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民用液氫產出,實現0至1的突破

該民用液氫工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年產液氫約180噸。


首款民用液氫產出,實現0至1的突破

4月28日,鴻達興業股份發佈關於氫液化工廠項目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已生產出液氫、高純氫和超純氫,這也是中國首次由民營企業生產出的液氫產品。

據悉,該民用液氫工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年產液氫約180噸。4月25日上午經過系統聯動調試,該工廠一次性開車成功,順利產出液氫。

在此之前,中國在用的液氫工廠僅有海南文昌航天基地、北京101所和西昌基地三家,總產能僅有4噸/天,最大的海南文昌液氫工廠產能也僅2噸/天,它們均服務於航天火箭發射,民用液氫生產長期屬於空白。

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101所)在液化氫裝置及運營技術方面具有比較優勢,鴻達興業結合氯鹼副產氫綜合利用規劃,通過與101所的合作,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技術和產品落地轉化,實現了民用液氫生產0到1的突破。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液氫調試生產成功的基礎上,公司將繼續加大氫能項目投入,實現年產3萬噸液氫及2萬噸氣態氫的項目規劃。

據悉,液氫是通過預冷和膨脹節流等工藝,把氫氣降溫到-253℃從而變成液體,密度可達普通氫氣的780倍,使得氫可以高效地儲存和運輸。同時,在-253℃低溫下,除了氦、氖稀有氣體之外的所有氣體雜質都會凝固分離,因此液氫汽化很容易獲得6N(99.9999%)及以上的超純氫。

超純氫在電子工業尤其是微電子、光電子產品生產中有極為廣泛的的應用市場,包括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電子工業是超純氫的最大用戶,超純氫作為還原氣體和保護氣,主要用於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芯片以及液晶平板顯示器生產等領域,且氫氣的純度直接影響最終的產品質量。

在冶金工業中,氫氣可作為還原劑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也可作為貴金屬高溫加工時的保護氣氛,需要5N的高純氫。

在氫能商業應用中,目前最令人關注的則是氫燃料電池汽車,駛里程長、加氫速度快,駕乘操控性和燃油車完全一致同時幾乎0排放。

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要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依據《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到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要達到10000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要“撞線”200萬,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

而從全球能源競爭來看,根據國際氫能源委員會發布的氫能源未來發展報告,到2050年,全球範圍內氫能產業將創造3000萬個工作崗位、減少60億噸二氧化碳、創造2.5萬億美元市場價值,氫能汽車將佔全世界車輛的20%-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