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前言:

唐朝,是古代封建社會的巔峰之始。初唐治世,令無數文人謳歌;盛唐氣象,更是讓無數後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唐朝繁華景象

人心生嚮往。所以這個朝代頒佈的各項法令,也對後世產生了一些重要影響。

尤其是唐代的貨幣發展史,給了我們不小啟示。原來,小小一枚貨幣,竟然與時局穩定息息相關。它既受到當時的各種環境影響,也能反作用於國家與社會。

所以從初唐、盛唐再到晚唐,錢幣起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唐朝全盛時期地圖

唐代貨幣的發展——與時局密切相關

鑑於南北朝與隋朝末年留下的教訓,李氏在奪取天下後,便開始恢復生產,大力促進自然經濟的復甦。

同時,南北朝由於各自發展了數百年,導致他們之間的經濟、政治與文化水平,都呈現了一定差距。所以在這個時期,緩和南北之間的矛盾,也是國家迫切需要的。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高祖、太宗、高宗時期,國家對於經濟的干預略小,主要發行了一些小面額錢幣,以滿足人們在日常貿易往來中的需求。

到了唐玄宗繼位後,他效仿貞觀年間的執政措施,積極納諫,大力提拔人才入仕,最終造就了後世提及的"開元盛世"。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一)初盛唐時期——相對穩定

初唐到盛唐時期的國家與社會,都是非常繁榮的,這也是當時貨幣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這種局面的開端,自然是唐太宗李世民打造的貞觀治世。

其次,為了緩和南北之間的矛盾,國家出臺了種種政策,打開了南北交通樞紐,使得商業與手工業也蓬勃發展,這同樣是當時貨幣穩定的基礎之一。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隋唐大運河

最後,唐朝綜合國力的提升,也帶動了貨幣的價值信用。《資治通鑑》中說:"唐地東極於海,西至焉耆,南盡林邑,北抵大漠,皆為州縣",便是最好的佐證。

無論是全國各地的百姓,還是塞外的西域人,他們都對唐代的錢幣給予充分肯定與信任。

不過,這一時期的貨幣發展雖然相對穩定,但依舊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

那就是私鑄惡錢以牟取暴利。在唐高宗與武周時期,唐朝對於突厥等地的用兵增加,導致財政負擔加重。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古代戰爭

按理來說,他們本該再度發行錢幣,以推進商品流通的速度,從而獲取更大的稅收來支持軍事行動。可是當時鑄幣的成本又太高,官府只好鑄造了一些面額較大的錢幣。

由此一來,民間紛紛效仿。之前鑄幣需要極高的成本,且面額很小;但現在的大錢卻有著很高的面額,所以一些不法商販為了賺錢差價,不惜鋌而走險在私底下鑄造大錢。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這個現象,屢見不鮮,又屢禁不止。無論朝廷出臺什麼樣的措施,私鑄惡錢這一行為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唐玄宗天寶年間,又發生了安史之亂,最終讓統治者自顧無暇,這件事也就暫時擱置了。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安史之亂作戰圖

(二)中晚唐時期——通貨膨脹

私鑄惡錢的風氣沒有被禁止,反而因為戰亂到來,變得愈發普及。另外,唐玄宗晚年變得好大喜功,開始追求荒淫驕縱的生活,導致政局屢屢動盪。

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了中晚唐時期的經濟體系。在安史之亂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唐朝的生產依舊沒有得到明顯的恢復,這便直接造成了當時經濟的通貨膨脹。

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直接影響的便是百姓。較為明顯的便是當時的物價得到了飛速增長,可百姓的收入,反而降低了。當時民眾的生活水平,已經可想而知。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唐朝耕織圖

為了遏制這種通貨膨脹的行為,唐代官府也出臺了不少政策進行調解:

首先,通貨膨脹是因為錢幣的購買力偏高導致的,所以唐代統治者便在貨幣流通上下了功夫。

他們壓縮錢幣鑄造,又加大了以往打擊私鑄錢幣的力度。凡是參與私自鑄幣行為的人,幾乎都要被處以最嚴苛的刑罰。

除此之外,從唐玄宗開始,朝廷繼續鼓勵百姓用布帛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他們做出規定:在進行大額交易時,要優先使用布帛,以增強這種實物貨幣的公信力與價值。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唐朝布帛

其次,通貨膨脹既然也與軍事行動的擴張有直接關係,所以唐代統治者也開始息兵罷戰,併力圖恢復穩定的政局。

在唐肅宗及其後面的兩代帝王,都吸取了唐玄宗的教訓,開始整頓吏治,革除弊政,並開始大力賞拔人才。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唐肅宗李亨劇照

不得不說,這些操作都讓唐代很快恢復了一些實力,並有了中興的氣象。當時有個大臣,叫做劉晏,他依照桑弘羊的理財思路,在經濟政策上進行銳意改革,最終取得了良好成效。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劉晏理財

另外,發展生產,繼續提高自然經濟的佔比,也是頗為重要的。在安史之亂後,不少耕田因此荒廢。

所以不少名將如李光弼等人,竟然親自率領士兵屯田。為了繼續擴大生產力,他們還以優厚的福利待遇吸引流民加入屯田之中。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李光弼

與此同時,官府依舊在努力加強南北之間經濟的合流。這使得戰亂帶給人民的傷痛,被迅速抹平了。

只可惜,這些措施並沒有始終貫徹下去。到了晚唐時期,各地藩鎮的權力依舊龐大。

他們互相對立,彼此之間還相互攻伐,導致偌大一個唐朝,最終也走向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唐朝十節度使

貨幣制度正式崩潰,是在唐僖宗在位時期。當時的通貨膨脹,已經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境地。單單是一斗米的價格,都高達30-50萬文錢。

百姓對錢幣失去信任,開始恢復了以物易物的實物經濟。白銀也開始大規模流通,成了當時各地軍閥最眼熱的硬通貨。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古代銀子

(三)小結

從初唐、盛唐到晚唐,唐代的貨幣體系走向,給了後世不少教訓。唐代的貨幣經濟崩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錢帛兼行政策。這個措施雖然很適應唐初的發展規模,但未必適應盛唐與中唐時期。社會需要發展,經濟也需要進步,唐代統治者一味壓制銅幣的流通,並不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同時唐朝出現了飛錢,並還有類似現代銀行的櫃坊。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飛錢,櫃坊

其二,安史之亂的災難性後果。無論在哪一個朝代,最燒錢的無疑便是戰爭。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一旦出現戰爭,朝廷的財政壓力便會大大增加。

儘管在戰亂平復之後,朝廷開始息兵罷戰,但是最根本的藩鎮割據制度,他們卻不願進行改革,這才是晚唐時期各路藩鎮互相征伐的根本原因。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綜上,唐代統治者雖然比較積極地在適應時局,但出於落後的貨幣思想,他們無法跳出思維的禁錮,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略加改動。

而商品經濟的發展,必然不會適應這種一成不變的貨幣制度。

所以唐代經濟體系的崩塌,其主要根源便在於落後的貨幣思想。諸如戰亂、時局等因素,雖然也是主要原因,但不過是個誘因罷了。

唐代貨幣的購買力,發生了怎樣變化?

為了更好理解唐代貨幣的變化情況,不妨從當時錢幣的購買力入手,看看其價值的高低,是否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著密切聯繫。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糧食是百姓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資,只有糧價穩定,其他商品的價格才能相對穩定。

唐代的盛世,早在貞觀年間便打下了基礎。據《舊唐書》記載:"至貞觀四年,米鬥四五錢。"李世民關心民生,鼓勵百姓修養生息,所以當時的生產得到了飛速發展,一斗米只要四五錢。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唐高宗繼位之初,唐代國力依舊雄厚,米價也保持在五錢左右。但到了高宗中期,糧價卻出現了上浮。

究其原因,唐代的軍事行動加強,財政收入變得緊張,所以李治開始發行了大面額錢幣,以致"米粟漸貴,議者以為鑄錢漸多,所以錢賤而物貴"。

這個例子,也與上文中得到的結論相同。國家的財政收入情況,直接影響到貨幣制度,進而影響到經濟體系。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到了天寶年間,唐代迎來盛世,農業發展一度創下高峰,以致"天下諸州,今歲稍熟,谷價全賤"。這時候的米價,又恢復到了一二十文的樣子。雖說略比唐初要高,但當時百姓的消費水平,卻大大提高了。

安史之亂以後,生產力遭到破壞,糧價開始大幅度上漲。即便是唐肅宗、唐代宗在位時期,糧價也一直居高不下,動輒達到數千文錢。這一時期的米價,也是唐代歷史上最高的時候。

唐代貨幣的發展:小小一枚錢幣,為何能影響唐朝時局?

自此之後,米價一直不穩定。隨著朝局與政治環境的變化,低價時有五十文,高價時可達五百文。

結語:

唐僖宗年間,貨幣體系正式崩塌,錢幣變得一文不值。此時的百姓用錢購買糧食時,一斗米的價格已經攀升到了三五十萬文錢。

綜上所述,唐代貨幣思想直接影響了經濟體系,而經濟體系又作用在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這便是後代統治者都無比重視貨幣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