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馬歇爾自然光檯燈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一個人愛書可以愛到什麼程度?

上圖的這位老者,

阿根廷詩人——

豪爾赫·路易斯·赫爾博斯,

因為讀了太多的書,

以致眼睛近乎失明。

董卿在《朗讀者》曾將赫爾博斯的一句詩

送給一位盲人父親,

這句詩是這樣寫的:

“我心裡一直在暗暗設想,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圖片攝於/國家圖書館

赫爾博斯曾在回憶錄中談道:“

我一生受到過許許多多不相稱的榮譽,

但是有一個我卻特別喜歡:

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

被譽為“作家的作家”的他,

既是詩人,也是翻譯家、小說家、散文家。

不僅精通英、法、德等多國語言,

而且短文、隨筆小品、詩、文學評論、翻譯文學信手拈來,

其代表作品《老虎的金黃》、《小徑分叉的花園》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Borges

Borges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如此輝煌的成就背後,

離不開家庭的薰陶與培養。

3歲那年,

博爾赫斯全家搬遷至巴勒莫區塞拉

大街2135/47一棟房子內。

身為律師的父親,

特意在這棟樓內打造了一個獨立的圖書室,

藏滿了各類珍貴圖書。

童年的赫爾博斯就在祖母和家庭女教師的指導下,聽讀欣賞。

7歲,

編寫了一篇希臘神話;

8歲,

在塞萬提斯長詩《堂吉訶德》的基礎上,

用西班牙文撰寫了題為《致命的眼罩》的故事,

9歲直接跳讀四年級。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15歲,

開始接觸雨果、莫泊桑、福樓拜、

海涅、叔本華、尼采……等文學大師的著作。廣泛的閱讀,

為赫爾博斯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歲那年,

同齡人或許忙著戀愛或許忙著生存,

他與好友同創文學期刊,

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圖書館的職員和館長,一邊進行文學創作,

一邊辦雜誌、向人們講學。

25歲發表第一本詩集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

讓阿根廷詩壇認識了

這位才華橫溢的新詩人——赫爾博斯。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越努力越幸運”放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

52歲,

赫爾博斯受到眾多作家的擁戴,

當選為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

聘為阿根廷國立圖書股館長,

同時赴歐洲知名高校講學。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長篇小說《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說過:

“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

你儘可以消滅他,

可就是打不敗他。”

晚年的赫爾博斯患上眼疾,

嚴重到雙目失明。

但他並沒有放棄創作,

在母親和好友的幫助下,

他寫出了經典的《老虎的金黃》、《迷宮》、《布羅迪報告》、《小徑分叉的花園》,

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比肩卡夫卡。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今年兩會期間,

“讀書”再次成為人大代表、委員們

討論的熱點話題。

互聯網絡的發展,

讓我們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

也帶來了更多的浮躁與不安。

看紙質書的人越來越少,

刷微博抖音、玩自拍、

逛淘寶、打農藥的人越來越多。

試問,

我們可以給我們的孩子

留下些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宋代詩人黃庭堅曾寫道:

“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

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

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為了成就更好的我們,

為了成就更好的下一代,

請你每天抽出30分鐘-60分鐘,

捧起一本紙質書,

在馬歇爾自然光照明臺燈的陪伴下,

靜讀、深思…….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為什麼說讀書決定命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