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最近,烏克蘭文化信息部發布了一系列疫情版名畫海報,全方位告訴人們加強防患意識,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

這些海報以世界名畫為原型進行二次創作,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想法。

《Bonaparte franchissant le Grand-Saint-Bernard》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使用外賣可以減少人員接觸次數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來源:烏克蘭文化信息部

這幅畫是法國著名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於1802年創作的《Bonaparte franchissant le Grand-Saint-Bernard》(譯名為《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五幅作品作品中的一幅,他們繪製的都是拿破崙·波拿巴在發動馬倫哥戰役前越過聖伯納隘道時的情景,委託人並不是拿破崙,而是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 。作品陸續完成於1801至1805年間,其中兩幅藏於凡爾賽宮、剩下的三幅分別藏於維也納美景宮、柏林夏洛滕堡宮和呂埃馬爾梅松馬爾梅松城堡。畫中的場景並不與現實完全相符,因為實際上當時拿破崙騎著的是驢而不是馬,當時的天氣也並不糟糕。

構圖突出拿破崙的高達威猛

達維特是拿破崙的首席畫師,他主張藝術是為資產階級大革命服務的,因此在拿破崙的這幅肖像畫中,他極力渲染英雄氣魄,突出了拿破崙的高大威猛。拿破崙與戰馬處在畫的中心,也在兩條對角線的中心點上。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拿破崙身處畫作中心

這種對角線式的構圖最大作用是能夠增強畫面的動感,如果達維特沒有將畫面傾斜三十度,令主角位於對角線的中心上,整幅畫就會變得靜止不動、平平無奇。

真實的他與美化後的他

拿破崙是達維特的偶像,他認為拿破崙是法國大革命的繼承人與混亂的終結者,這幅畫中的拿破崙右手指尖指向了阿爾卑斯山山頂,彷彿在說勝利就在眼前。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拿破崙的手指向阿爾卑斯山

拿破崙是個矮個子,而且他對自己的“矮”非常介意,達維特利用S形來表現拿破崙的騎姿,這就彌補了他身材的缺陷。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S型的構圖能夠突出拿破崙挺拔


在作畫時,拿破崙對這幅畫進行了干預,阿爾卑斯山的氣候非常惡劣,山勢也極為陡峭,戰馬無法攀越,所以他當時騎的其實是驢而不是馬,他身上穿的是普通軍大衣而非紅衣大氅。達維特採納了拿破崙的意見,為畫作添上了一匹駿馬,為拿破崙穿上了一身戰袍。

法國畫家H·保羅·德拉羅什的《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卻和達維特走向了兩個方向,保羅在他的畫中反饋了真實的歷史情節。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H·保羅·德拉羅什的《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

他如實地畫了一頭驢子,而且拿破崙的手按著胃部,這是因為拿破崙有胃病,但是萃花要忍不住吐槽一句,保羅畫中的靴子顏色和驢幾乎融為了一體,本來拿破崙就是個矮個子,這麼一來就顯得更“短小”了。

相反的,達維特在描繪自己的偶像時,則是能美化就美化,雖然沒有忠於歷史情節,但他將拿破崙打造成了英雄形象。在進入意大利後,拿破崙重創奧地利軍隊,並最終取得馬倫哥戰役的勝利,這是拿破崙畢生最榮耀的一次戰役,達維特將這場榮耀濃縮在一幅畫之中,完美地詮釋了偶像的英雄氣概。

背後的故事

拿破崙對這幅作品十分滿意,他命令達維特進行復制,於是達維特與他的學生複製了四幅,由達維特親自複製的一幅,修改了拿破崙大氅的顏色以區分原作,所以我們在網上看到拿破崙身上的衣服總是變來變去。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達維特親手複製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畫中石頭上刻的是拿破崙的姓“波拿巴”。

《Mrs Worrell as Hebe》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刷卡/手機支付代替現金支付可以降低病毒傳播速度 來源:烏克蘭文化信息部

《Mrs Worrell as Hebe》作者是美國畫家本傑明·韋斯特。美國的繪畫作品和畫家很多,從獨立戰爭到今天,美國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一樣,出現了很多優秀的畫家。

韋斯特的童年

第一個真正成名的美國畫家是本傑明·韋斯特(benjamin west)。他住在賓夕法尼亞州,那時,樹林裡還住著土著印第安人。韋斯特就在那裡出生,在那裡長大。韋斯特的家庭成員都是貴格會教徒,印第安人對他們很友好,因為貴格會與印第安人達成了協議,通過購買的方式取得土地,而不是用欺詐或暴力方式去奪取。

在本傑明·韋斯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就喜歡畫畫。當他把自己畫的印第安人圖畫拿給他們看的時候,印第安人非常高興。當然,韋斯特既沒有顏料,也沒有畫筆,甚至沒有一本圖畫書做參考,在他生活的偏遠的小村莊,不可能有這些東西。有一天一個印第安人給了他一些用來塗臉的黃色和紅色顏料時韋斯特很高興,他跑回家裡,把這些顏料拿給他母親看。他母親又給了他一些洗衣服用的靛藍漂白粉,這樣,韋斯特就有了黃紅藍三種顏料,但是他沒有畫筆。用什麼辦法搞到畫筆呢?多虧了他家那隻貓!

是的,韋斯特把貓尾巴上的毛剪了下來,製成了一支畫筆。當第一支畫筆磨禿後,他就繼續從貓身上剪毛。沒多久,那隻可憐的貓就剩下了一條光禿禿的尾巴, 身上的其它部位也變得斑斑駁駁。韋斯特的父親還以為是小貓長疥癬了。

韋斯特的繪畫天賦

韋斯特長大後到費城去生活。為了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他在那裡辛勤地工作。後來,韋斯特決定去歐洲,去觀摩學習那裡的名畫。來到羅馬後,韋斯特被帶著觀看了一尊名為《貝爾維蒂宮的阿波羅》的雕塑。“看起來就像是莫霍克族的勇士!”韋斯特說,因為他想起了賓夕法尼亞州的優雅而強壯的印第安人。

之後,韋斯特去了英格蘭,並在那裡定居下來。韋斯特成了一名很受大家歡迎的畫家。國王喬治三世非常喜歡他和他的繪畫作品,便邀請他做宮廷畫師。因此韋斯特再也沒有回過美國,但他總是熱情地接待來到倫敦的美國畫家,並慷慨地幫助他們。事實上,他的畫室是一所讓青年人學習繪畫技法的學校,美國很多著名的畫家都在那裡學習過。對他們而言,韋斯特就像一位父親。

韋斯特的成就

韋斯特的繪畫作品通常都很大,上面有很多人物,儘管有些人物只有一個小小的頭像。韋斯特的繪畫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甚至有人說,他的繪畫可以與米開朗基羅的繪畫相媲美。現在,一些人們認為韋斯特的繪畫作品並沒有那麼偉大,但是,一位畫家的繪畫作品生前就能得到好評並讓他享受到成功帶來的榮譽,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很多畫家終生奮鬥,默默無聞,直到死後其畫作才受到讚揚;而今,相反的情形卻發生在了韋斯特的身上。

韋斯特最著名的一幅油畫作品叫《沃爾夫將軍之死》。沃爾夫將軍是英法魁北克之戰時的英軍統帥,這場戰爭決定了由誰來領導加拿大。英國取得了勝利但是沃爾夫將軍卻中彈身亡。英軍和法軍都得到了印第安勇士的幫助。韋斯特是在印第安人中長大的,所以,即便作畫時距離最近的印第安人也有 3000 英里遠,他還是能夠輕易地畫出他們。

這幅歷史畫在倫敦引起了轟動,因為畫中的士兵都穿著平時的軍裝。在英國,人們認為所有的歷史畫中的人物都應該身穿希臘、羅馬時代的服飾。即便是國王也告訴韋斯特說,他不應該讓畫中的人物穿著現代服裝。但是,當這幅油畫完工的時候,所有的人,包括國王,都說韋斯特是正確的。從此,畫家們描繪的人物就開始穿著他們實際擁有的服裝了。

《最後的晚餐》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儘可能呆在家裡保持社交距離,切斷病毒傳染源 來源:烏克蘭文化信息部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世界聞名,壁畫《最後的晚餐》寬460釐米,長880釐米,現仍保存在米蘭市聖瑪麗亞·德爾格拉齊修道院牆壁上。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最後的晚餐》聖瑪麗亞·德爾格拉齊修道院壁畫

達·芬奇1495年在米蘭市聖瑪麗亞·德爾格拉齊修道院飯堂的牆壁上繪製了《最後的晚餐》。達·芬奇用了三年時間完成了這幅鉅作,作品取材自基督教《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設立聖餐》一節。叛徒猶大告密,基督在即將被捕和釘死在十字架前,與十二門徒共進晚餐,席間基督鎮定地說出了有人出賣他的消息,此話引起眾弟子的騷動,每個人都對這句話做出了富有個性的反應,有的向耶穌表白自己的忠誠,有的義憤填膺要求追查,有的大惑不解詢問究竟。達·芬奇此作就是基督說出這一句話時的情景。

壁畫完成不久,教堂因為要在食堂與廚房中間開一扇門,就把畫中耶穌及他的三個門徒的腳截去了。達·芬奇實驗了一些頗具風險的技術,潮溼的石膏牆上使用蛋彩顏料,這是一種非傳統的混合方法,不能被牆吸收。他的壁畫只有薄薄一層和牆粘在一起,沒過多久就因潮氣而片片脫落。就畫作本身而言它是幅傑作,但從保存角度來說卻是一場災難。後來拿破崙攻入意大利,又把這食堂做了馬廄,士兵們向門徒的頭部擲石為戲,這幅名畫被摧殘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幸而這幅畫當時有臨摹本,是奧喬納1510年所臨摹的,臨摹本現存於法國的盧浮宮美術館。我們現在看到的《最後的晚餐》是臨摹本,而不是達·芬奇的原作。1540年,這幅作品就被形容只剩下一半了,1560年的記錄表示,它的大部分顏料已經消失,1568年曆史學家保羅曾寫到,“這幅壁畫已完全毀了。”在接下來幾個世紀中情況越來越糟,共有19人企圖復繪達·芬奇的傑作,厚厚的顏料和膠粘劑讓原作完全不見天日。1954年畫作重新復繪,攝影師將畫作拍攝下來,這就是20世紀後期我們看到的《最後的晚餐》。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奧喬納1510年臨摹本,現存於法國的盧浮宮美術館

《最後的晚餐》畫面上共有十三個人物,從畫面右端往左依次是:1、西門 2、達太 3、馬可 4、菲裡普 5、老雅格 6、多瑪 7、耶穌(居中) 8、約翰 9、彼得 10、猶大 11、安得列 12、小雅格 13、馬太。《最後的晚餐》的畫面裡,耶穌坐在正中,在一張很長的桌子前面,有六個門徒坐在耶穌的左側,還有六個門徒坐在耶穌的右側,而每一側分為兩組,一組三個人。耶酥對弟子們說完“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我了”這句話後的瞬間。頓時引起耶酥的十二個門徒的騷動和各種反應,眾門徒又是悲哀又是憤怒,都爭著問,“是我嗎?”“是誰出賣了我主?”耶穌知道,門徒們也知道,這晚餐也許是最後的一餐了,門徒們惶恐不安,互相發誓,眾門徒震驚的情緒不僅流露在臉上,也表現在手部。在畫中達·芬奇用了許多細緻的手部動作,有人雙手按在桌上,有人豎指發問,有人捫心自問。耶穌並沒說他就是猶大,眾門徒也不知道誰將會出賣耶穌。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裡,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窗外的光影在耶穌頭頂形成的光輪

畫面從右端往左看。最右端的西門、達太、馬可三個門徒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三個門徒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耶穌左邊是老雅格,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從老雅格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多瑪,疑惑不解的多瑪,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老雅格的另一邊,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於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聖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輕的聖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彷彿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後。聖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馬太與小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安得列並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於是安得列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猶大朝後倚著,彷彿從耶穌前往後退縮似的,而判徒猶大則是雙手緊握著錢袋,身體略微向後仰,下意識想要逃避。猶大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裡抓著一隻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徵,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裡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耶穌死後,猶大因悔恨而自殺,以後“猶大”就成為叛變者的代名詞。達·芬奇對這幅壁畫人物心理變化的掌握極為傳神,在此之前,從沒有畫家為了表現人物而去研究人物的心理,所以達·芬奇被視為這種新觀念的創始人,為世人證實“藝術家也可以是沉思與創造的思想家,與哲學家沒有兩樣”,這也是《最後的晚餐》之所以被稱為曠世傑作的原因之一。

《Lady with an Ermine》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儲備物資能讓你更長時間地待在家裡,從而把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來源:烏克蘭文化信息部

《抱銀鼠的女子》是意大利畫家達·芬奇於創15世紀末創作的一幅木板油畫,現收藏於波蘭克拉科夫市恰爾託雷斯基博物館。

這幅精美肖像畫,描繪了氣質高貴沉靜的切奇利婭·加萊拉尼,她是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情婦,備受寵幸。 後來,這幅作品經一位無名氏重新敷色,這種不夠親切的氣氛就更加強烈了。無論如何,切奇莉亞美麗的面孔和雙手,顯然出於大師筆下。而且,達芬奇為毛色光潤、咄咄逼人的銀鼠注入了生氣。明暗的處理,是這幅肖像畫中最引人注目之處,光線和陰影襯托出切奇利婭優雅的頭顱和柔美的面孔。達芬奇頻頻從理論上闡述照亮室內人臉的光線來源問題,且一反光亮和陰影強烈對比法,他使用明暗法﹝光亮和陰形的均衡﹞創造間接照明的幻覺。


那些被玩壞的世界名畫背後都哪些故事

《抱銀鼠的女人》

關於這幅畫的相關記錄,一直到18世紀後半葉才被人發現。從幾個方面來看,可以判斷這是達-芬奇為他在米蘭時期的贊助人洛多維科·史佛薩的情婦之—,切奇莉亞·加勒拉妮繪製的。

史怫薩的家徽是用白貂作為象徵,而這種動物在希臘語的發音是“加藍”,與切奇莉亞的姓氏“加勒拉妮”十分接近。這股運用諧音的手法,經常可以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中看到。

無論如何,達·芬奇確實畫過一幅剴奇莉弧的肖像畫,因為在史佛薩僱用的宮廷詩人伯納多·貝林兩歐尼(1492年去世)所編的詩集中就有記載。畫中人物切奇莉亞自己也曾存1498年的書信中提到有關這幅畫的事,她描述這幅肖像是作於她“還不夠成熟”的時期。


關於這些世界名畫,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給我留言!喜歡我就請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