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新鮮事兒

最近幫很多朋友梳理保單,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新鮮事兒。

保險新鮮事兒

同事A說,剛生大寶的時候,有個做保險的親戚隔三差五往家裡跑,每次還都帶著東西,到家後都是一坐老半天、一聊一上午的情形,而且特別討厭的是每次這人從家裡出去,大寶都要生病,為了把這位大神請走,就給大寶買了保險,但一直也沒看過都保些什麼內容。不過幸運的是大寶自從買了保險再也沒生過病。

保險新鮮事兒


保險新鮮事兒

同事B跟同事A遇到的類似,只是沒出過大寶生病的問題。所以二寶出生前已經跟家人打好預防針,不讓保險銷售上門,免打擾。但不幸的是二寶一歲多因肺炎入院,看著收費單,同事B在想還是應該給二寶也備份保險。


保險新鮮事兒

朋友C說,促使她買保險是第二份工作的時候,有新同事在跟運外貿牛皮時,被機場被側翻的牛皮推車壓死。幸運的是公司幫員工買了意外險。所以意外保額+工傷賠償+員工捐贈幫離世同事的家人度過了最艱難時期,所以她就給全家把保險配置全了。

現在十年過去,她已經把兒子大學畢業後,待業或者失業期間的生活費已經通過保單配置完全。讓她沒有後顧之憂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生。


保險新鮮事兒

鄰居D,獨生女,10歲的時候,爸爸為了幫一位老同學完成業績,節衣縮食,給她緊出一份保險,雖然自己不知道買的是啥,但一直覺著自己有保險,有保護神,所以很有安全感。


保險新鮮事兒

師傅E,獨生女,工作到第是個年頭時,母親因病需要手術,但是醫院答覆沒有床位,很久很久,急壞了家裡人,後來多方託關係打聽,才知道關係不到位,一切只能按順序來,其實醫院總能想辦法為一些特殊的關係戶留出床位。

一直用象牙塔處世哲學處理關係的她只能感慨,看似公平的社會處處存在不公,也暗下決心一定要找到一種方式可以讓普通老百姓也有優先住院的權利。

保險新鮮事兒

與保險的結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或許也描述出了保險的作用和特殊,不管當初是被迫購買還是主動購買,保險都是提供了保障的,有身體保障和收入保障。


當然更合理的是,每年或者每幾年都梳理一遍自己的保單,看一下保障是否需要調整,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結構、收入水平,健康狀況都在發生著變化,一張保單保終生只是說明無和有的問題,但是可能無法時刻保障覆蓋終生的全面性,而保額也需要隨家庭收入的變化和自己在家庭中角色的調整而適當調整。


比如自己孩提時代,保險配置根據父母的收入相關。比如小時候,父母每年的收入1萬元,所以對他們來說,1萬元的保障給孩子已經充分體現了爸媽的愛。

而自己長大成家,收入已經過萬,原來的保障已經不能滿足自己作為家長的角色,也匹配不上自己的收入,需要自己對方案進行調整,當然我們也時刻記著爸媽曾經送 給我們的保障,因為一路走來處處瀰漫著愛的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