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教孩子要分享,允许他“自私”更重要

平常我会带着儿子在小区里的游乐场玩儿。这里基本上聚集了整个小区带小孩出来玩儿的家长,所以孩子也是很多的。

比起教孩子要分享,允许他“自私”更重要

我经常会在游乐场发现一个现象:有些没有带玩具下来的小朋友,就会想要别的小孩子的玩具。如果两边家长不太熟悉,就会比较礼貌地询问一下,被拒绝也只能好好安慰自己孩子。但是如果两边家长很熟络的,不给玩具的小朋友就会被家长“强制分享”。跟自家孩子说:“玩具给人家玩一下,一会儿就还给你。”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家长就会直接上手抢了玩具给另外一个孩子玩儿。得到玩具的孩子欢天喜地,失了玩具的孩子大多愁眉苦脸甚至放声大哭。这种现象还比较集中在2-3岁的小朋友身上。

比起教孩子要分享,允许他“自私”更重要

现在的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带孩子出去玩儿也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而乐于分享这种美德,在我们这个重人情的国度,甚至还是检验一个孩子养育合不合格的隐形标尺。

遇到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家长可能就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自私”,这样怎么能行。“自私”似乎是一种不愿意提及的坏毛病。

其实,比起我们要教会孩子分享,先允许孩子“自私”更重要。

有些家长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让孩子“自私”,这可是个贬义词。但是你可以想想,这种不愿意分享的行为,真的是孩子“自私”吗?答案是否定的。

比起教孩子要分享,允许他“自私”更重要

孩子不愿意分享,或许是因为他正处于物权敏感期。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自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甚至到了三四岁,是最自私的时候,普遍表现出的是一种“利己”的倾向。通常孩子要到七八岁以后,才能真正懂得分享。

这是由于孩子在2岁以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开始认识到哪些东西是自己的,他会想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进入了一个“物权敏感期”。

这个阶段孩子表现出来的“自私”,并不是家长认为的充满贬义的概念。而是孩子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点。

“物权意识”的建立,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塑造至关重要。

他会逐渐明白什么是“你的”、“我的”、“他的”。在待人接物上也会逐渐有边界感,明确自己与他人的边界,既能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能尊重别人的界限。

只有当孩子真正拥有了一件可以让他自己做主的东西,“物权”能够得到家长的充分尊重。孩子才会建立起不会被侵犯的安全感,这是孩子日后学会主动分享的基础。

比起教孩子要分享,允许他“自私”更重要

家长强迫孩子分享,这样的举动要不得。

很多家长因为没有考虑到孩子在物权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认为孩子过于强调“这是我的”是一种很“自私”的想法。为了避免孩子长大后也变得自私,不受人欢迎,就容易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而强迫孩子分享。

孩子小时候自私,长大了就一定会自私吗?答案是否定的。反而小时候被家长强制分享的孩子,在长大脱离了家长的控制后,会变得更自私。

分享的本质是自愿和愉悦。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分享,他就丝毫感受不到分享的愉悦,体会到的只有权力被剥夺时的失落和不快,那么孩子就会从心里对“分享”这个行为产生误解。

那么家长要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呢?

不强迫孩子分享,也不代表着纵容孩子。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首先,我们要鼓励孩子先拥有(占有)

在孩子2-6岁这个阶段,为了孩子正确的人格充分发展,家长要允许孩子“自私”。尊重孩子保护自己的物品的权利,不能因为要面子或者怕尴尬而自己处置孩子的物品,忽略他的感受。

我非常认可一位亲子作家说过的话:

“总是被家长要求分享的孩子,反而会对很多东西都有强烈的占有欲。因为他们没有享受过占有的权利,所以要努力地弥补自己。分享应该是一种权利,让孩子自己做主”

尊重孩子,要让孩子知道,他自己的东西,他有绝对的支配权。这个权利带来的支配感满足了,孩子的物权归属感才不会匮乏,日后的占有欲才不会那么强。

比起教孩子要分享,允许他“自私”更重要

其次,鼓励孩子轮流和交换

这个阶段仍然不是直接要求孩子学会分享,而是要孩子体会到交换的乐趣。我儿子两三岁的时候,去游乐场玩儿一定要带玩具。让他直接把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玩,他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肯的。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有小朋友拿自己的玩具和他换着玩儿,那么我儿子就会很开心地自然完成交换过程。孩子能体会到交换了玩具后,他就可以玩家里没有的玩具,这也是让他尝到了分享的甜头。

第三,孩子一旦做出分享的举动,家长要及时鼓励

当孩子把手里的玩具或者零食主动分享给其他小朋友的时候。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宝宝你真棒,你懂得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的小朋友,妈妈为你骄傲。”得到肯定和赞赏的孩子,就会不断强化这种分享的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比起教孩子要分享,允许他“自私”更重要

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习分享,自己也要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斤斤计较的家长很难养出懂得分享的孩子。平常和家庭成员、邻居互相分享食物、书籍、好用的工具等。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到分享带来和愉悦和满足感,学会分享这种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