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板速度”背後的青春故事


“達板速度”背後的青春故事

如何解決東鄉縣深度貧困和發展出路?是困擾東鄉縣和東鄉族的歷史性難題。

地處東鄉縣達板鎮,由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承建的東鄉沿洮河經濟帶EPC開發建設總承包項目,其根本目的就是配合地方政府,建設異地搬遷項目,徹底解決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生存困境,實現永久脫貧,完成永續發展。

平均四天一層樓的“達板速度”,吸引了鳳凰衛視金牌主持人吳小莉前來現場採訪,也受到省垣媒體的持續報道。由於這個特大型項目工程涉及範圍廣,工期緊張、社會關注程度高,工程件名和專業多等因素疊加,在近千個工作面,每天都會有5000多人,同時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忙碌作業,其中,有35名“95後”入職大學生,在管理崗位上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期,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的學習,更是將他們的工作熱情化作沖天幹勁,跑出了脫貧攻堅的加速度。

“達板速度”背後的青春故事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95後”張元元、李昕對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的寄語,有著深刻的理解。2019年畢業於蘭州交通大學和四川成都西華大學的他們,對當初選擇到中鐵二十一局入職,他們對“奮鬥”兩個字有了新的見解,對“誠信創新永恆、精品人品同在”的企業精神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面對一度貼在“90後”身上的負能量標籤,他們把“奮鬥是成就事業和夢想的根本,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當作自己的座右銘。

聽話、懂事,喜歡開玩笑的張元元,在家裡,是父母眼裡的乖乖女,但在項目上,卻儼然一名敢說敢幹的“女漢子”,把分配給自己使用、保管的GPS測量儀視為寶貝,每次使用時都是小心翼翼,既要做好露天蓄電池的防護,又要確保支架的牢靠,她說30多萬元的精測儀器不能在自己手裡出現閃失。在什麼地方安裝基站,計算出來的座標,測量軸線得到的數據才會更加精準,她告訴我們,已經將這些經驗和小夥伴們進行了分享學習,為的是防止學弟學妹們少走彎路。

“幹活快、出活快”是項目書記張穩牛,對喜歡踢足球,愛好攝影的李昕的評價。因為他思想活躍,喜歡寫作,現在已轉行到辦公室,除完成辦公室日常工作外,還負責簡報的編排、微信公眾號和抖音推送。

“事前做加法,事中做減法”是李昕對如何幹好工作的獨到見解。去年9月7日,離項目部不遠處的拱北村發生山體滑坡,在搶險救援中,他隨項目衝到災情危險的地段,搶拍到了74戶受災群眾的照片和影視資料,後來為東鄉縣應急管理局處理災情,提供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項目部還收到了感謝信。近期,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他為500多名農民工設計了電子檔案,便於每天的信息統計和上報,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在最近組織臨時勞務工招聘時,通過聯繫村委會,對招錄對象家庭背景、務工意願逐一進行排摸,第一天就為23人辦理了打工手續,剩餘30人也將於近日陸續到崗,緩解了項目用工緊張。

“達板速度”背後的青春故事

青春路上不言敗

青春,意味著朝氣蓬勃和充滿力量,意味著闖勁、拼勁和不輕言放棄。

王佳鵬是東鄉沿洮河經濟帶項目第三分部物資部一名見習生,畢業於天津城建大學,分管工地材料採購和物資管理。他說“失敗是成功的金鑰匙”。去年在項目市政道路開挖施工中,由於對先前的市場行情和報價沒有認真分析,在作波紋管招標計劃和技術交流時,有1米單價60元的,也有1米100元的,為了節省成本,他傾向同意了60元1米的波紋水管。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波紋管的“環鋼度”不同,價格也就不同。好在最後經過多方論證,由於地質等原因,設計單位將波紋管變更成了混凝土管,雖然沒有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但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卻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了前車之鑑,王佳鵬的心更細了,採取貨比三家,堅持廠家進貨。現在採購物資材料,他堅持“鋼材要用符合要求的大廠產品,水泥只用上榜品牌。”為了控制成本,他學會了利用網價和市場波動價的運作模式,一噸鋼材就可以節約200元,他細算了一下,由他負責的3號地塊14棟樓,僅鋼材一項就可節省180萬的成本。

畢業於重慶文理學院,從重慶合壁津項目調過來的陳浩,被不瞭解情況的項目經理寄予厚望,讓他獨立負責三分部二號拌和站和魚塘的半挖半填工作。剛接手時,不是這裡出問題,就是那裡有偏差。由於沒有處理好半挖半填魚塘的錨臺搭界厚度,導致一邊挖多,一邊填少。為了讓他能從思想上引起足夠重視,師傅要求他在現場,從剛開始的每天必須找出1個安全質量隱患,到後來每天必須找出影響工程建設的10個問題,正在通過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不負期望的陳浩,不但成了三分部第一個掌握GPS的新入職大學生,而且克服了西北地區氣候乾燥,條件艱苦,徹底打消了他一度想打退堂鼓的念頭。

誓做工程建設“花木蘭”的袁木蘭,說話時的字裡行間透著一股不服輸的倔強。從天水師範學院畢業,本該走上三尺講臺的她,硬是說服家人上踏入工程單位的大門。有了在魯南高鐵項目見習積累的經驗,製作一個計算K30、EVD地基承載力的表格,別人一個小時的工作,她用幾分鐘就完成。“複雜問題簡單化,計劃問題公式化”。凡是有表格、有計算的報表,她都會琢磨著用公式去快速完成任務。

“達板速度”背後的青春故事

不負青春為圓夢

“不負韶華,揮灑青春歲月,與祖國共奮進,與企業共成長,這是青春最厚重的顏色,也是青春最美好的主題。”項目部黨建展板上這段紅色文字,道出了東鄉項目年輕人的心聲。

早晨10點鐘,見到氣喘吁吁的他張瑞軍,他剛從三號地塊的8號樓樓頂下來,又連續爬上7號樓兩次。“早上驗鋼筋時,發現個別部位非承重結構有缺筋、漏筋現象,給勞務隊開出了3000元的罰單。”他說,只有這樣不打招呼,不間斷來回巡檢,才能發現問題,把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第一次是口頭警告,第二次是下發整改通知書,第三次就該動真格了,罰款並附帶停工整改。”為了給施工贏得寶貴時間,張瑞軍每天寧願辛苦自己多巡視,多提醒,也要盡最大努力減少停工整改。

已經是第二項目部副隊長的康剛,被工友們親切地冠以“勞模”雅號。閒不住的他,即便在等待混凝土的間隙,也會在綁紮好的鋼筋上走來走去思考問題。同事們說,康隊長很願意幫助別人,時時處處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食堂包餃子、包包子,能看到他熟練的廚藝,急難險重的力氣活也能看到他的忙碌身影。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他還通過社會關係捐贈,為項目上解決了醫用口罩1200個,N95口罩200個,20多箱方便食品。

鐘錶的時針已指向下午5點30分,我們知道,正在做前期準備工作的康剛和他的10名工友,在今天晚上澆築車庫防水保護層的施工任務,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

“測量是工地上最要的一項工作,不敢有半點馬虎,只有將錯誤消滅在初始,才不會讓其成為工程進度的絆腳石。畢業於遼寧科技大學的潘宏亮,年輕帥俊的臉龐被紫外線曬得黝黑髮亮,我們見面時,他正在用手持的GPS定位儀,對經過全站儀放線後的樁基進行復核。經過三次驗算,他自信地將“沒有問題”的結果用手機告訴了在另一處巡檢的師傅、項目安質部長段建邦。

本打算今年2月24日舉辦婚禮的潘宏亮,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說服親朋好友,退掉酒店包席,獨自一人將新娘領回家算是完婚,蜜月還未度完的他,29日就來到項目,經過14天隔離後,又投入到了每天緊張而又繁忙的工作中。

“今天需要120方混凝土灌注鑽孔樁,明天還需要150方混凝土澆築消防水池,只有這樣,才不會影響後續工期。”負責地基安質、技術、測量、實驗的姬亞龍,白天盯放線,晚上盯混凝土施工,他不停地打電話和攪拌站聯繫,告知他這裡的“軍情”。

“只有掌握了基礎,再和現場有機結合,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畢業於山東煙臺大學的騰飛,目前在物資設備部工作,入職以來,他從學習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入手,目前對分配的工作已能做到駕輕就熟。記得剛到項目時,正值大幹,每月要做的物資賬目繁雜且工作量大。自己所做賬目,因一分錢的差錯,導致返工重新計算,600多個品名,涉及財務和計價兩個部門,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加班一個通宵總算找出了問題。貼在工位上的“嚴謹”兩個大字,時刻警示著他,激勵著他。

我們相信,經過歷練的騰飛,一定會與時代騰飛。

(來源: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