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信書不如無書,該如何理解?

月下清溪浣舊裟


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對於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何為“書”?

馬克思主義認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是人類創造歷史的兩種基本活動。具體到每個個體的認識和行為,無不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認識正確、行為合理,更有個別在這方面超乎其類的人物,創設學說或宗教,提出觀點構建哲學,將有相同想法但不夠系統、或認知構成、思想動態、生存經歷相類的人群組織起來,其本質,無非就是自己(或這個群體)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想法或經驗的集合與提純

在這個角度,一切已有的經驗、言論、看法,乃至世界觀方法論,都是書。

二、何為“信”?

信是內心的接受與行動的遵從,二者缺一不可。舉凡大千世界,真正做到“信”的,恐怕寥寥無幾,古人有云“其詞若有憾焉,其心乃竊喜之”,這是行動上不接受內心接受的範例,我們會形容一個人“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這是內心不接受,一部分行動接受的證明。

如我輩芸芸眾生,往往在內心深處接受了某種學說,或曰以天下為己任、或曰視富貴如浮雲、或曰慈悲濟世,或曰神愛世人,但在行動中,往往會有逐利的原始衝動破解後天的信仰操守。這非關道德,卻恰恰是道德必須存在的明證。

三、何為“盡”?

盡是信的更進一步,讓信的內容貫穿在行動中,植根於思想裡,非但心受之,篤行之,而且體現為強烈的排他性,如洪秀全所謂“神天之外更無神”之意。比之“信書”,這種“盡信書”已經從執著(或者說迂腐)升級為一種對公眾的“有害”,達到了原教旨主義的層次。其弊不小。

四、何為“不如無書”?

如果對某種言論的執念達到了原教旨的層面,便是百害而無一利,此時,不如無書的結論也就理所當然。

五、另一種說法

當前學界,對這句話的通說理解為不可完全拘泥於已有的知識,照搬前人的經驗。可我總認為主張“允執厥中”思想的儒家,不會針對如鄭人買履中的愚人一樣的信眾喧嚷出“不如無書”這等走向極端的言論。即如魯迅先生這樣深味傳統文化弊端的革命家,也不過說了句“迷信可存,偽士當去”,何以孟夫子決絕如此?

六、綜述

儒家講“中庸之道”,儘管這個詞已被有惡意的篡改和無惡意的因襲塗抹得面目全非,但“中不偏,庸不易”的信條,仍是自孔子以降,儒家學派人物的處世金箴

作為“亞聖”的孟子,遊說列國君王,推行仁政;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人生一樂,在著書立說、奔走宣傳之際,卻針對自己的言論搞了個“否定之否定”的總結。如果真是如學界的解釋,那麼,哲學上的二難推理便成功構建:你是否贊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句話:如果相信,那麼這句話應該不存在,不存在何以相信;如果不相信,那麼這句話便是錯誤的,但你的不相信,又構成了這句話正確的證明。雄辯如孟夫子,怎麼會給自己佈設如此簡單的邏輯陷阱


亦文人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教育人們無論做什麼事不要太拘泥呆板,要靈活掌握運用。


我是太陽花


盡信書不如無書!有對亦有不對。有字書可作參考,借鑑,但無字書要親身體驗才能得出真理!不知對不對?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