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動節,向奮戰海外的中國勞動者致敬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遠離家人故土、奔赴海外,為“一帶一路”海外項目揮灑汗水、貢獻力量;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克服身處異國他鄉的孤獨感和語言文化種種隔閡障礙,在“走出去”的時代大潮中,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堅守和付出為當地建設添磚加瓦,讓“中國製造”、 “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擔當”成為讓國人驕傲、世界欽嘆的名詞。

他們,就是分佈在世界各地的中國海外建設者。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為海外項目推進帶來巨大挑戰。我國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眾多的海外建設項目上,無數勞動者們不畏挑戰、迎難而上,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為世界經濟和全球戰“疫”增添信心和動力。

堅守:海外工程沒有節假日

在巴基斯坦,國家電網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承建的默蒂亞里-拉合爾±66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正處在建設高峰。項目兩端換流站所在的信德省和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疫情最嚴重的地區,3月22號、23號先後封城、限制人口流動。而在換流站現場,卻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國際勞動節,向奮戰海外的中國勞動者致敬

巴基斯坦默蒂亞里-拉合爾±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默蒂亞里換流站安裝瓦斯繼電器

五一期間,項目現場和平日沒有什麼兩樣,土建收尾、消防系統施工、高抗附件安裝、閥廳光纜敷設、電纜展放、屏櫃接線、設備單體調試及分系統調試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進行。默拉輸電公司副首席執行官汪波說,“在海外幹工程沒有常規節假日一說,我們早已習慣了”。

作為巴基斯坦首個直流輸電工程,默拉直流項目相當於巴基斯坦國家電網南北輸電的“大動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是在巴基斯坦發生疫情、不少企業被命令關閉之後,當地政府也從未要求這個項目停工,而是調集一切資源,保護項目上的施工人員健康,保證項目能夠順利進行。

項目部組織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編制應急預案,採取多項嚴密措施,對換流站實行“只出不進”封閉管理、線路人員進行點對點跟蹤管理,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引入當地施工力量,結合實際協調各標段調整施工計劃策略,八千多名中巴建設者始終堅守崗位,項目施工一日未停,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展現了典範力量。

擔當:關鍵時刻頂上去

在沙特,世界上單次部署規模最大的智能電錶項目——沙特AMI智能電錶項目首批電錶現場安裝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由於疫情日趨嚴峻,進入沙特的簽證全部被拒,所有國際航班取消,國內準備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無法入境,項目現場人員力量極度短缺。非常時期,現場團隊成員毅然擔負起十數倍於常規的工作量,放棄全部假期,每天平均休息包括吃飯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目前已堅持3個多月,體現了驚人的毅力和責任心。

國際勞動節,向奮戰海外的中國勞動者致敬

沙特智能電錶項目首批電錶安裝現場

智能電錶項目是沙特為落實“2030願景”下節能減排目標實施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沙特建設智能電網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簽約以來便受到沙特電力公司乃至沙特王室的高度重視。

面對業主嚴苛工期考核和“戰疫不停工”的要求,項目負責人周曉萌帶領團隊成員積極與業主及各參建單位溝通,前後方24小時聯動,協調各方資源力量,多渠道探索定製運輸方案,及時打核交付計劃並調整現場施工順序,最大化匹配發運安排和現場進度、發揮現有人員力量,保障設備供應、到場後管理分配和安裝調試,追工期、趕進度、保質量,一刻也不敢鬆懈。

高強度高壓力之下,周曉萌咬緊了牙關、從未叫過一聲苦累,在提起自己的“戰友”們時,他的語氣裡滿滿的心疼與驕傲。他說,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關鍵時刻,團隊成員沒有一個人掉鏈子,所有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給了他最大的信心與勇氣,他相信,“力量來自團結,好戲還在後頭”。

奮鬥: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在埃塞俄比亞,中電裝備埃塞分公司譚志傑的五一在位於無人區的埃肯直流項目施工現場度過。環境艱苦,他卻始終鬥志昂揚,還苦中作樂:“勞動節、勞動節,不勞動,怎麼叫過節?”東非高原的烈日下,平均氣溫35度以上,他自帶米、面和簡單炊具,在野外潦草解決掉午飯便繼續上路,汗水灑在身後的土地,他只顧向前。

國際勞動節,向奮戰海外的中國勞動者致敬

國家電網中電裝備埃塞分公司譚志傑赴無人區推進項目施工途中

在Albasa地區離網太陽能項目A站施工現場,譚志傑的同事張智輝帶領二十多個中埃施工人員,正在推進電纜敷設和光伏支架等設備的安裝調試。張智輝介紹,這裡比無人區要好一些,能有一點網絡信號,接不了微信語音,但能斷斷續續收發文字消息。他和5個工人一起住在當地援建的房子(畜牧站),也是那邊唯一的磚混結構房子。每天晚上用發電機發電4小時,只是帶不動風扇、電磁爐等,因為是附近唯一有光亮的地方,招來了許多飛蟻,空中、地上,密密麻麻到處都是。他言語樸實,“就是因為這邊沒電,所以要來給當地人民建光伏電站。我所在的這個站條件還算好的,別的站上的同事更辛苦。不過這都不算什麼,怕苦怕累,我們就不會來了。”

埃肯直流項目是非洲首個直流跨國聯網工程,可以將埃塞豐富廉價的清潔水電輸送至鄰國肯尼亞;埃塞離網太陽能項目是世界銀行在非洲推行的“點亮非洲”太陽能光伏計劃的標誌性試點工程,之後將被世界銀行及埃塞政府作為樣本工程推廣,兩個項目的建設,都將有效助力當地清潔能源開發和民生改善。項目部全員不怕苦累、不畏艱險,力克疫情影響,全力保障了兩個項目共27個作業面施工進度。

五一期間,國家電網中電裝備公司98名外派幹部員工,堅守在16個國家和地區。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尼日利亞、巴拿馬、土耳其、埃及、印尼、老撾、緬甸、巴西……每一個國家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堅強的團隊,都有一張張堅毅的面孔。

他們是征戰在國際工程一線的先鋒隊,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打造優質工程;他們是國際電力能源市場的開拓者,以永不言棄的精神尋求新突破、擴大“走出去”;他們是“一帶一路”建設的踐行者,是平凡又不凡的中國勞動者。

在疫情特殊時期,在全球各個角落,正是這些在海外拼搏奮鬥的普通勞動者,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和實幹擔當擦亮中國企業在海外的金字名片,用汗水澆築了大國復興的底座,用勤勞增添了大國崛起的榮光。(國家電網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 張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