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窮人思維」過渡到「富人思維」?


如何從「窮人思維」過渡到「富人思維」?


一個窮人想要從窮人思維升級到富人思維,必須要破3個局。窮人之所以是窮人,在於它的思維限制,經常有人說窮人思維,那到底什麼是窮人思維呢?

我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假設有以下兩個選擇,你會怎麼選?

  • 每個月固定的月薪一萬,未來的漲幅可以是忽略不計;
  • 前期收入三千,甚至更低,但堅持下去收入上不封頂。

怎麼選?

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每個月固定的月薪一萬,而不是選擇未來收益更大的工作。

選擇固定月薪的,基本上不是在一個公司的核心部門,或者不是核心技能。固定的月薪,自然也就會限制你的想象。而且,你還要考慮通貨膨脹率。

選擇上不封頂的,前期可能會很痛苦,甚至不會有固定的月薪,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顆有價值的雪球也會越滾越大,最終與前者拉開很大的差距。

所以,以上的測試,也已經告訴了你什麼是窮人思維的答案。窮人思維就是——“期待獲得確定性的回報。”

基於窮人思維的特點,窮人只能活在一個又一個局裡面,所以想要跨越階層,必須要破以下三個局(碼字不容易,看完有啟發的話,不要只收藏,不點贊哈)。

1、破——“你不行”的局

窮人想要跨越階層,需要破除你內心不行的想法。有很多人都想要改變,但是從來沒有走出一步。

人家在拍抖音短視頻,你怕不好意思,人家在做微商,你怕別人笑話。人家拿手機在直播,你也覺得不行。你總是在羨慕著別人行,自己從“不行”。

如果你想要改變,我覺得第一點就是你首先要把你腦海裡不可能這三個字移除出去,破除你不行的想法。

“行”,只是果。自信,往往來源於持續不斷的自我成長。

我記得我分享過我的一段經歷:

我以前算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不喜歡跟陌生人交流,特別是不喜歡當眾說話(當然,現在也還算是一個內向的人,但可以從容面對這些場景)。

我記得我第一次走上舞臺的時候,是因為我要主持一個會議。這次上臺講話,是我努力跟領導爭取過來的(領導知道我不擅長對我不放心,我厚著臉皮爭取的)。

當時,臺下有幾十雙眼睛盯著自己,我拿著事先準備好的演講稿,照著稿子念說話的聲音竟然還是顫抖的。我事後覺得,臺下的觀眾一定很想朝我扔鞋。

怎麼辦?難道再也不上舞臺了嗎?

當時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挑戰成功,我只知道既然想,就一定要去嘗試。所以我沒覺得自己不行,我反而是向那些演講能力很強的同事請教:怎麼樣克服緊張?怎麼樣有效開場?並且爭取上臺的機會,一次不行,我就多練幾次,一直到我可以從容面對。

所以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你在前期,你如果不自信的話,你什麼狀態都不對,狀態不對,一切都不對,怎麼可能做好事情呢?如果你很喜歡的一件事,一定要破除你不行的想法,大膽的去嘗試。

如果非要說什麼邏輯的話,那其實很簡單:你的注意力非常的重要,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過程,你覺得你自己做不到、做不好,你一直去想這些問題的話,你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

也就是說,你的注意力沒有聚焦在怎麼“把事情做好”,而是聚集在“我不可能做好”,這樣能做好一件事情嗎?幾乎沒有可能。

舉個栗子:

我有一個親戚已經四十歲了,之前做生意賺了一點小錢,前幾年突然所在的傳統行業不行了,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什麼項目經營。

是他沒有錢嗎?是他沒有項目嗎?都不是。錢,手上有一兩百萬的閒錢;項目,至少看了十幾個項目,但到現在也沒有去幹。

因為他總覺得自己不行。他前面一二十年所做的生意,都是我另外一個長輩帶著他做的,找好項目直接叫他一起入行,遇到什麼大問題,有什麼關係需要處理的,也是我那個長輩幫著解決。

自從我那個長輩的傳統思維也過氣了之後,沒人帶著他也就一直不敢去做生意,他總覺得自己不行,而且有很多的顧慮。人家想幫,他自己總覺得不行,別人也會有心無力。

當你認為自己不行的時候,你內心就會有很多東西阻礙著你:這件事情會不會很難?萬一自己搞不定怎麼辦?這樣你是沒有辦法去做好一件事情的。

真實的情況是:當你上路了,你就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謂的自信,並不是讓你盲目去挑戰不可能的事情,明知道這件事情不可能,還傻傻的去幹。而是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拿出勇氣和魄力去做。

如果真想改變,真想破“你不行”的局,除了自己要打開心門,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好的圈子影響你,讓優秀的人去影響你。

2、破——“搞事情”的局

窮人想要跨越階層,難在太死板不會搞事情。這裡的不會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不敢,一種是不知道怎麼做。

所謂搞事情的背後,是一種敢於折騰自己的能力。

你身邊一定會有這樣的人:畢業後找了一份工作,幾年後覺得沒有意義,不滿足當下的工作,想換一份工作。總之,有一萬個理由想要辭職。

但是有的人,可能說了幾年也沒有換過,你下次見到他,還是在那裡渾渾噩噩的得過且過,沒有做出任何改變。

為什麼?

因為窮人思維的原因(獲得確定性的回報),他們害怕失去。這裡的失去,不一定指待遇方面的東西,也有可能是其它方面,比如說熟悉的領域和環境等等。

比如說你選擇了一個行業,明知道天花板就在那裡,那就應該果斷選擇轉型,而不是等待別人的宣判,直到出現了“中年危機”。

就像創業一樣,如果明明知道自己已經入錯了局、選錯了項目,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果斷止損,不要因為沉沒成本而繼續掉進無底洞。

因為改變是痛苦的,失去也是痛苦的。不變,或許是原地等死,改變,可能是獲得新生。但是很多人是想改變又不敢改變,怕失去了現有的(確定的東西),最好是旱澇保收。

實際上,一個人想要成功,往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後不斷的尋找方法去實現。另外一種是通過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折騰、不斷的試錯,最終確定自己的方向。

這兩種人,雖然都會經歷很多。但是有一個本質一定不會變:犯錯。而且是不斷的犯錯。

比如說我從一開始我就明白我的方向就是創業和賺錢,雖然俗是俗了點。所以,我所有的選擇都是通往賺錢的路上,比如說賺錢、比如說營銷,這些離錢最近的方式。

雖然現在能賺錢,也做出點成績,但是,我過去同樣犯了很多的錯。我做過小生意、開過有點規模的公司,做過一線銷售,也當過營銷總監,最後才確定了自己現在的方向。

我常常說:一個優秀的創業者的成長過程,必然會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方有所成。這裡所指的創業,不一定就是指商業,也可以是你熱愛的事業。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搞事情的背後,其實就是一種折騰自己的能力。你所見到的有所成就的人,一定都經歷過這樣的一個折騰自己的過程。

所謂折騰,其實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明確:哪些事情適合自己,哪些事情不適合去做。

3、破——“沒複利”的局

窮人想要跨越階層,難在永遠只知道做當下有“果”的事情。

舉個栗子: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她的個人形象管理能力非常強,很擅長形象打造、穿衣搭配,她曾經問過我這項技能可以怎樣提高收入?我建議她在小紅書、微博之類的地方多分享自己的搭配作品。

你知道她第一句話是什麼嗎?有錢嗎?

我說有啊。如果你的東西有價值,別人有需要自然也願意買單,只不過剛開始可能會需要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她的回覆是:這種她不想幹,那種短時間內可以看到錢的才想幹。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她的收入依然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嗯,這又是被窮人思維限制了想象的一個人,永遠只想要獲得確定性的東西。沒有積累的東西,都不會有複利,你只想有確定性的回報,就很難去跨越階層。

實際上,大多數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智商太高了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但大神比普通人更聰明的一點在於:做的事情都是有時間複利的。

我曾經發表過一個觀點:

真心的和年輕人說一句,不要有什麼節假日的觀念,也不要覺得自己的人生有多麼苦逼,你為你自己乾點事情,就別計較太多。少睡一點,多做一點,不要被世俗的一些東西拖了後腿。前面的犧牲,都是為了奪回以後的人生主權。別人當你是瘋子、傻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已經在行動

然後有人就說了:他天天在工地搬磚,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還是一貧如洗。可能是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也有可能是他本人真實的經歷。

這就是沒有複利的事情。

拿我前段時間舉的栗子來說:很多年輕人在考慮選擇專業或者是技能的時候,有些人會有長遠的規劃,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投資,有些人目光短淺,只會想到眼前。

比如說有些技能屬於水平線技能,掌握了之後幾乎很難有提升,很難有發展空間,但是剛開始的入門會比較簡單,絕大多數的簡單型工作都屬於這類技能,如果選擇這類技能,那就很難積累你的核心優勢。

比如說有些技能屬於指數型技能,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相對難一些,大家的水平也都差不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就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優勢,這種技能就值得長期投資。

所以,你會發現有些人畢業五年之後,跟同學的差距其實是非常大的,這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僅工作如此,生活、婚姻,都遵循著同樣的規律。

所謂的有時間複利的事情,並不是讓你天天忙個不停、傻傻的努力,而是你要選擇做有複利的事情。

你必須要理解,事物的變化往往都是:你努力進入A,堅持會變成B,突然在C點能賺錢,達到D點發家,最終把E做成了事業。

對自己沒有成長的事情,不做;對自己沒有積累的事情,不做;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價值的事情,不做。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要敢於折騰自己的重要原因。

我之前也一直在強調一個觀點:一個年輕人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工資,要多關注自己的成長。因為你前面幾年的工資,跟35歲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為什麼?

因為你前面的走的路都是積累,日拱一卒,安心等待時間的獎賞。

寫在最後:

窮人要想跨越階層,必須經歷三個步驟:破除不行的想法,不斷的搞事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後你要做的只是不斷的往前推進,靜靜等待時間的獎賞。

因為我一直堅信:一件事情在變好之前,首先會變得很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