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2020年4月27日,肖戰發了一條微博,只有一句話:

給大家添堵了,別傷害到別人!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簡單的一句話,卻透露很多信息:“大家”是誰?給誰添堵了?“別人”又是誰?別傷害誰?誰傷害到了別人?

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娛樂圈的瓜一個接一個的時代,肖戰沒有明說(當然,他也不可能明說),也就很難準確對應這句話所涉及的種種身份,唯一可以確定的是,1991年生、29歲的肖戰,最近處於一個暴風眼,不論娛樂圈各種資本、勢力的角力如何,肖戰本人的處境,並不樂觀。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對於喜歡肖戰的人而言(注意喜歡並不等於就是粉絲),他們最擔心的一件事,其實是官方層面的“封殺”。

娛樂資本對肖戰的放棄,某種程度而言,並不成立,因為即使曝出再多對肖戰不利的信息(信息的真假姑且不論),其粉絲對偶像的支持力度,依然是娛樂資本必須考量的因素,因為對於資本而言,無所謂道德、對錯,他們不會因為道德感而選擇一位明星,他們的考慮因素,佔第一位的,永遠是利益。毫無疑問,微博粉絲超過2500萬的肖戰,極具娛樂商業價值。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但如果官方“封殺”,那麼即使再具有商業價值,娛樂資本也不得不忍痛放棄一位明星。有的明星,經“封殺”後,可能很難再出頭,如柯震東、陳冠希,有的明星,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潛,依然可再度散發光芒,如湯唯、黃景瑜。假設有朝一日,肖戰真面臨這種殘酷的命運,也很難說他會是哪一種。對比這兩種情況,可以發現,前者在大眾眼中,犯的是原則性“錯誤”,後者犯的,則是題材或藝術性“錯誤”。目前所謂AO3事件、《光點》單曲事件,集中的,都是“偶像與粉絲的關係”,或者說“偶像應如何引導粉絲”,這是對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偶像其引導性的質疑,與肖戰本人的品格、思想等,並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大部分媒體最多也就給個“偶像失格”的“罪名”,不會涉及到原則性問題。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反感肖戰的人,認為他沒有很好地引導自己的粉絲(小飛俠)理智追星,指責這些粉絲在維護偶像形象過程中,極大損害了無辜群體的文化自由(文化自由在國內或者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個相對概念,而非絕對概念,所以這些人維護自己有限的文化自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他們覺得粉絲不可理喻,從而遷怒於肖戰;肖戰的粉絲則認為,自己的偶像只是娛樂圈的一名打工仔,卻在“斷層式流量”的現實中,遭遇了極為可怕的“被陷害”、“被抹黑”、“被驅逐”。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娛樂圈本就是一個大染缸,擁有一個非常複雜的工作環境,其中的蠅營狗苟、光鮮齟齬,沒有經歷過,其實並沒有發言權,所以,不妨跳出什麼“227事”、“肖戰何炅事件”等,就專注於肖戰本人帶來的作品,看看這位偶像明星,是否值得在娛樂圈擁有一席之地。因為現在太多的文章、信息,過度沉溺那些真實性存疑的小料、八卦,極盡“窺私”、“諷刺”、“合眾”之能事,反而忽略了一個最應被注意、被考察的因素,就是“偶像的作品”。

現在這個時代,外形出眾的偶像明星已經太多太多,所以很難簡單判斷,肖戰的粉絲之所以熱愛肖戰,僅僅是因為他們“膚淺”地迷戀肖戰的外形,更可能的原因,則是一部作品、一段採訪、一種才藝等,使肖戰進入他們的生命。

所以,肖戰的作品到底是什麼水平?

這裡將給出一個儘量客觀的評價。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一、肖戰新單曲《光點》,是一首合格的華語歌曲嗎?

到寫這篇文章之時,《光點》在QQ音樂“巔峰榜”的“飆升榜”、“熱歌榜”、“新歌榜”、“流行指數榜”、“聽歌識曲榜”、“MV榜”六個榜單中,只佔據了“新歌榜”和“流行指數榜”這兩個榜單的榜首。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其銷售額,已破9000萬人民幣(單價3元/張,其實我買的時候,還打了個97折,2.91元)。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但其豆瓣評分,僅僅5.1分(約14.92萬人評分)。對於流量明星而言,這是非常典型的“商業和口碑呈現落差”現象,但如今,其實流量和口碑之間的關係,已越來越趨於健康,所以肖戰的新歌,再度將一個“燙手”的現象擺在了所有人面前。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對於肖戰,要看清這個現象的本質,最根本的,在於

《光點》這首歌的質量。

我聽完這首歌,一個最大的感受,舒適。這是一首很普通的歌,無論歌曲的詞、曲,還是肖戰的聲音,都只有一種正常範圍內的積極感,沒有狗血,沒有過度的情緒,也沒有任何攻擊性和野心。聽了很難記住,但在聽的過程中,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的反應。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光點》不是一首優秀的、出類拔萃的華語歌曲,但它是一首合格的華語歌曲,所以評分在6.5分至7.0分,就比較合適,目前豆瓣的5.1分,偏低。而且,鑑於目前華語樂壇“魔音”、“魔唱”太多,市場上的“實力派”耽溺於對音樂進行“魔改”,本來正常的旋律,非得要融入過分“起承轉合”的音調改編,或者在無益於情感表達和藝術傳達的基礎上,毫無意義地飆高音,這首《光點》算是一首樸實、謹慎、真誠的音樂作品。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但這樣一首普普通通的音樂作品,卻遭遇了比較離奇的“關注”。

比如2009年國產劇《鐵齒銅牙紀曉嵐4》編劇汪海林(據該劇豆瓣條目),便在頭條等平臺,發佈了一首名為《光當》的歌詞,其中“相信自己是直男”、“餘額如流星般轉瞬即逝 何不花唄借點”、“散落的sb 空白的大腦”等句子,對比肖戰《光點》的歌詞,都顯得很內涵。

這裡不再截圖,也不直接做出對《光當》這首詞的評論,以免落人口舌,明白的人自然一眼就看出汪海林這首詞的含義,所以這裡,我只說一個個人非常主觀的評論,希望大家指正,那就是:我個人極其、非常不喜歡汪海林老師的編劇作品,因為這些作品的豆瓣評分基本都很低,而且也的確沒有什麼敘事或藝術價值。正如某位青年演員曾說,“演員差,差一人,編劇差,差一部劇”,所以希望汪海林老師有時間可以多提升自己的編劇水平,多參考一些真正有藝術品質的劇集,關注自己的發展,提升自己的水平,我認為這才是一個藝術工作者的天職和本職。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對於《光點》的銷售,還有一個不應迴避的問題,即肖戰的粉絲是否在強制自己或別人批量購買這首單曲。肖戰粉絲自己購買100張(300元)、1000張(3000元),或者多少,只要消費來源正當,其實無可厚非,這就跟一個女生買口紅或一個男生買球鞋一樣,買10支買10雙還是買100支100雙,屬於消費能力範圍內的自願,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詬病。當然,如果一個粉絲或者粉絲團體,強制要求另一個粉絲或團體內成員購買多少張,這是絕對病態的。這種情況誠然有,而且對於任何歌手、明星、偶像的音樂、影片、碟片等作品,必然都存在這種情況,它並非肖戰獨有,所以,在肖戰粉絲未形成這種大規模“病態性”支持偶像的情況下,針對肖戰發出詰難,也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可以覆盤整個娛樂圈的不正之風,但唯獨針對肖戰,屬實過分。電影人程青松在4月27日發佈微頭條,指出,“如果真成為全民都會唱的流行歌,銷售成績第一名理當祝賀,靠獨家粉絲花血本集體採購,衝到第一名的自娛自樂有何意義?……這樣的虛假繁榮還能支撐多久?”(這裡僅為部分引用,且同樣不予截圖),程青松並未明說,這首歌是什麼歌?這位歌手又是誰?但同樣的,明眼人一眼即可看出。程青松的話不無道理,但遺憾的是,這個判斷忽略了存在的合理性(這裡指那些未對社會、他人構成危害的存在),即即使“獨家粉絲花血本集體採購”為事實(是否形成大規模事實尚有待商榷),難道不應該思考一下,為何這些粉絲會集體採購?而不是一味指責這種現象本身。至於程青松本人,有一個人物標籤,“導演”,但據豆瓣影人條目顯示,程青松似乎沒有任何“記錄在冊”的導演作品,如此看來,相比至少有歌、有電影的肖戰而言,豈不更華而不實?那麼作為一個業內人士,他寫下這段話的底氣又何在呢?

我始終堅持,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所有的批評,都應針對作品,而不能撇開作品不談,將重點聚焦在創作者身上。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二、肖戰的演技,到底如何?

肖戰的出圈,緣於2019年6月開播的50集網劇《陳情令》。

無論承認與否,鄭偉文、陳家霖聯合導演的《陳情令》,都已經成為國產劇史上的一個傳奇,無論它口碑走向的一波三折、它在豆瓣上破的紀錄,還是劇集演員現實中的遭遇。

因為改編自大名鼎鼎的耽美作品《魔道祖師》,所以《陳情令》開播便揹負無數原著粉的期待,其在豆瓣的開播分數,僅僅只有可憐的4.9分,但隨著劇集逐步播出,劇中人物逐漸的豐滿呈現,其分數一路看漲,劇集結束時,評分穩定在8.2分,那時,《陳情令》就已經成為豆瓣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一部劇,今年,AO3事件爆發,許多人紛紛趕來豆瓣,給《陳情令》刷1星,使這部劇的評分人數在短時間內突破100萬,創造了豆瓣電影部門歷史。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如今,AO3的烽火餘煙正在散去,《陳情令》的評分人數,逐漸平衡在近140萬人,其分數,也穩定在7.7分

很多人認為,肖戰之所以紅,就是因為吃了《陳情令》這部劇的“耽改”紅利。這是一個避重就輕的觀點。試問,今年就有《鬢邊不是海棠紅》、《民國奇探》、《成化十四年》等多部帶有“耽美”性質的劇集,哪一部造成了《陳情令》這樣的影響?所以,肖戰吃“耽改”紅利這一點,其實不用否認,但重點並非“吃沒吃”,而是“怎麼吃”、“有沒有能力吃”,這一點,還是得迴歸到演員的根本:能不能演?會不會演?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提及《魔道祖師》魏無羨,人的第一個念頭,一定是肖戰版魏無羨。這並不是因為目前只有肖戰演過這個角色,而是因為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肖戰和魏無羨彼此融合在了一起。

《誅仙》、《慶餘年》等作品令人意識到,肖戰的演技儘管沒有令人特別尷尬之處,但的確也不太出眾,但在《陳情令》中,不得不承認,肖戰找到了一種最恰當的與魏無羨“相處”的方式。所謂“白天拍藏書閣(純真)、夜晚拍不夜天(痛苦)”的“獻舍式演技”,誠然是粉絲戴上濾鏡之後顯得誇張的評價,但無可否認的是,肖戰的確深刻理解了魏無羨這個人物。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不說“師姐離世”、“觀音廟”等高潮戲份,就只說一段小戲:屠戮玄武洞中,魏無羨救下蘭陵金氏的綿綿,後來為藍忘機療傷時,魏無羨依據藍忘機的言辭,推測說,“原來你喜歡綿綿?”說這句對白時,肖戰的微表情可謂相當細膩地詮釋了魏無羨對當時藍忘機的情緒:“看笑話”、“調戲”,換了其他青年演員,還真想象不出那種情態。

一個演員,碰到合適的角色,是大幸運,肖戰之於魏無羨,便是如此。

之後肖戰碰到的每一個角色,張小凡、言冰雲,其實對於肖戰而言,都不再具有魏無羨的意義,即便如此,肖戰在今後的演繹生涯中,依然有可能碰到下一個魏無羨,作為觀眾,不應在與演藝無關的娛樂資訊中,掐滅這種期待。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三、結語

“明星賺得那麼多,有名有利,就應擔起社會責任”——其實,每個人都應擔起社會責任,這並非明星的專屬義務;

“粉絲們都會像偶像看齊,所以明星應該正確引導粉絲”——誠然如此,但更應該引導粉絲的,是家庭,是教育,明星承擔部分引導責任,但沒有哪個明星,該完全、徹底為自己粉絲的行為買單;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發生這樣的事,明星為什麼還不出面發聲?”——很多時候,明星發聲是錯,不發聲也是錯,所以儘量去理解明星的沉默以及他們的困惑,不要明星一沉默,便直覺他們“不想負責”、“包藏禍心”、“唯利是圖”。

總而言之,明星是明星,但他首先和我們一樣,是一個人,一個獨立個體。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肖戰同樣如此。

所以,那些沒有事實依據的謾罵、詆譭、指責,可以少一點,這樣的聲音最終抵達的,並非一個明星的心靈,而是一個人的心靈。

客觀、理性的批評,十分必要,若非此,又是何必呢?

肖戰這12個字,信息量太大!是時候為這所謂“頂流”說幾句話了

作者:縣豪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