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後的這1個月裡:現實把她打回原形

在這家公司工作的第3年,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原來已成為“定製化人才”,這3年渾渾噩噩地過著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安逸生活,原以為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平臺和待遇,沒想到等到辭職後才發現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遇。


工作4年,工作經歷雖然擺在這兒,可是乾的都是不痛不癢的工作,該有的工作核心技能不到家,什麼都是半桶水,導致的結果就是簡歷石沉大海,好公司看不上,小公司自己又瞧不上,小公司的環境、待遇、加班文化都讓我望而卻步,跨行業的人家也嫌你沒經驗。
在家裡閒了1個月,面試了一系列公司,如意的幾乎沒有,深深地感受到了失業的焦慮。“趁這段時間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想要什麼?”朋友紛紛如此勸說,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呢?反思自己這3年的工作生涯,有沒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有沒有一個獨立統籌的項目?
剛好最近看到網上某一個案例:一個矜矜業業工作8年的員工終於“良心發現”想去別的公司看看,結果連續面試後沒一家公司給他Offer,雖然這8年他努力工作,可是這期間他不瞭解外界變化,不跟隨市場步伐,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埋頭苦幹,沒有更新換代,所做的工作也很狹窄,對口的工作能力不適應其他企業,就這樣慢慢變成了企業定製化人才,原先的公司薪資漲不上去,別的企業又應聘不上。
《奈飛文化手冊》曾提到在奈飛這家企業,公司會建議員工去其他公司面試,讓員工判斷自己在市場的受歡迎程度,接受市場的考驗。你看,除了待遇,大公司的格局更是一般公司所不能比擬的。

由此可見,如果你的工作內容、工作能力、工作思維方式只是在這家公司才需要,其他公司不需要,那麼你就要警惕這份工作給你帶來的傷害,可是如何避免自己這樣呢?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只會埋頭苦幹,要常常抬頭看看,和不同行業的人交流,保持市場敏感度,提升自己的通用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方式,經常在招聘網站看看招聘的需求,分析你想要的職位背後所需要的技能,因為找工作的過程是一個瞭解市場的好機會,只有自己的能力在任何行業都是可遷移的,我們才能遊刃有餘。
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一句話:企業招聘中很怕這2種人,一種是經常跳槽的人,另一種人就是超過3年才跳槽的人,因為超過3年,用人部門會擔心應聘者是否能適應新的工作。
其實,這隻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職場白領(工作能力一般、不喜歡挑戰的人)換工作的成本也是很大的,3年的工作時間足以養成一個溫室裡的花朵,固定的人事環境,固定的工作流程和方式,而換一家公司需要重新來過,重新適應人和事.
人免不了要拿新公司和舊公司對比,如果在任何一個方面不如舊的,那麼新的就會岌岌可危,因為100-1=0這個事實告訴大家就算你做了100件好事,只要做過一件不好的事,人家也只會記得那一件不好的事.

公司也是一樣,人普遍是有念舊心理的,錨定效應在這種新舊公司對比上也很明顯,經驗主義與習慣性是很可怕的,尤其是那種新公司與舊公司半斤八兩的時候更是如此。
我就是這其中之一,裸辭的這1個月裡,每次面試的時候,無數次在心裡進行新舊公司各方面的對比,一旦發現哪方面不如意,自己想要面試成功的狀態立馬大打折扣。
面試的心態也隨著時間的延長而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從剛離職時的器宇軒昂到現在的崔頭喪氣,從心比天高到現在的將就,我終於知道失業的焦慮,更可怕的是,我慢慢了解自己懶惰與不自律的一面,害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害怕即使工作後也適應不了的設想局面,害怕這種落差,害怕即將到來的過年,害怕這種薪水不升反降的局面,害怕又是和以前一樣的重複工作但是也害怕太具有挑戰性自己承受不來的矛盾,我既想逃避,又想解脫,既不想重蹈覆轍又希望不要壓力太大。
山本耀司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
也有人說,自己才是最瞭解自己的那個人。
在特定的時刻,我想這兩種說法都對,人終其一生,都在為尋找自己而活,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選擇有成就感的工作而不是一天天在消耗。當你的工作能讓你大口吸取營養,而不是消耗你的能量時,你的工作就有了不一般的意義。

在裸辭的這1個月裡,我有過清醒獨立的時候,也有過放縱懶惰的時候,時常會焦慮,擔心自己的未來,找不到方向。在此,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希望在茫茫人海中有過此感受的和即將經歷次感受的朋友,一定要打造自己獨特的個人IP,尤其在工作上,半桶水和一知半解,不問世事與埋頭苦幹都是讓人痛苦的根源。
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找準目標,然後勇往無前,這句話雖然老套,但是是不變的真理。

裸辭後的這1個月裡:現實把她打回原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