人案發生在1986年,六年間有十名女性慘遭殺害,轟動了整個韓國。韓國警方派出了警察多次尋找線索,卻無功而返,二十多年都沒有找到兇手。大案拍成電影的不少,但奉俊昊拍攝《殺人回憶》時華城連環殺人案還是一件懸案,並不知道兇手是誰。這樣的電影拍攝是很冒險的,但是奉俊昊做到了。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受空間限制,在《雪國列車》中奉俊昊並沒有過多的使用他最鍾愛的長鏡頭和慢鏡頭,而在這部電影中,他有了施展的機會。他運用了很多的慢鏡頭,比如警察搜捕兇手時就使用了慢鏡頭放慢警察的步調,聚焦他們的表情,增添懸疑和緊張的氣氛。警察與每一個工人的擦肩鏡頭都被放慢,使鏡頭也有了語言,讓人揣測兇手的身份。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殺人回憶》現在名利雙收,但在《殺人回憶》初立項時,一度不被看好。這時的奉俊昊正處在事業最低谷,他的處女作《綁架門口狗》票房慘淡,製作公司也受了牽連。投資人不信任奉俊昊,提出了撤資,但製作公司非常信任奉俊昊,堅定拍攝了這部電影。

當初不被看好的電影,卻成了奉俊昊的成名之作,直到現在,還有不少懷揣著電影夢的青年導演拍攝與《殺人回憶》相似的電影。《暴雪將至》、《黑處有什麼》,這些電影中都能看到《殺人回憶》的影子。青年導演們似乎都以奉俊昊為老師,想要再拍出一部走出亞洲的《殺人回憶》。奉俊昊做到了,他的電影沒有被定義為任何一種類型,而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為奉俊昊式電影。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韓國電影的特點—直擊韓國社會現實

有一句話形容韓國電影的話:他國政治改變電影,韓國電影改變政治。韓國電影之所以能在世界電影市場揚名,就是因為韓國電影直戳韓國人民的內心,揭示了韓國社會的黑暗現實。這部電影也是如此。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電影雖然以追查兇手為主線,但它處處透露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韓國社會生活。軍隊和政府統治下,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韓國政府下令"燈火管制",就像我國古代宵禁一般,一到夜晚,全城燈光熄滅,以此壓制人民的反抗。

這是政府為了人民反抗想出的"奇招",一勞永逸,但這卻成了犯罪者的溫床,晚上一片漆黑,受害者很難辨別兇手,周圍居民也很少在晚上出門,政府的禁令沒有保護居民,反而保護了受害者,實在可笑。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不僅諷刺了韓國燈火管制,《殺人回憶》也如實的復刻了當時辦案不力的警察。警察在人們心中應該是為民眾服務,保護人民安全,但《殺人回憶》中的警察暴力執法,毆打被審訊者,只在乎自己的政績和利益,不想替慘死的民眾尋求真相。而這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韓國警察的真實寫照。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奉俊昊設置這樣的社會背景和警察形象是想要向當時的軍事獨裁者和政治暴力控訴,華城連環殺人案看似是一起隨機案件,似乎如果沒有兇手這個人物,就不會這樣的慘案發生。但奉俊昊探究的真相卻是政府的原因,黑暗的溫床遲早會滋養出罪惡的花朵。

黃金拍檔—奉俊昊和宋康昊的第一次合作

《殺人回憶》能按計劃製作並引起社會反響、奉俊昊要感謝宋康昊。當時奉俊昊事業不順,宋康昊卻已經成名,奉俊昊小心翼翼的向宋康昊發出了出演的邀請和提案,本以為會遭到拒絕,宋康昊卻積極的與他聯繫,同意出演。原因很簡單,宋康昊無名時曾受到奉俊昊的鼓勵,他們倆互相成就,創造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經典鏡頭,從未有過的結尾方式

《殺人回憶》的經典鏡頭一定是宋康昊飾演的警察再一次回到犯罪現場,路過的小女孩提醒他不久前也有一個人來到這裡,宋康昊意識到可能是兇手,小女孩說那個人長得非常普通,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宋康昊忽然轉頭面對鏡頭,直視了很長時間,他在看什麼?沒錯,是還沒有被抓捕的兇手。這是直擊靈魂的一幕,不知道兇手在看到這一幕時,有沒有感到害怕。

開放式結局,韓國曆史上的一樁懸案,鬼才奉俊昊的成名之作

【結語】從1986年到2019年,三十三年過去了,兇手終於伏法,亡靈得以慰藉。如同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很平凡的人,這才是現實,兇手和普通人長得差別並不大。也許兇手可以僥倖逃過一段時間的追查,但有因有果,總有一天會得到他該有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