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黑龍江仍要限制聚集性活動

4月30日上午,中國工程院楊寶峰院士現場視頻連線李蘭娟院士,圍繞“五一小長假”市民如何加強個人防護和新冠肺炎治癒者是否還具有傳染性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李蘭娟:黑龍江仍要限制聚集性活動

李蘭娟院士表示,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內防反彈、外防輸入”中,“外防輸入”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壓力還是很大的。黑龍江地處我國北部的邊境,為守衛我們祖國的邊防做了很大的貢獻。黑龍江的情況是在疫情防控中,邊防一定要守住。因為國人目前還沒有免疫力,都是易感人群,一旦境外人口從邊防輸入,很多人會被感染,這個風險是很大的。一旦有輸入以後,內部的二代、三代的聚集性的傳播就有可能發生。所以,現在黑龍江對已經輸入的人員進行的嚴格隔離是非常正確的。

五一期間市民可不可以出來走一走?李蘭娟說,這取決於“外環境是否真正安全”。假如所有感染者全部找出來了,外環境安全了,市民們想到外面走一走是可以的。對於傳染病救治來講,最重要的就是發現並控制感染源。黑龍江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感染源和密切接觸者全部找出來並全部隔離。感染源被控制了,感染源以外的地方才是比較安全的。現在怕就怕在,外面的感染源只發現了少數,仍有部分遺漏的人存在。如此這樣,大規模的旅遊、聚集,就有可能發生未知的傳播,就會存在風險。所以,不論是黑龍江,還是其他內地省市,如當地很長時間未再出現感染者的,那這個地方是可以去旅遊的;但是對於有感染者的地方,仍然不可以放鬆。

對於黑龍江目前的情況,對於聚集在一起的活動還是要限制,因為仍然有著不明確的感染者在其中;但是對於某些比較空曠、綠色、人比較少的地方,沒有什麼感染者的地方,去走一走也是無妨的。但是我建議,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要求還是不得低於1.5米,外出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目前,有很多市民擔心,患者出院以後核酸檢測呈陰性,但在日常與治癒者交際過程中,該名治癒者還是否具有傳染性?李蘭娟的建議是,患者“轉陰”之後至少還要接受一週以上的抗病毒治療,不要停止治療,否則會遺留病毒,可能復發,所以抗病毒治療要延長一點。一般要求,患者做兩次以上的核酸檢測,牢靠一點就需要做三次檢測,全部“轉陰”這就非常好了。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接受igG和igM相關檢測。一般來講,igM如果是陽性,就是現在感染中,那還需要繼續治療;如果igM陰性了,但igG還是陽性,那還需要我們繼續探究病情。我們國家現在嚴格規定了,兩次檢測陰性,出院隔離後還要隔離14天,14天當中還要做檢測,如果14天都轉陰了,還要再居家隔離14天,這樣一個月下來,如果沒有陽性的,核酸還是陰性的那麼這個人絕對不會再有傳染性了,已經有免疫力了,所以我覺得嚴格的按照我們有關的規定治癒出院的人,大家要放心,不要對他另眼相看。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黑龍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