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奶商指數62.7分 三大啟示促進乳業發展


“2020中國奶商指數的提升,堅定了我們持續開展科普的信念,從娃娃抓起提高兒童奶商,建立終身喝奶的習慣,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和責任所在。”《2020中國奶商指數調查報告》線上發佈會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如是說。

5月28日,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以在線直播的方式發佈《2020中國奶商指數報告》,同期舉行了守護健康中國論壇。國家衛生部原副部長殷大奎、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區總裁陳戈、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高級副總裁楊國超等領導及專家參與活動。

2018年,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發布首份中國奶商指數報告,提出奶商(MilkQuotient)的概念,用於評價中國人正確認識和食用乳製品的能力,反映國民健康素養水平。

2020奶商指數得出四項重要發現,增長“2分”背後依然任重道遠

基於中國乳製品消費現狀,《2020中國奶商指數報告》分享四大重要發現:2020年中國奶商指數62.7分,比2018年的60.6分,2019年的60.7分,有所提升,其中喝奶行為有較大的改善,其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眾對均衡營養、提升免疫力非常關注,超過96%的公眾認為乳製品對提升免疫力作用很大,近50%的公眾增加了乳品攝入的種類,並堅持每天足量喝奶。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堅持正確母乳餵養”早已是共識,但22.6%的家長並沒有在孩子1歲起開始補充其它乳製品。家庭消費結構中對於乳製品的“不重視”也直接作用並體現在我國人均飲奶量與世界的巨大差距,至今我國人均飲奶量仍不足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不足亞洲人均的二分之一。

此外,參與過食育活動的家長中,超過80%的家長認為有必要對孩子開展食育,幫助他們引導孩子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對此,劉美菊指出:“2020中國奶商指數的提升,見證了持續開展乳品科普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抓住後疫情時代的健康教育契機,開展‘食育’工作,豐富公眾的乳品營養知識,使公眾養成每日飲奶300g的健康飲食習慣,讓我們共同收穫健康。”

以“奶商”為支點,三大啟示促進乳業發展

《2020中國奶商指數報告》像是一面鏡子,既實時反映出當下行業發展中的特徵與現狀,也為行業發展帶來了三大啟示。

首先,疫情促使公眾對喝奶更加重視,這將帶來乳製品消費量的增長。疫情期間,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冠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強調了足量攝入乳製品對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同時相關專家積極科普喝奶的好處,乳製品被更多人納入日常膳食,帶來消費量的剛性增長。

其次,疫情促使公眾健康意識提升,乳製品功能化、多元化是趨勢。牛奶中乳鐵蛋白等成分的營養價值和提升免疫力功能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同時,越來越多的家長將奶酪等多種乳製品列入孩子的日常“營養清單”。這將助推行業發展,鼓勵企業加強研發、創新推出更多功能化產品和多元化產品。

第三,乳製品科普要與時俱進、接地氣,創新的食育形式值得探索。只有用孩子們看得懂、聽得進、愛參與的方式開展科普,才能讓他們關注和愛上喝奶,接受“終身不斷奶”的理念。

“奶商指數”已經成為中國乳製品消費與認知的關鍵詞,提升奶商指數,將與中國家庭和民族健康素養的提升同頻。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區總裁陳戈表示:“菲仕蘭將堅持開展奶商調查項目,更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一方面,為提升中國公眾奶商指數和健康貢獻一份力量。另一方面,更準確地洞察消費者的需求,開發更適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更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