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現在怎麼樣了?曾被中國拒收三年,如今在印度堆積成山

地球是全世界人類共同的家園,也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基礎,這這顆藍色星球贈予了人類水和空氣,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延續,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也並非誇大其詞。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相信每個國家都意識到了,只有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質量,人類的生活品質才會有所提高,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輕視對環境治理的改善。

“洋垃圾”現在怎麼樣了?曾被中國拒收三年,如今在印度堆積成山

中國不再接手出口垃圾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d不斷提高,我國作為擁有14億人的人口大國,也越來越越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國策,呼籲全體中國公民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在2017年,中國就停止了數年以來對發達國家“洋垃圾”的接手,表面上是“物資再循環”,但其實質就是將自己國家廢棄的電子產品、工業垃圾轉移到其他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這樣一來,工業水平較低的國家可以從進口垃圾中尋找有用的材料進行研究。中國已經擺脫技術落後的桎梏,理所當然可以不再接手這些進口垃圾,畢竟這些垃圾對環境汙染十分嚴重。

“洋垃圾”現在怎麼樣了?曾被中國拒收三年,如今在印度堆積成山

印度自信接手洋垃圾後環境遭到更加嚴重的破壞

眾所周知,印度的經濟發展一直比較落後,接手發達國家的“洋垃圾”在他們看來似乎“百利而無一害”。事實真就如此嗎?要知道印度本身在處理垃圾的問題上就很一般,雖然這些”進口垃圾“中不乏有一些可供利用的材料,但大多數都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真垃圾,目前印度的工業水平完全達不到消化這些廢品,只能置之不理,加重印度生態環境的負荷。

“洋垃圾”現在怎麼樣了?曾被中國拒收三年,如今在印度堆積成山

印度接手“洋垃圾”三年以來,叫苦不迭,面對發達國家頻繁出口垃圾的局面,印度處理垃圾的速度遠遠不夠,只能在一年之後宣佈減少進口“洋垃圾”,要知道中國之前接手處理這些廢品每年需要3000億元人民幣,還使中國自身的環境遭到了一定的衝擊。印度要想維持目前本就十分危險的生態平衡,減少進口垃圾才是明智之舉,之前的“香餑餑”此時有點“燙手山芋”的意味了,要知道環境保護工作做得越好,經濟才會越發達。

“洋垃圾”現在怎麼樣了?曾被中國拒收三年,如今在印度堆積成山

部分東南亞國家也開始停止接手“洋垃圾”

和印度一樣,中國在2017年放棄對“進口垃圾”的回收後,來自發達國家的很多洋垃圾都被轉移到了經濟比較落後的東南亞國家,然而吃過洋垃圾的苦頭後,不少東南亞國家也選擇不再進口洋垃圾,畢竟在生態環境保護愈加重要的今天,要想子孫後代能夠得以繼續繁衍,必不可少的前提是良好的生存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