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40歲,我越活越像我媽媽了:愛嘮叨,現實,小氣,不再幻想。


人過40歲,我越活越像我媽媽了:愛嘮叨,現實,小氣,不再幻想。


趕上70年代末班車的我,年少時對媽媽的有些行為,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甚至嗤之以鼻。現在,人過40,兩個孩子,我卻越活越像我媽媽了。


人過40歲,我越活越像我媽媽了:愛嘮叨,現實,小氣,不再幻想。

嘮叨。結婚前,我神煩我媽媽嘮叨。她老人家為了一件在我看來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可以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前因後果前世今生全部翻出來說一輪,就像炒黃豆翻來覆去反覆炒。本來三句話可以說清的事情,非要擺事實講道理再來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說的我兩耳起繭,只想一逃了之。

我現在也成了嘮叨一族,有時候念得女兒煩起來,她就說我是更年期要到了。記得有一次,她考試不理想,我就從以前考試如何如何,這次失利因為什麼什麼,以後考試要注意什麼什麼,一直唸叨到萬一中考失利會導致沒有好高中上,沒有好高中就沒有好大學,沒有好大學找工作怎麼辦唸叨了很久。女兒一開始還對自己失誤有所內疚,後面就一臉不耐煩,那次說教效果適得其反。

人過40歲,我越活越像我媽媽了:愛嘮叨,現實,小氣,不再幻想。

現實。我結婚的時候,和老公不但是閃婚,而且是裸婚,什麼彩禮,什麼房子,通通沒有的,自己租房住。我媽媽一開始是不高興的,甚至是不願意的,只是看我心意已決,沒有強行阻止。年少無知的我,還自以為嫁給了愛情,覺得她老人家現實,只講條件不講感情。

結婚十多年,老公是可以的,但是公公婆婆就,呵呵,可能白娶的兒媳真的不值錢吧。所以,現在的我,雖然兩個女兒離談婚論嫁還很早的很,到時候如果她們要裸婚,我堅決反對。雖然我們不是有錢有勢人,我們堅決不去攀龍附鳳,但是也不想來一場”扶貧式””裸奔式”婚姻。門當戶對是傳承幾千年的習俗,很有道理,以後她們結婚,我肯定也要先打聽對方父母的為人處世為先。

人過40歲,我越活越像我媽媽了:愛嘮叨,現實,小氣,不再幻想。

小氣。我媽媽很節約的,雖然不至於捨不得穿捨不得吃那種,但是,我就沒見她自己去買過衣服鞋子。我家四兄妹,純粹的農民家庭,我和大姐都讀了大學。其中父母艱辛的付出,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都深有體會。他們捨不得花錢在自己身上,可是送我們讀書,從來不含糊。年幼的我,那時候看到家裡很多舊東西一直堆在那裡,明明沒用了還不扔,我還覺得我媽媽簡直節約過頭。

現在的我,兩個小孩。能力範圍內,只想給她們最好的。讀書,學興趣班,只要她願意,從來不講花費。每年帶她們出去旅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三歲的二毛,剛出生幾個月就出遠門,至今也跑了好幾個省市了。吃的,穿的,用的,從來沒有卡過她們。事實上,小孩也懂事,從來沒有提過什麼非分要求。我的想法就是掙錢的目的就是為了過好日子,要不然掙錢幹嘛。可是我自己,慢慢的節約啦,不再給自己買東買西了。也開始囤那些以前我認為是廢品的東西啦,比如說,快遞箱子攢起來賣,針頭線腦都收起來,一根繩子都不會扔,反正家裡也到處都是雜七雜八的東西了,然後自我安慰,總有一天用的上的。

人過40歲,我越活越像我媽媽了:愛嘮叨,現實,小氣,不再幻想。

不再幻想。我媽媽不是樂觀主義者,甚至可以說是悲觀主義者,有時候還杞人憂天。在她的世界,只有理性的分析,沒有感性的想象。有次我們在討論一個情感節目,開始說的就是女的不能生育,男的不離不棄。我還說這個男的不錯,我媽媽說,不可能,看他那樣子,看他父母的樣子,他後面絕對後悔,肯定離婚。我和她都差點爭吵起來了。結果不到幾分鐘,我被打臉了,節目播下去就是男的一家人逼女的離婚了,哎。

現在的我,也丟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了。前幾天聽說,一個熟人的女兒得了癌症,她男朋友在醫院跑上跑下體貼周到照顧。我第一反應,居然是以後估計沒戲了,十個家長十一個會反對兒子找她了,包括我自己,碰到這種情況肯定也是反對的。無他,這種事情放到別人身上是感人,放到自己身上是磨人。你罵我現實也好,無情也罷。四十年的人生閱歷告訴我,人還是活在現實中好點,雖然很殘忍,可是命運有時候真的不公平。

人過40歲,我越活越像我媽媽了:愛嘮叨,現實,小氣,不再幻想。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親耐的母親大人。雖然我們都愛嘮叨惹人煩,雖然我們都變得現實不再幻想,雖然我們對自己越來越小氣。慶幸的是,我們依舊保有一顆向善向上的心。我們都在努力勞動,我們都在努力掙錢,我們都在努力生活,我們都在努力愛家人,我們都在努力過好人生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