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銀投資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魯銀投資(600784)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鹽業資產併入後,鹽及鹽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已成為公司主營業務,公司財務報表合併範圍、資產負債、主營業務發生較大變化。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2億元,淨利潤260.18萬元,歸母淨利潤1306.40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鹽業重組完成,涉鹽改革拉開序幕。按照重大資產重組相關後續計劃,公司穩步推進涉鹽業務板塊整合工作,於2019年9月將魯晶製鹽科技、電子商務股權轉讓給東方海鹽,完成海鹽板塊股權整合。為提高食鹽市場佔有率及利潤率,公司成立了食鹽營銷體系改革小組,啟動食鹽營銷體系改革,構建統一的銷售渠道,減少公司內部各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提升“魯晶”品牌知名度,降低食鹽產品成本;加強與省內批發企業聯合合作,積極打造省內鹽業營銷新體系。

2.三增三降工作初見成效。2019年以生產一線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精準降耗攻關項目為關鍵抓手,大力開展“增收降支、增產降耗、增利降費”三增三降活動,取得一定成效。

3.風險化解逐見成效。2019年存量法律案件得到有效降低,增量法律案件得到明顯遏制,有效控制了法律風險,依法維護了上市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4.安全環保管控水平不斷提升。2019年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活動、強化主體責任,狠抓安全環保主體責任落實,夯實安全環保管理基礎,營造安全環保文化氛圍,安全環保工作整體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各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穩定順行,全年實現了安全生產事故“六為零”目標。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公司本年營業收入22.62億元,同比增長14.02%,主要原因是:(1)2019年03月31日將資產重組購入的鹽業公司納入合併範圍內,營業收入增加9.87億元;(2)經貿公司針對其貿易業務進行了調整,對鋼坯、礦產品、爐料等產品採用淨額法確認收入,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4.82億元。

公司本年實現淨利潤260.18萬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306.40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減少5988.56萬元、4975.81萬元,主要原因是:(1)受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收益法下鹽業6家公司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4229.66萬元,實現的經營收益低於盈利預期;(2)公司子公司粉末冶金公司本報告期與上年同期相比毛利下降3.9個百分點。公司主要產品霧化鐵粉單價較上年同期下降3.27%,鐵粉主要原材料鐵鱗和鋼頭較期初分別上升了22%和11%。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當前國內鋼鐵粉末銷售量集中度有所提高,11家規模(年產1萬噸)以上生產企業鐵粉銷量佔全國鐵粉總銷量的90%以上,行業洗牌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和大型企業提高市場佔有率。受MIM等行業發展的帶動,羰基鐵粉和霧化合金粉的銷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未來隨著金屬3D打印、MIM等產業的發展,氣霧化球形粉末、MIM用不鏽鋼和合金鋼粉末將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據行業協會預測,到2023年為滿足汽車零部件生產的預合金粉、擴散型合金粉、預混合粉、高壓縮性鐵粉等高性能粉末將由目前的不足10%增長到50%以上。以上行業發展趨勢有利於公司10萬噸高性能合金特種粉末材料項目產能釋放和銷量提升。此外,從國家及各省、市層面,均將新材料列入重點支持行業範圍,在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扶持,這在一定程度上,給粉末冶金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空間。

當前國內食用鹽銷量基本穩定,食品加工用鹽市場活躍,食鹽消費結構正在走向多品種、多樣化,純綠色、純天然的高端海鹽產品受到人們的追捧,保健鹽及營養鹽需求不斷擴大。公司司在山東省內食鹽定點生產資源佔有絕對優勢,其中海鹽佔全省食鹽定點生產資源的80%以上,食鹽消費升級趨勢將有助發揮公司資源優勢,提升海鹽品牌形象。同時,鹽行業產業鏈已從食用鹽、工業用鹽向鹽化工和精細化工方向延伸,形成以原鹽、溴及溴化工、苦鹵化工、氯鹼及下游氯、鹼、氫等深加工化工產業鏈。溴系列深加工產品已經成為鹽化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上行業發展趨勢為公司依託現有原鹽生產資源發展延伸產業鏈指明方向。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發展戰略定位為“產業+投資”,即:以產業為本,做大做強鹽產業和粉末冶金新材料雙主業,實現主業運營質量、經營效益雙提升;以金融為器,通過戰略投資助推實體主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經營計劃

1.2020年工作目標: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投資”雙輪驅動發展,以戰略規劃、企業文化、三項制度改革引領發展,開展鹽業內部資源整合、精準降耗、投資增益、科技創新延伸產業鏈、出僵治虧、防範化解風險等重點工作。依靠市場開拓、精準降耗、延伸產業鏈、資源協同等措施提升經營績效;依靠治理虧損企業,出清“殭屍企業”、降低資金成本等措施減少費用支出。強化基礎管理,嚴格控制風險,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經營績效。

2.實現經營目標的主要保證措施:

(1)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制訂戰略規劃,實施目標導向、戰略引領。圍繞“產業+投資”制定未來3-5年的雙輪驅動戰略規劃,全力聚焦鹽業、粉末冶金和投資三大主業,並根據發展戰略優化組織架構、匹配資源。

(2)整合內部鹽業資源,發揮協同效應,提高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涉鹽公司實行統一管理,在生產管理、市場開拓、產品研發、渠道建設、大宗物資採購、品牌推廣、資源獲取等各方面統一籌劃,形成合力。實施營銷體系改革,進一步推進與市縣鹽業公司的多渠道合作。充分發揮生產、銷售、採購、運輸、品牌的合力,合理調整產品結構,加大中高端食鹽佔比,聚焦產品質量、產品包裝升級提升,實施產品差異化。深度挖掘市場需求,適應和引領消費升級趨勢,在新品研發、外觀設計、產品包裝等方面創新創效,發展綠色、健康、生態等特色食鹽產品。

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形成技術成果、產品成果和產業成果。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完善食鹽追溯體系建設,加強質量檢測能力建設,走以質取勝、質量強企的發展道路。加大“魯晶”品牌宣傳力度。

(3)以精準降耗為抓手,強化內部管理,切實降低生產成本。系統梳理影響成本的關鍵問題,制訂精準降耗實施方案並全面推進。充分藉助“外腦”與挖掘自身潛力相結合,重點抓好技術攻關、管理攻關、計量攻關,確保消耗指標、可控費用和非生產性支出明顯降低。

(4)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市場化運行機制,激發跨越式發展的內生動力。建立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運營機制。推行契約化制度,明確經營目標責任制,完善任期激勵、責任追究、中止退出等機制,實現“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的改革目標;改革績效考核機制。

(5)穩步開展投資業務,強化資本運作,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積極探索開展各類適合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開展的投資業務,做好短、中、長期結構化安排,以投資業務盈利作為公司利潤增長點。

(6)優化資產質量,為公司發展拓展空間。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堵住出血點。逐戶落實責任,明確治理手段、量化預期效果、完成時點和責任人,由易到難,逐步推進。提高資金效率、盤活信用資源、防範財務風險,做好資金總體規劃。積極探索融資渠道,改善融資結構,降低資金成本。

(7)精細內部管理,嚴格控制風險,保障生產安全。全面建立風險管控體系,消除風險隱患,遏制新增風險。建立健全合同審查制度和印鑑管理制度。強化內部審計監督,重點開展以資產經營效果為核心、以風險為導向的管理審計;深入查找內部管理控制的關鍵點和薄弱點,從源頭上堵塞管理漏洞,提升重大風險防範能力。

(8)持之以恆抓好安全環保工作。全面強化落實安全環保主體責任,狠抓責任落實。強化安全教育,築牢安全防線,避免安全環保事故發生。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強化鹽業和粉末冶金兩個實體主業核心競爭力,情況如下:1.食鹽品牌優勢。鹽業資產併入後,鹽及鹽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已成為公司主營業務。“魯晶”品牌食鹽產品惠及全省消費者達1億人,覆蓋全國20餘個省市自治區,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魯晶”商標和“魯晶”牌食鹽連續多年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和“山東名牌產品”。公司將持續加強品牌建設,擴大“魯晶”品牌優勢。

2.鹽業資源和資質優勢。公司目前具備年產360萬噸產能,海鹽生產基地位於濰坊市和濱州市,屬渤海灣地下滷水富裕區域,鹽資源蘊藏豐富,現已建成優質海鹽生產基地32平方公里;根據鹽改政策,鹽改後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只減不增,食鹽定點生產資質具有稀缺性。目前山東省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共11家,公司所屬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佔6家。

3.粉末冶金規模優勢和技術研發優勢。粉末冶金公司鐵基粉末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長期保持在25%以上,主要產品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一;近幾年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3D打印和注射成型用低成本金屬粉末製備及應用技術項目”獲山東省科技廳立項;“高性能鐵基金屬粉末智能製造示範項目”獲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智能工廠試點示範”;“轉子用無偏析預混合鐵粉(AMP24090)和軸承蓋用無偏析預混合鐵粉(AMP24110)產品”列入山東省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項目;“山東省粉末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列入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庫。粉末冶金公司是山東省粉末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粉末冶金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粉末冶金材料工程實驗室、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被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確定為“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企業”和“2019年度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50強”,併成功獲得山東省企業研究開發財政補助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