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寨奇蹟的代表人物,十六歲下地幹活,現在還是大寨領路人

她是大寨奇蹟的代表人物,十六歲就和老農一起幹活,現在還是大寨領路人。相信上了年紀的人都對大寨這個名字十分熟悉吧,不過一些博聞的年輕人也知道大寨村的名字。雖然現在大寨已經不是中國十分富裕的地方,但是在當年,他幾乎就是農民的殿堂,農村的明星,農業的典範。以至於大寨在整個社會主義陣營中都十分聞名,成了舉世矚目的先進集體。

她是大寨奇蹟的代表人物,十六歲下地幹活,現在還是大寨領路人

而造就這一奇蹟的人就是大寨的老支書陳永貴,陳永貴地種的好,對農村管理也有一套,尤其是他帶領村民在環境惡劣的大寨村埋頭苦幹,自力更生,創造了連年豐收的好成績,他一度成為省級,國家級勞動模範,他不斷帶領大寨人刷新成績,受到山西省的重視,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向毛主席彙報了他的事蹟,毛主席聽到後指示全國農業學大寨的精神。後來,大寨村不僅是全國農村的典範,也成了許多人竟相參觀的聖地,許多外國友人,元首,黨和國家領導人都來參觀過大寨村,周總理也三次視察大寨。

她是大寨奇蹟的代表人物,十六歲下地幹活,現在還是大寨領路人

而當時的陳永貴已經是國務院副總理,他時常不在村子裡負責具體的事情,所以,當時候就選出了一位能幹的女性成了大寨的領路人,她就是著名的鐵姑娘郭鳳蓮。郭鳳蓮出身貧寒,從小喪母,完小畢業後就去務了農。不過由於她踏實聰明肯幹,十六歲時就當了鐵姑娘生產隊的隊長,經常連夜會戰修壩開荒,漸漸的她的名氣越來越大,二十多歲時就已經成了大寨公社的副書記,三十歲就已經成了中央候補委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李先念,鄧小平等人的接見。而著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時她就在場。

她是大寨奇蹟的代表人物,十六歲下地幹活,現在還是大寨領路人

後來,包產到戶在全國推廣開來,大寨一時間沒有適應環境的變化,郭鳳蓮也離開了大寨被分配到果樹研究所任職,這樣的反差讓她的心情降落到低處,不過,郭鳳蓮沒有氣餒,也沒有放棄大寨人能吃苦,敢闖敢拼的精神,她在鄉親們的盛情邀請下,1991年,再次回到大寨村當起了領班人。這些年來,大寨依靠旅遊文化,村辦企業等,再度成為一個富裕的村子,也成了著名的紅色教育之地,無論曾經發生了什麼,大寨人始終沒有丟下他們吃苦能幹的精神,所以說,環境雖然變了,但是自己只要還有一股子勁在,就不會輸。

她是大寨奇蹟的代表人物,十六歲下地幹活,現在還是大寨領路人

今天的大寨,雖然沒有六七十年代那麼風光,似乎那個大寨已經活在人們記憶當中了,老一些的朋友們知道,當時候的口號是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不過鐵姑娘郭鳳蓮依然堅守在這片土地,做一個農民,她問心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