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衛國:農業科技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瞿衛國:農業科技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70年來,從幾個農業試驗場,發展成全球最完整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從中央到地方層級架構完整,機構數量、人員規模、產業和學科覆蓋面均為全球之最。在科研體系建設方面,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北京、淮安、保定、濟南等幾個農業試驗場的基礎上,迅速建立了中央、省、地三級農業科研機構系統。改革開放迎來了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春天,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投入支持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目前,我國地市級以上農業科研機構的數量達到了1035個。在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方面,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先後經歷了艱難的創建期、市場和體制改革雙重衝擊下“線斷人散網破”陣痛期和新時代“一主多元”的融合發展期。各級農技推廣機構認真履行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及農業災害的監測預報和防控等職責,為農業農村持續穩定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教育培訓體系建設上,我國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先後經歷了農民業餘學校、識字運動委員會、幹部學校、“五七大學”、各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一主多元”的現代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在提高農民科學生產、文明生活和創新經營的科學文化素質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瞿衛國:農業科技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70年來,從“靠天吃飯”的傳統生產,發展成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的現代農業技術體系。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提出了“農業八字憲法”,一直到今天,都對實現科學種田起到了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在品種培育上,我國農業生產的種子來源在很長一段時期是農民自留種,以矮化育種、遠緣雜交、雜種優勢利用等為代表的重大技術突破,促成了5~6次作物品種更新換代,糧食單產從建國初期69公斤/畝增加到目前375公斤/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在病蟲害防治上,建國初期,面臨蝗蟲連年起飛成災、小麥條鏽病爆發蔓延、棉鈴蟲肆虐為害,幾乎沒有有效防治手段,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逐步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病蟲害監測預警與防控技術體系,確保沒有發生大面積重大生物災害。在設施農業上,從北方冬季只能吃上儲存的蘿蔔白菜,到依靠設施農業生產,實現了新鮮蔬菜和水果的週年供應,打破了水溫光等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限制,從塑料大棚、拱棚到現代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形成持續發展、總面積達到其他國家總和5倍以上的設施農業規模。

瞿衛國:農業科技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70年來,從依靠“一把尺子一杆秤”的科研手段,發展成設施完備、裝備精良的科技創新條件平臺體系。我國農業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從點到面、從小範圍到大規模,實現了歷史性轉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農業科研基礎條件建設方面,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的科研條件能力建設規劃,配備了一大批科學儀器設備,實施了科研單位的房屋修繕、基礎設施改善、儀器設備購置及升級改造,大大改善了各級農業科研機構科技基礎條件。在科學與工程研究類平臺方面,建設了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國家動物疾病防控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一大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及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部省級農業重點實驗室,擁有了一批農業領域的“國之重器”。在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平臺建設方面,圍繞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工程化技術、重大裝備及產品研發等,建成了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農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在基礎支撐與條件保障類平臺建設方面,

圍繞農業科技基礎性長期性工作,建成了一批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農業部野外觀測試驗站、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圃)和國家農業科學數據中心,夯實了農業科學技術研究基礎。

瞿衛國:農業科技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70年來,從“人扛牛拉”傳統生產方式,發展成了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現代生產方式。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從人畜力為主向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在部分領域、部分環節逐步實現“機器換人”,顯著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在農機裝備研製方面,“東方紅”200馬力拖拉機填補了國內大馬力拖拉機空白,先後研製了4000多種耕整地、種植機械、田間管理、收穫、產後處理和加工等機械裝備。在主要作物主要環節全程全面機械化方面,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水稻、玉米耕種收機械化率超過80%,油菜、花生、大豆、棉花機械化作業水平大幅提高,畜禽水產養殖、果菜茶、設施園藝等設施化、機械化取得長足發展。在農業生產信息化精準化智能化方面,經過近40年的引進消化和創新發展,2018年我國農業數字經濟佔行業增加值比重已達7.3%,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保持高速增長,2018年達到2305億元。我國智能農機與機器人、無人機植保服務、農業物聯網、植物工廠和農業大數據等板塊佔全球農業科技市場比例,分別達到34%、45%、34%、30%和30%。

瞿衛國:農業科技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70年來,從“大水、大肥、大藥”的粗放生產方式,轉變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方式。我國的基本國情、資源稟賦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決定了必須走“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綠色發展道路。在農業節約用水上,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建成了400多個灌溉試驗站,在旱作節水、滴灌噴灌等科技領域的理論方法、關鍵技術、重要裝備以及管理規範等方面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成果,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66億畝。在化肥農藥科學施用上,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增產導向的過量施用,向目前提質導向的科學施用轉變,實現了化肥農藥從過量施用到現在的零增長、負增長轉變。全面推廣了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的施肥模式,北京地康食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地康食安”牌超微細粉末腐殖質有機肥、超微細粉末腐殖質土壤修復劑等系列產品應用及綠色生態種植方案提供以土壤有機質恢復、地力提升、自然微生態恢復、解決因化肥農藥過度使用而引起的耕地鹽漬化、酸化、重金屬活化超標、土壤板結、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系統土壤問題。解決因農藥化肥激素濫用而引起的農作物品質下降、產品毒化、農殘超標、減產、營養失調、嚴重依賴化肥農藥的系統性農業化肥農藥減量提質增效問題。從土壞友好利用與修復入手,解決農業土壤礦物質的流失,導致食物缺乏礦物質生命元素,造成人體元素失衡,從而導致各種慢性病井噴式暴發等問題。

實施了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上,農作物秸稈從單純的燃料化向燃料化、原料化、飼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等多用途綜合利用轉變。同時瞿衛國到農業專家學者提出了秸稈綜合利用向高值化即“新五料化”方向發展的新思路。畜禽養殖廢棄物由直接排放向集中處理、循環利用轉變,農膜使用帶來的耕地“白色汙染”,正在通過機械撿拾、統一回收處理、生物降解等方式逐步得到控制和解決。

瞿衛國:農業科技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70年來,我國在推進農業科技事業發展中,繼承、發揚和積累了一些寶貴的好經驗和好做法,主要是始終堅持黨對農業科技工作的領導,始終遵循農業和農業科技發展自身規律,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道路,始終堅持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始終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始終堅持規劃引領和法制保障。(來源: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

【免責申明】:本號所轉載文章和圖片僅用於行業交流,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