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小王子》是法國著名作家萬託安·德·聖埃克蘇佩創作的一部優秀兒童短篇小說。

書中講述了飛行員“我”在沙漠中,結識了一個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

他向“我”講述了漫遊六個星球的所見所聞,和心中的疑惑。“我”無法回答。是狐狸讓小王子懂得愛和付出的意義,以及用心去感受一切的意義和價值,治癒了他心靈的傷痛和孤獨。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小王子》讓成年人看到自己的弱點,找回童真的自己。下面我們就和小王子來一次心靈淨化之旅。

1

小王子所生活的小星球,只有三座不到膝蓋高的火山,和一些單瓣花。一天,飄來一顆玫瑰花種子,發芽成長,開出了漂亮的玫瑰花。小王子欣喜地用心呵護。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可玫瑰花很驕傲,藉著小王子的喜歡,故意折磨小王子。小王子傷心地離開星球,去其他星球漫遊。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他走過貪權的國王、虛榮的人、惟利是圖的商人、愛喝酒的人生活的星球后,來到第五個星球。這裡只有一盞路燈,和一個掌燈人。

以前,掌燈人早上熄滅路燈,休息,晚上再點亮路燈。後來星球轉得越來越快,一分鐘白晝就交替一次,但早上熄燈晚上點燈的規則卻不變。所以掌燈人只好不停地點燈和熄燈,累得好想睡覺。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掌燈人不知變通,遵守原來制定好的規則,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工作,筋疲力盡,為了工作而工作。

《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按照母親的意願,學習醫學。雖然聽課像聽天書,但他每門課都聽,臨床查房一次都不漏,日常作業再多他都完成,像驢推磨,只管瞎轉,不知道磨得是什麼東西。

做事無目的,不懂變通,依照別人定好的,機械地做。

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從不思考和追問其意義。到了上學年紀,就上學,到了結婚年齡,就結婚生子,過著一眼望到底的日子。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2

小王子來到一座高山,發現了原因。

小王子來到一座高山,很有禮貌地問“你好”,聽到回答“你好……你好……”小王子又問“你是誰”,又聽到回答“你是誰…..你是誰……”。小王子又說“我很孤單”,又得到了同樣的回答。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小王子覺得這裡的人太沒有想象力,只會重複你對他說的話。

是的,我們缺乏想象力,只會人云亦云人,規規矩矩做事。

因為我們在童年時,想象力就被扼殺了。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無用,都被規定好了。

小王子來到第六個星球,遇到一位地理學家。他認為地理書是圖書中最寶貴的,永遠不會過時。所以只記錄山脈,海洋這樣很少變化的,對於那些容易消逝的,不記錄。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地理學家從實用出發,有用的記錄,無用的放棄記錄。我們的想法和做法也是如此。一切從實用考慮,選擇有用的東西,丟棄無用的,

3

其實,從這個角度看,是無用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是有用的。

莊子的好朋友惠子覺得大葫蘆用來裝水,承受不了水的壓力,容易爛;把它切開,當瓢用,太大不好用,還無處存放。所以他認為大葫蘆太沒有用了,就打碎扔了。

莊子聽了,給惠子講了一個故事。

宋國有一個人,家裡世代漂洗絲絮,有調製皴手藥的秘方。有一個人以一百金買了秘方,獻給在水上打仗的吳王。吳王派他統領部隊,打敗越軍,獲得封賞。

一個藥方,有人只能獲得百金,有人卻獲得封賞。其實就是看你怎麼用它。

莊子懂得這個道理。在他眼裡,大葫蘆也有用,可以當小船用。

由此可見,一個東西有用無用,重要的是看我們怎麼用,價值就會截然不同。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其實我們不只是對待物品,對待一切事情,都帶上了有用無用的功利色彩。

比如交友,對有權有勢的人,我們覺得他們能力大,也許我們有用著的時候,就想法交往;反之,對無權無勢的人,我們覺得他們沒有能力幫助我們,所以一點用處也沒有,不屑與之來往。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來打秋風時,對王熙鳳來說是無用的,不料最後是她救了巧姐。

俗話說:“萬物皆有用。”

同理,每個人都有用處。

4

小王子離開玫瑰花,才想到“可惜從前我什麼都不懂!我應該看她的行動,而不是聽她的言語!她為我散發芬芳,點亮我的生活。我不應該離開他的。”

一本出版67年,譯成250種語言,銷量2億的童書,治癒無數成人心靈

看行動,就是看其實質。

任何東西,我們只要看到它的實質,就不難發現它的價值。

《小王子》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成人的弱點。當我們迷茫、痛苦時,不妨翻開它,讓它警醒我們,做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