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文/puer 圖/《實習生》電影截取

這篇文章,我要分享一個電影。

我不是專業寫電影的人,但這個電影我看了太多遍。w h y?

每當我的生活要有些不規律的苗頭,自律的約束感即將漸漸消失,周遭的事物開始變得雜亂無章時,我都會看這個電影——2015年,由羅伯特·德尼羅和安妮海瑟薇演的《實習生》。

先說哈,這個電影在很多地方都能看。

電影情節,比較一般,但不知道為什麼,德尼羅這個老頭在裡面飾演的角色,特別能給我一種踏實,沉靜,凡事井井有條的感覺。我很喜歡這種感覺,也一直想做成這種感覺的人。

所以,對我來說,這個電影有治癒的效果。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這就是,那個凡事一絲不苟的老頭

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天睡到早上10點或11點,晚上凌晨一兩點睡覺,每天看各種劇和綜藝節目,晚上十一點躺床上,我喜歡的事就是看當年的《康熙來了》,比如翻包包系列、鞋子系列、美食系列……看過《康熙來了》的人都懂我在說什麼。

每天,真的很難走出家門,連下樓取個快遞對我來說都是大事。

有一次,好容易說服自己要去樓下星巴克寫稿子,剛把筆記本鍵盤鼠標擺好,突然想上廁所,於是收拾起東西回家上廁所。上廁所時,我就開始刷小紅書,等上完廁所,大概1個小時過去了,又覺得口渴,於是準備做壺熱水,做水的功夫接著刷小紅書。最後,熱水涼成了涼白開了,兩個小時也過去了。下午一點多準備開始寫作,唰一下子,就到了下午五點。

你們有過這種體會嗎?我當時內心真的是……自責和崩潰。那時,我就在想:我這個樣子,怎麼能寫出好文章,不讀書,不看報,天天就知道刷劇看綜藝!各種貶損自己後,換來的是明天依然無恥的copy今天。

這種感覺,像個泥潭,需要有人拽一把,或者強制你約束你,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就是拽我出泥潭的人。

比如,最近,我又開始想自我放縱了,我就打開電影,看看老頭說的這幾句話: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佛洛依伊德說過,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是愛情和工作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我意識到這一切的關鍵是永不止步


走出去,離開家

因為太熟悉這部電影了,我只會挑重點段落去看。

尤其是電影中的那句:起身離家,去別的地方。每天7:15,我已經在星巴克了。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起身離家 去別的地方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無論雨晴 每天7:15分前 我就在星巴克了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我沒法解釋 但這讓我有存在感

可能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要聽別人的,你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嗎?控制不了,可能是因為在控制自己這件事上,我很少有贏過自己的時候,所以,我需要有人在旁邊督促。但這種督促又不是父母類的唸叨和嘮叨,你們懂嗎?而是需要一個我喜歡的,愛看的人,以身作則的告訴我可以怎麼做,才是正面的,陽光的。而他本人,做這件事也是非常快樂的。

反正綜上所述吧,看了這個老頭的清晨樣子,我內心的懶惰就會減少很多。

突然想到一個詞“懶惰成性”,我有段時間就是,懶得思考,懶得上進,總覺得還有“老本”可以吃,這樣真的會讓自己懶惰成一種習慣,改得過程很難,需要有強烈的自尊心作為動力,否則……容易破罐破摔。

生活的秩序感

他生活的井井有條,也是特別喜歡的一個點。他對旁邊的年輕人說:這個皮包是經典。

真的,對我們這輩人來說,什麼是經典?有多人能對一種喜好保持持久和忠誠?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每次看到這一情節,我就開始收拾寫字檯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這個衣帽間對我來說,也特別治癒

但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的狀態更像劇中的小助理,每天累死累活,但依然有一堆事沒做完。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想大哭一場,卻又不喜歡大哭一場的人”這姑娘演出了那種感覺。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每天只睡5小時拼命工作,還要變胖?


“忠誠 不質疑”的品質

回到電影,現在看電影,我很少看安妮海瑟薇的部分,與演技無關,主要覺得她的樣子太像現在的我們了,外表看可能有成功的地方,但其實周遭的事情,家庭、感情、生活、工作一團亂,大量積壓在內心一直想幹卻又沒空去幹的事情,內耗著自己。

比如電影中有個情節,海瑟薇創建的公司最中心的地方,被同事們用來堆雜物,而且越堆越多,她沒經過這個地方就跟自己說,我發誓要騰出時間來整理。當眼見一個同事將隨手的雜物又摞上一件時,她內心一直在說:no no no ,求你們不要再堆了。(當然這裡我不明白為什麼不要求手下人取收拾,可能因為她覺得大家都有一堆事需要處理吧)

然而,來當實習生的德尼羅在,早上7點來到公司,自願將這堆雜物收拾乾淨。這對於海瑟薇來說,那種解決掉心頭大患的感覺,真的特別爽。這一點,我簡直太能感同身受了。

所以,經過誤會後,海瑟薇才會誠心地說,“你讓我感到平靜。”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看到一個人,就能知道到“內心的平靜”

他在應聘海瑟薇公司實習生時,做了一個視頻,提及自己的優點,其中“忠誠”也是一條,說實話,我前幾次看時,對這條有點不屑,認為這是老年人對待工作單位的一種執念,並不適用於現在。

但後來我發現,“對公司忠誠”同樣適用於現在,或者更加適用於現在。

能夠做到忠誠的前提是:不質疑。

在複雜亂相的當下,選定一條路,“不質疑”,難道不是非常可貴的品質嗎?

當自律感即將消失殆盡時 這部電影會拉你一把

菩鉺心得:他是個燈塔

其實,我很知道,能夠做到他這樣的從容,並給人帶來平靜的個人魅力,定不是一日之功。在他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曾有為各種生活雜事而煩心的過程。

但這個人物,卻是我向往的燈塔,是我目前找到的最好的老師。

我希望等我老去的那天,我也能如此從容、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