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應該降價促銷嗎?

  無印良品最近比較煩。來自摩根大通證券分析師的一句話道出了問題的所在:“新冠疫情產生的消極影響超出預期,很可能不得不降價促銷或者評估虧損。”這句話是對於無印良品的判斷。

  因為疫情的原因,無印良品在歐美幾乎所有的門店都關閉了,在大本營日本,也在政府發佈了緊急事態宣言之後,9成門店都宣佈停業或者縮短營業時間。

  除了這些看得到的直接的影響之外,更讓無印良品揪心的是,在疫情之前,它已經有非常高的庫存了。原因是此前無印良品對需求的誤判,去年一年他們遭遇了韓國的抵制日貨運動,還遭遇了日本的消費稅增稅事件,這就導致公司庫存激增。

  2019年整個財年,無印良品盤存的資產週轉率是4.5次,比上一財年降低了0.54,而財年年末的盤存資產是1054億日元,比上個財年增加了兩成。所以,目前無印良品大概有200億日元的過剩庫存。

  如此多庫存的情況下又遇上了新冠病毒疫情,無疑讓無印良品雪上加霜。所以這才有了開始提到的麻煩和尷尬:無印良品的高層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對商品打折銷售,不打折吧,庫存實在是太高;打折呢,又擔心因為打折會影響到品牌的形象。

  在最新的財報說明會上,無印良品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對於季節性商品基本上不會降價銷售,希望控制銷售的總利潤。”

  從這個表態來看,無印良品應該還是沒有感覺到這種庫存的切膚之痛,所以分析師才說,最終很可能還是都要打折銷售。

  咱們再來看看無印良品母公司的情況。

  日本良品計畫株式會社是無印良品的母公司,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現在市值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今年1月份之前,這家公司的股價都保持在2250日元/股以上,但是在1月中旬之後

  就開始了斷崖式的下跌。1月10日股價還是2600多日元/股,到了1月14日就跌到了2100多日元/股。直到3月19日股價一直都在下跌,到現在,股價已經在1100日元/股附近。

  現在回到最基本的問題,到底該不該降價。

  其實,降價的確是會給品牌帶來負面的影響,這也是我們常見的代工廠賣不出品牌價格的原因。某種程度上,產品打折就意味著品牌的價值下降了。

  這裡主播想到另一個品牌,美國運動品牌UNDER ARMOUR安德瑪。最初這個品牌價格偏高,備受美國健身房裡中產階級的喜歡,上市幾年就衝出了黑馬的業績。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也是質高價高受眾人群也相對高端,當時安德瑪曾放出豪言,絕不降價。可是沒堅持幾年,就能在專賣店裡看到部分產品降價了,甚至還出現在了商場中間某塊空地上專門清理庫存,折扣非常低。再然後,這個品牌就快要爛大街了,這幾年很少有人覺得穿上安德瑪會是某種身份的象徵。當然,在這裡我們不去討論安德瑪為什麼降價,只是藉著它來說一下降價會給品牌帶去可能的影響。

  再看無印良品。我們都知道,無印良品的產品色調基本是白、灰、黑,大部分都是極簡,無論是外表還是款式都不是很花哨。在這種情況下,主播覺得應該趕緊把庫存賣出去,因為本身產品就不是特別吸引人,等到明年再賣或許就更加困難了。

  另外,現在受到疫情的衝擊,剛好可以藉著這個由頭來降價,消費者更能夠理解。

  更重要的是,無印良品此前不是沒有降過價,大家可能也比較習慣了。這一點在中國市場體現的尤為突出。

  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無印良品以簡單的設計風格、崇尚自然的理念、簡化的包裝等迅速贏得了國內中產的青睞。這種情況維持了6、7年的時間。

  但是,從2013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認識了無印良品,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知道這個品牌在中日的價差。而隨著同類品牌的出現,或許為了爭取更多想買而買不起的消費者,從2014年10月開始,無印良品開啟了漫長的降價之路。無印良品官方說法是“新定價”,實際上每年基本上都會有兩次對價格的調整,無一例外都是下調。

  所以,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降價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更何況這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早已不是高高在上了。既然如此,降價就降價吧,如果真的能夠清理掉高額的庫存,在未來不確定性增大的情況下,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金融工作室記者 劉暢

無印良品應該降價促銷嗎?||新金融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