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你知道鳥類環志嗎?

它是指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

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鳥環由鎳銅合金或鋁鎂合金製成,

上面刻有環志的國家、機構

地址(信箱號)和鳥環類型、編號等。

一般把環戴在鳥的跗蹠部或脛部(腳環),

戴環後即進行鳥體測量,

數據記在統一設計的專用記錄紙上,

然後放飛。

通過回收環志鳥,

可以瞭解候鳥類遷徙的行蹤、年齡,

以及種群數量等寶貴資料。

他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今年4月5日,

由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環志的帶有編碼“E94”的大濱鷸,

被鳥友在我國福建省的廈門市目擊,

並拍攝到了清晰照片。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在廈門拍到的帶有“E94”環志的大濱鷸

無獨有偶,2月18日,

東灘保護區收到遷徙路線上的國際友人來信,

一隻佩戴東灘保護區環志的大濱鷸,

在斯里蘭卡一保護區內被

DebunkurBiswas先生拍攝到,

編碼為“H29”。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在斯里蘭卡拍到的帶有“H29”環志的大濱鷸

這兩隻大濱鷸都是2014年

在崇明東灘環志的成年個體。

在世界各地,

崇明東灘“籍”鳥兒被觀測者

和鳥類愛好者發現。

其實說崇明“籍”並不準確,

因為大濱鷸並不出生繁衍在崇明。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進行測量記錄

大濱鷸是鷸科濱鷸屬鳥類,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北部;

冬季至印度次大陸、東南亞、菲律賓,

並遠及澳大利亞。

其體長26-30釐米,

系濱鷸中個體最大者,

現已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大濱鷸

在橫跨南北半球的遷徙之旅中,

崇明東灘是重要的停歇地,

並恰好位於遷徙路線的中間位置,

距鴴鷸類越冬地澳大利亞5400-6000km,

距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繁殖地3000-6000km,

是許多鴴鷸類遷徙途中的必經之地。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為鳥兒做環志

既然來過,

這座島嶼就是它們的另一個家,

許多鳥兒都有“崇明戶口”

——科研人員親手給它們戴上環志標記,

尤以鴴鷸類為主。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測量

“雁飛舊道,燕歸故巢”,

人類對候鳥的遷飛一直很感興趣。

相傳2000多年前,

吳國宮女就曾以紅線縛在家燕跗蹠部,

觀察其返巢的習性。

廈門、斯里蘭卡發現的大濱鷸。

右腳上帶著一個上黑下白的環志標記。

這個特有的顏色標識,

就代表鳥兒是我們崇明東灘做過環志的。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多地目擊到曾在崇明環志的鳥類說明兩件事:

一是遷徙的鳥兒喜歡在崇明東灘落腳,

二是東灘保護區的科研人員

投入的大量工作取得回報。

為給鳥兒提供更好的落腳之地,

保護區與互花米草的“鬥爭”,

一刻也不能停。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為保護幼鳥,

他們還貼心地印製了“特別提示”,

張貼於各道口的告示欄,

要求進入保護區的車輛限速,

並注意避讓。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近年來,

東灘溼地環境越來越好。,

成為“鳥飛魚躍”之地。

剛剛過去的冬季,

在東灘保護區越冬的小天鵝數量達到了560只,

是保護區開展水鳥調查以來的最高記錄。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東灘保護區拍到的越冬小天鵝

4月是崇明東灘候鳥歇腳過境的高峰期,

而今年4月11日至17日,

也是第39屆上海“愛鳥周”活動期。

不僅僅是自然保護區,

市民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呵護鳥兒。

好酷!TA們帶著“崇明戶口”飛躍全球

2014年在崇明東灘被環志,2020年在全球各地被發現,六年的時間不算長,戴著旗標的大濱鷸已來回飛越幾萬公里的行程,而崇明的生態之路也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去走。“綠水青山”非一日之功,大自然精靈的出現是最好的肯定。飛鳥歇腳休憩是為了之後的振翅翱翔,對崇明而言,對環境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這座島嶼的未來。

記者:施昊豪

編輯:李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