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18頁的判決書,如何校對才能0差錯?

一篇18頁的判決書,如何校對才能0差錯?

本期提要


本期智囊主要聚焦法官助理、書記員的工作困擾。比如,一份18頁的文書應該如何校對才能保證零差錯?比如,庭後等當事人籤筆錄時,和當事人獨處,可當事人總問我案子問題怎麼辦?再比如,案子太多,工作任務重,來不及歸檔,時間總超期怎麼辦?讓我們來聽聽資深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的解答,相信這些智囊夥伴的智慧,能夠給你提供不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Q1、一篇18頁的判決書,如何校對才能零差錯?

智囊夥伴:陳曉彤

(普陀法院四級法官助理、業務能手)


法律文書校對是法律人的基本功之一,不管是書記員、法官助理還是法官,這都是一項基礎卻重要的工作,一般人以為只要做好人形AI,殊不知卻是對耐心、細心與法律功力的綜合考驗。


1. 要“知”。第一步就是把握案件內容。不管是校對自己撰寫的文書還是校對承辦人的文書,對案情的把握是最基礎的,否則面對案情複雜、篇幅較長的文書就會變成人形讀字機,字是看了一遍,但完全不知所以然,只有百分百運氣加持才有可能零差錯。所以,在校對文書前應當理清卷宗,把握好基本案情,特別是對於當事人的訴辯稱、提交的證據以及庭審筆錄要著重複看、關注。


2. 要“看”。第二步就是校準樣式、釐清內容。判決、裁定、決定,不同的法律文書有不同的文書樣式,即使同為判決,也會因一、二審程序,本反訴等產生樣式差異。


以最普遍的一審普通程序判決書為例,首先要核對清楚“首部”內容,即訴訟參加人基本情況、案件由來和審理經過,在此要特別注意當事人的戶籍、住所地信息,是否誤寫、漏寫訴訟代理人。


其次,要核對確定“案件由來和審理經過”,包括案由、立案日期、適用程序、開庭日期方式、參加訴訟人員等,特別注意不公開審理案件、存在指定管轄、程序、審判人員變更等均須寫明。


再次,要核對明確“事實”部分,該部分內容往往佔據了判決書的大量篇幅,也需要反覆閱看、比對卷宗材料,比如,當事人的訴請有無變更、訴辯稱意見是否歸納總結正確、完整;查明事實是否準確、表述是否正確;有爭議證據是否遺漏等。


還有,要核對明晰“理由”,該部分內容主要包含了爭議焦點歸納正確性、行文邏輯合理性、說理合法性等。


最後,要核對確認“裁判依據”、“判決主文”及“落款”,特別是主文與訴請是否首尾對應、當事人信息是否準確、案件收費是否有變更或遺漏、上訴法院是否標註正確、審判組織是否署名正確等。


3. 要“讀”。第三步就是提升文字措辭。文字措辭的修改應當伴隨整個校對過程行進。在行文結構、篇幅佈局、內容說理都確認完畢後,我們需再通“讀”全文。不論是法院新人還是資深法官均表示核校判決唯“讀”一字箴言,可見通讀的重要性,這個過程既是對行文脈絡的通篇複核,也是對文字措辭的再次提升。


4. 要“問”。第四步就是帶著疑問覆盤。零差錯不止於文字,也應當包括理論與裁判思路,在核校文書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觀點或者論理的疑問、困惑,這是校對的延伸課,帶著問題去校對,在校對後帶著思考、作出總結和歸納,並對文書作出最後的覆盤和修正,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研判能力,這才是零差錯之外的百分百校對。


附:核對清單


一篇18頁的判決書,如何校對才能0差錯?

一篇18頁的判決書,如何校對才能0差錯?

一篇18頁的判決書,如何校對才能0差錯?


Q2、庭後等

當事人籤筆錄,可是當事人總問我案子問題怎麼辦?

智囊夥伴:程勇躍

(一中院三級法官助理、PLUS演說會人氣講者)


1.學會識別和區分問題。對於當事人的提問我們首先需要對問題進行識別和區分,識別是涉及到案件處理的問題還是一般的事務性問題,區分當事人提問是意圖獲知法官裁判傾向還是僅僅出於焦慮或者本能的關切。


對於涉及到案件處理的問題,比如詢問法官會如何審查此類案件、是否還需要補充證據等等,此時則需要我們謹慎應對,不透露任何與案件實體處理相關的信息,對於一些事務性問題,比如詢問承辦法官的聯繫方式、案件立案時間、財產保全所需材料等等,我們可以儘量予以幫助和提供便利,對於當事人出於焦慮而詢問自己是否會敗訴的,則可以給予理解並寬慰其相信法官會做出公正的判決。


2. 對敏感問題明確說不。案件審結前不透露任何與案件處理相關的信息,是我們回答當事人提問時的基本原則。因此,對於涉及到案件實體處理的敏感問題,比如當事人詢問案件可能的判決結果、所提供的證據是否會被採納、法院一般對這類案件會如何處理等等,我們都應該明確予以拒絕。拒絕的方式不妨明確直白一些,明確告知當事人“這個問題已經涉及案件實體處理,我沒有辦法回答你”。直接乾脆的回答更加有理有力,含糊曖昧的言辭反而容易讓人誤解。


3. 掌握問答的主動權。在回答當事人詢問的過程中運用一些必要的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問答的主動權。在面對當事人的提問時,可以用提醒當事人不要遺漏簽字或者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的方式打斷提問,避免被帶入對方的節奏;對於誘導性的發問不予以直接回應,而是告知其要相信法庭會依法處理;還可以對當事人進行反向發問,詢問其拒絕同對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的原因或者其有無調解方案,在嘗試調解工作的同時掌握對話的主動權。


Q3、案子太多

,歸檔總是一不小心就超期,該怎麼辦?

智囊夥伴:葉若安

(長寧法院書記員,從事書記員工作12年)


1. 樹立“歸檔意識”。歸檔工作中最大的誤區就在於,很多人都以為這是結案以後才開始的工作。但其實歸檔工作是一種貫穿始終、不間斷的“流程”。歸檔的本質目的,是將案件審理的全過程通過材料的順序、內容完成呈現,也就是把審理的每個環節都納入到一個完整的“任務流”中,所以其實從拿到新案件開始,這個“任務流”就可以開始啟動,隨著審理進程逐漸豐富,而且是完全可以跟隨審判工作同步完成的,就是審判過程的同步對照,有了這種“歸檔意識”,才可以更好的安排每個案子的歸檔時間。


2. 養成“分門別類”的習慣。歸檔工作的內容實質其實就是一種“歸類”,所以養成對案卷材料進行隨手“分類”的習慣,會很大程度減少後續整理的難度。比如,在拿到新案後,就可以直接將當事人身份材料、原告起訴狀及證據、保全材料按照歸檔要求進行分類;在審理期間,收到的新材料可以簡略標註遞交人和遞交日期,並根據遞交人的身份分類。


3. 要學會“未雨綢繆”。要在日常工作中把握每一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防範問題的機會。比如說,發送新案子時候如果發現有缺少材料的,可用便利貼標註並貼在卷宗袋上,提醒自己在庭審時叮囑當事人,避免在歸檔時才發現有缺漏再聯繫當事人補交,就很容易拖延歸檔期限。再比如,校對文書前,提前整理一次卷宗,不僅可以重溫案件流程避免文書差錯,也可以查漏補缺,防止在歸檔最後期限才發現缺少材料。


4. 根據自身情況“對症下藥”。歸檔超期常見的原因,一是補充材料需要時間,二是自身拖延。如果屬於經常因為等當事人補材料造成超期的,建議每次拿到卷宗都對遺漏材料進行標註,並抓住每一次跟當事人接觸的機會,特別是案件審結前的機會,及時聯繫補交。如果是自身拖延問題,建議每月月初,將身邊的已結未歸卷宗梳理一遍,集中辦理刻錄光盤、勝訴退費等事宜;月底報結完成後,根據審判系統的“已結未歸檔案件”製作待歸檔案件清單,或將歸檔截止日登記在日程本上,每週查看一次,提保證按期完成歸檔任務。


來源: 庭前獨角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