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什麼情況下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素雅凝輝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杜甫一生寫了許多愛國憂民的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詩人晚年的一首重要作品,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當時安史之亂還沒平定,詩中的茅屋就是指現在成都的杜甫草堂。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 關中地區鬧饑荒,民不聊生,杜甫棄官到泰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並在這裡創作了不少詩歌。

茅屋建起的這年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對現實,讓他憂思,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完全是寫實的手法。先寫秋風的威力,“怒號”是其聲勢,捲走屋上茅草是其“戰績”;再寫自己無可奈何的情狀,面對這大自然的強者,只好任其所為,眼看著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的掛在了樹梢,低的沉到了塘坳。

面對大自然的暴力,詩人表現得較為平靜,甚至還有幾分耐心去欣賞它。但面對頑童的“趁風打劫”,他卻真的動了肝火。它如實地寫出了自己的失態,是那樣率真。與其說他是在和孩子們生氣,不如說他是在和自己生氣。他恨自己老邁年高,生活無依,一事無成,於國於家都沒什麼用了。也許還深責自己缺乏修養,和小孩子們一般計較。總之,焦灼之後,他轉為沉靜,漸而苦苦地思索。

大風過後,黑雲湧動,秋雨不請自來。詩人收回自己的視線,不再關注大自然的風雲變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賴以生存的茅屋裡。多年的貧困,多年的流離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新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鐵的舊被子,也讓睡覺不老實的孩子蹬破了。滿屋漏雨,沒有乾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卻不管不顧地下個不停。這是怎樣的生活啊!

長夜漫漫,詩人失眠了。而“自經喪亂”。已不知有過多少個這樣的夜晚,灑淚沾襟又有何用?突然,詩人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配”的呼喊。這時,理想戰勝了現實,意志戰勝了嘆息。雖然他現在缺少“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出現這樣高大堅實的房屋,能夠溫暖天下寒士,他寧可獨守茅草屋,受凍而死!

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這是一種飽覽民生疾苦 ,關懷國家命運,體察人間冷暖的家國情懷。


言兼筆記


杜甫在什麼情況下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原創)這首詩是杜甫四十九歲時,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的作品。

七百六十一年的秋天,也就是在這年的八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突然襲來。這場暴風雨來勢兇猛,將杜甫居住的草堂屋頂上的茅草捲走了。伴隨著腦人的秋風,那滲著寒氣的秋雨,淋溼了他床頭,雨下個不停,茅屋破損,整個屋子都被雨淋溼了,沒有一點幹處。此時,詩人的狠狽景象,是可以想象的淒涼。於是觸動了詩人的詩思,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這是一首七言的古體詩。請看: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寫出了這場秋雨狂風使得屋子破損的狀況。

……

"自經喪亂少唾眠,長夜沾溼何由徹"。描寫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喪亂”指戰亂。詩中所說的戰亂,實際上指的安史之亂。在這次的戰亂中,自己奔波流離,很難得到安息,擔憂國事,往往夜不成寐。也就是自從戰亂以來,自己很少睡得著覺,如今秋夜漫長,屋漏床溼,還要等多久天才會亮呢!這裡也含有什麼時候才能平定安祿山這夥逆賊的意思。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此時,作者通過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天下的寒士,想到了遭受同樣遭遇的人,他們同樣遭受著秋風秋雨的襲擊。"寒士",讀者不能僅僅停留在象作者這樣的文人學士身上。聯繫作者其它作品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以及作者同情低下層人民的進步思想,亦可理解為天下受苦受難的廣大人民群眾。

如果有千萬間"廣廈",那麼天下的"寒士"都能露出歡天喜地的笑顏,在風雨來臨之際就不會遇到象我一樣的悽慘局面。

本詩通過作者遭受秋風秋雨的經歷,秋風捲起了茅屋"三重茅","床頭屋漏無干處"的遭遇,想到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想到了"天下寒士"與自己一樣的淒涼,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特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寬廣心胸扣博大情懷。

根據以上的解讀,說明杜甫就在這種情況下,創作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高樓避愁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人所處的時代,是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一個急劇轉變的時代。杜甫經歷了唐朝的“開元盛世”,也經過“安史之亂”的全過程。

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一個叫瑤灣的地方,其家族是一個“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杜甫在三十五歲以前,是他讀書和壯遊時期。當時正當“開元盛世”,他的經濟狀況也比較好,是詩人一生中最快意的時期。

“安史之亂”開始,唐朝社會開始呈現出劇烈動盪,國家岌岌可危,人民災難慘重,詩人也同廣大百姓一樣歷盡艱險躲避兵災。詩人在逃難的道路上,耳聞目睹底層百姓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的悽慘景象。在這段時間,創作了大量反映現狀的詩篇。最具代表的就是“三吏”、“三別”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愛國精神的詩篇,並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

題主所問:“杜甫在什麼情況下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大約是在詩人五十歲以後的晚年。那段時間詩人在外漂泊了十一年,竟然還寫了一千多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都是這時期的優秀的作品。

詩人年輕的時候,正值唐朝“開元盛世”,加上出身於官宦家庭,既有條件讀書學習,又有資本遊覽祖國大美山河。“安史之亂”以後,徹底打亂了人們安靜祥和的生活,保全性命已實屬不易。詩人在顛沛流離中,並沒有忘記詩歌的創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詩人描寫回到家中所看到的淒涼景象,可見當時大唐王朝社會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從以上對詩聖的簡介中不難看出,社會的穩定對於國家發展是何等的重要,對於人民安居樂業更是至關重要的前題。沒有安定的社會環境,受到傷害的往往是底層民眾。大唐王朝的繁榮與強大,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安史之亂”的根源還在於社會矛盾所積累的結果,大唐王朝的統治者只顧個人奢靡享樂生活,不顧底層百姓死活,導致“安史之亂”也就再說難免。(2020/0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