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經.王風.兔爰》一一有感

原文如下:

有兔爰爰,雉離於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雉離於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於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兇。尚寐無聰!

據考證,此詩的作者生於西周宣王末年,周朝王室還處於穩定的統治狀態,釆取無為而治,世上沒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所以才有,“我生之初,尚無為”。待周幽王時,也就是那個烽火戲諸侯的昏君,寵幸褒姒,失信諸侯,才有戎狄來犯,而致周朝衰敗,才有東周列國和春秋戰國之亂,因此,詩人感嘆:”我生之後,逢此百罹”。詩人用特別的視角,看到狡兔三窟,而自由自在;看到雉浪漫灑脫卻遭遇羅網,他用兔和雉來比喻當時人們所處的環境,因此。詩人感嘆,在這樣的亂世生存,“尚寐無吪”;“尚寐無覺”;“尚寐無聰”,就是不如裝睡閉上嘴;不如裝睡聽不到;不如長睡不願醒。

我有幸去過陝西的驪山,看過“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的華清池;看過改變時局的“西安事變”的捉蔣亭,也曾一鼓作氣爬上驪山頂看那蒼荒的烽火臺,當時我站在它面前,周圍沒有遊人,這與人流如織的山下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我卻感到那狼煙四起的時刻,似乎聽到驚天動地的戰車和烈馬的嘶鳴聲,感受到洶洶的殺機,立時覺得脊背發涼,就匆匆下山去了。時間過去了幾十年,我猶未忘。

讀《詩經.王風.兔爰》一一有感


讀《詩經.王風.兔爰》一一有感


讀《詩經.王風.兔爰》一一有感


讀《詩經.王風.兔爰》一一有感


讀《詩經.王風.兔爰》一一有感


讀《詩經.王風.兔爰》一一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