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大團圓文化背後的真相

蔣勳:大團圓文化背後的真相


傳統戲劇裡的大團圓


一個渴望倫理大團圓的人,不會讓你發現倫理有漏洞。你看傳統戲劇,最後總是來個大團圓,而這個團圓會讓你感動,最後發現這其實是一個無奈的渴望。


蔣勳:大團圓文化背後的真相


你看《四郎探母》這個戲最後怎麼可能大團圓,兩國交戰,楊四郎(延輝)打敗了被俘虜,他隱姓埋名,不告訴別人他有個老媽,還是元帥,也隱瞞他有個妻子四夫人,結果番邦公主看上他武藝雙全,將他招為駙馬,十五年生了一個兒子,夫妻也很恩愛。

這已經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了,一邊是母親,是“百善孝為先”,一邊是妻子,也是殺死他的父親、令他家破人亡的仇人,四郎該如何取捨?

後來,佘太君親自帶兵到邊界,四郎有機會見到母親,只好跟番邦公主坦白。番邦公主才知道原來丈夫是自己的仇家,她威脅要去告訴母后(蕭太后)把他殺頭,但一說完就哭起來了,到底四郎還是她的丈夫,在倫理的糾纏中,又變成了一個兩難的困境。

最後番邦公主還是悄悄地幫助四郎,讓他見到了母親。對番邦公主而言,這冒了一個很大的險,因為楊四郎可能一去就不回了 。


蔣勳:大團圓文化背後的真相


楊四郎回去之後,跪在母親面前,哭著懺悔自己十五年來沒有盡孝。可是匆匆見一面,他又要趕著回去,佘太君罵他:“難道你不知道天地為大,忠孝當先嗎?你還要回去遼邦。”

楊四郎在舞臺上,哭著說,他怎麼會不知道?可是如果他不回去,公主就會被斬頭,因為她放走了俘虜。

這裡我們看到一個非常精彩的倫理兩難,可是到最後不知怎的又變成了大團圓,這怎麼可能大團圓,不要忘了他還有一個原配,原配打了他一個耳光後,面臨的又是另一個倫理的糾纏。


粉飾太平的大團圓

蔣勳:大團圓文化背後的真相


《四郎探母》為什麼用大團圓?因為大團圓是一個不用深入探究的結局。可是如果一個有哲學思維的人,他會把這些倫理道德上的兩難,變成歷史最真實的教材。

張愛玲看《薛平貴與王寶釧》就不認同最後大團圓的結局。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靠野菜維生,薛平貴在外地娶了代戰公主,回來還要先試探妻子是不是還記得他,是不是對他忠心?

因為十八年的分別,早已認不出對方。薛平貴先假裝是朋友,調戲王寶釧,才發現王寶釧住在寒窯裡不與人來往,苦苦守候著他。後來代戰公主出來,對王寶釧說:“你是大我是小。”

兩個人要一起服侍薛平貴,這是大團圓的結局。張愛玲在小說裡就寫,這個結局好恐怖,面對一個美麗、能幹又掌兵權的公主,你可以活幾天?


蔣勳:大團圓文化背後的真相


你渴望大團圓嗎?還是渴望揭發一些看起來不舒服的東西?

儒家的大團圓往往是讓“不舒服的東西”假裝不存在。就像過年時不講“死”字,或是公寓大樓沒有4樓;死亡是倫理這麼大的命題,不可能不存在,我們卻用“假裝”去迴避。

當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或者我們平常不說“四”而說“三加一”時,就是在迴避死亡,這時候倫理有可能揭發出一些真相嗎?我們要粉飾太平地只看大團圓的結局?還是要忍住眼淚,忍住悲痛,去看一些真相?這也是一個兩難。


成熟的愛不是依賴


蔣勳:大團圓文化背後的真相


我想,上千年的大團圓文化的確會帶給人一種感動,也會使人產生嚮往,可是倫理不總是那麼美好,倫理缺憾的那個部分以及在倫理之中孤獨的人,我們要如何看待?

即使我們與最親密的人擁抱在一起,我們還是孤獨的,在那一剎那就讓我們認識到倫理的本質就是孤獨,因為再綿密的人際網絡,也無法將人與人合為一體,就像柏拉圖說的,人註定要被劈開,去尋找另一半,而且總是找錯。

大團圓的文化是讓我們偶爾陶醉一下,以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可是隻要你清醒了,你就知道個體的孤獨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了。


但不要誤會這就沒有愛了,而是在個體更獨立的狀態下,他的愛才會更成熟,不會是陶醉,也不會是依賴。成熟的愛是依靠不是依賴,依靠是在你偶爾疲倦的時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依賴則是賴著不走了。


蔣勳:大團圓文化背後的真相


我們常常把倫理當作依賴,子女對父母、父母對子女都是。我看到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寵愛,有人覺得這樣很幸福,我卻覺得很可怕,因為當孩子長大後,這些人會反過來依賴他,那是多麼沉重啊!

當我們可以從健全的個體出發,依靠不會變成依賴,依靠也不會變成一種常態,因為自己是可以獨立的。不管對父母、對子女、對情人、對朋友,會產生一種遇到知己的喜悅,而不是盲目的沉醉,如此一來,才會有更加健全的人生。


(END)


【推薦閱讀】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閱讀:

《農業倫理中,被動的女性“貞潔”》

《為什麼那麼多的現代女性選擇單身?》

《美是罪惡,還是偏見?》


歡迎來評論區和我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蔣勳”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