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本文共計6405字,升維思考。

這是智遠的第093篇成長筆記的分享。

“凡不能毀滅我們的,必將使我們更強大

為什麼那些不能毀滅我們的東西,能讓我們變更強大?

今天和朋友聊天,他說自己“焦慮了”,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我說你這94年的人,有什麼可以焦慮的。

你要是焦慮,我豈不是更焦慮,他說,我的焦慮就是“持續性賺這麼多的錢,一直沒有上升的空間”,這才是最可怕的,身邊的朋友一個個公司業務越做越大,而我卻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辦?

他主業在電視臺裡上班,副業做了兩年,現在投資MCN,年薪也是千萬級別的,我琢磨了下,說“挺好的”,因為沒有達到他那樣的高度,所以“不予置評”,只能分享下自己的心得。

我認為,焦慮其實是一種警示機制,如果我們沒有焦慮,意味著自己就“平平淡淡的過著每一天”。

早起6點鐘起床擠地鐵,晚上加班到10點回家睡覺,週而復始,在公司忙碌的一年又一年中,為升職加薪奮鬥,期間不問任何緣由,那豈不是很枯燥的一種生活。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01.你需要焦慮,因為它迫使你思考。

當你開始焦慮的時候,自己才會認真的停下來思考下“自己的問題,未來的發展”,焦慮的本質”,多數人本質上都是偏於“安逸”,懶於思考的。

美團的創始人王興在一次大會上引用過一句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願意做任何事情的”,這句話雖然有點殘酷,但是非常的現實。

如果你不信,那麼現在可以問問自己在過去的2個月中是否認真思考過。

只有自己焦慮了,真正痛徹的焦慮感才會逼自己去反思和思考,這是人的劣根性所導致的,當然也可以好好利用,比如利用焦慮真正逼迫自己思考未來,當下,選擇,和自己現狀等某些場景。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配圖僅供閱讀體驗)

  • 三個月不工作,天天在家玩遊戲:

我有一個同事,他是做電商產品的,因為疫情的影響,公司3個月沒有開工,天天在家玩遊戲,刷網劇。

有一次,我們聊天,我說:“你不焦慮嗎”?你看同齡人,都超過我們一大截了,他說:“不啊”,我有穩定的工作,工資,很舒服啊。

沒想到,好景不長,在4月初接到了公司的通知,因為環境不好,目前公司進行內部降薪,他2萬塊錢的工資,被迫降低了20%。

在他剛調整好心理狀態,卻又接到了另一個通知,“公司業務合併,被優化了”。

就這樣,前些天我們再次聊天的時候,他說“我開始焦慮”了。

半個月不上班的日子,我就在家呆不住,投簡歷無人問津,嚴重懷疑自己的能力,有沒有工作介紹,或者副業的兼職,賺些外快。

你看,“當人依託於公司某個場景的時候”,自己從來不會願意思考未來的發展,以及未來遇到不可控因素的時候,如何建立“有效的防護壁壘”等。

多數人都是,在真正感到危機的時候,才願意停下來讓自己反思,尋找自身的不足。

所以焦慮有的時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能夠讓我們在趕路太快的時候,慢下來清晰的認知到當下的處境,未來想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做決策。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配圖僅供閱讀體驗)

  • 部分人的思考是線性的,而不去找本質:

我沒工作,我就得抓緊找工作,我沒錢,我就得抓緊找錢,我一刻也不讓自己閒下來,這樣才不焦慮,部分人的思考是線性的,他只能在垂直的一條橫線跑道上慣性思考。

就好比是“飛機降落”,在地面滑行一樣,他沒辦法讓自己提高一個lever,要麼是降低一個維度,去尋找問題的本質,從而迫使的是“不斷的焦慮”,而沒有找到核心的解決辦法。

就好比我遇到的另一個朋友,他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機會”,然後每天就瘋狂的投簡歷。

然後不斷的接受到來自各種企業的拒絕,最後信心降到了“零點”,還嚴重了懷疑了自己的能力。

我們溝通後,我說,能不能從自身去找找原因呢?

比如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簡歷描述“有問題”而造成的企業的拒絕,是不是“投遞方向有問題”,“薪資是不是要求有點高”等。

這些你都要考慮下,不能一直陷入在投遞,拒絕,拒絕投遞中循環吧。

所以有時我們在思考的同時,不得不採用“升遷思維”,或者“降維”的方式,來找出問題的本質,然後對症下藥。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02.關於“升維思考”。

在工作,很多的場景都會使用到升遷思考,升遷思考可以讓我們更有效的跳出當下的環境,從一個新的高度,場景看待事情的發展。

  • 什麼是升維思考:

簡單的理解就是“通過思考”把頭腦中的下位概念升級到上位概念

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是一對概念,它們對同一事物的不同層級的認知,因為下位概念不能解決問題,所以要把認知升級到上位概念,從更高的層級去觀察。

具體的方法就是:“在現有的概念(下位概念)之上建立一個用於思考的概念層(上位概念),然後以產生新的見解。

你也可以把思維想象成一個金字塔(邏輯層次)

,每一層都是上下級關係,同時每一層都是下層的上位概念,因為看不到出路,所以想往上爬,如果還是不夠高,就要繼續往上看。

你也可以理解成,對遇到的問題從點,線,面,體,行業,時間,環境等多角度“全方位俯瞰”到這個問題本身的一種立體視角(點線面層次)。

這種視角下的思考,會讓看到的這個問題變的更加全面,完成,有廣度和深度,從而日不會只在“現象層面”所困惑。

  • 比如你現在是做“運營”:

未來想要做到COO的職位,那麼就要站到更高一個角度去思考整個的運營體系是什麼樣,下層概念思考就是:“運營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運營。”

  • 比如你現在是做“PR”:

未來想做品牌總監,那麼就要拋開PR看PR,從更高的角度尋找PR和品牌的結合點,下層概念本質思考的是:“PR為什麼是品牌的橋樑”,兩者有什麼不同的聯繫關係。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配圖僅供閱讀體驗)

  • 升維思考解決職業選擇問題:

當你開始思考的時候,要明白,

這個層級的困惑,是這個層級解決不了的。

需要提升一個層級去思考,然後再回來解決這個問題,就會容易的多了,這就是所謂的“升維思考”,“降維行動”。

比如自己在職業瓶頸上遇到困惑,那麼就要思考自己的擇業選擇,比如你經濟上遇到緊張,就要思考通過“什麼方式”可以緩解緊張。

站在更高的維度,去看自己當下的困難,就會容易很多,每一個困難成為新的出發契機,而現實問題的解決不過是“升維思考,降維行動”的副產品而已。

有的朋友面臨職業的選擇,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對此我就有簡單的答案:站在3-5年的角度判斷自己的職業規劃會在哪個方向,到達的目的地在哪裡,這個問題的答案,折射出來的就是“當下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去哪些公司成長。

如果你還可以判斷出來行業的發展,去哪些成長中的公司會長贏,那麼短期受點委屈,工資少一點,職位低一點,也都不是問題,但是中途千萬別下車。

很多人找工作看機會會過分關注眼下的一些細節,比如老闆是否nice,工資能不能給夠5千,1萬,上班地點是否距離住的地方近等。

但是站在3-5年的角度考慮,這些都不重要,你要考慮的是這份工作能不能讓自己的生活產生質變,是否能夠你帶來“財務自由”,或者“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當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想清楚的時候,日常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就只能掀起很小的漣漪了。

這種場景就好比長途駕駛的司機一樣,當你的目標是千里之外時,在該慢慢等待擁堵的路段自己也就不會格外的匆忙和著急,因為這在整個長途過程中,小段的困難是無可避免,但又無關大局的。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簡單而言,“升維思考”就是從具體的問題中跳出來,嘗試去解決更高層的問題,或者更長期,根本的問題。

通過升維思考,我們會忽略到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

把眼睛聚焦到真正關鍵的問題上,反而簡化了問題,並且通過升維,問題本身的意義得以深化,我們被迫做更深的思考,而“改變”本身的動力也更為持久。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03.“向上思考”落地方法論。

上面我有說了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思考升高金字塔,第二種是“點線面,全方位俯瞰的形式。

我們先說第一種思考升高邏輯方面,你先想一個問題,“如果自己認為生活本身就非常有趣,那麼自己平時休息日會做什麼?

”如果你覺得生活本身就很無聊,那麼平時休息自己又會做什麼?得出來的答案肯定是不同的。

為什麼呢?要知道怎麼決定行為的,並不是行為的本身,而是比行為更深的東西,比如:“大腦的慾望”。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NLP大師羅伯特,迪爾茨邏輯層級理論模型)

  • 邏輯層級理論模型瞭解需求:

這個圖是NLP大師羅伯特,迪爾茨提出的名為“邏輯層次“的理論。

從上圖可以看出,願景是最高層,它超越了身份,是關於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身份顧名思義就是“我是誰”,價值觀是:“什麼最重要,以及為了什麼”。能力層面就是我們的個人能力,狀態等。

行動層包含了我們做什麼,或者想要去行動什麼,如何行動,行動的步驟等,環境指的是,“我們當下所處於的環境”,階層等。

如果根據這麼模型來推演,當我們想要改變較低層級時,通過改變上一層更為有效。

同時,當我們在思考低層級的行為習慣時候,我們也不該忘了還得去更高層級看看導致低層級的習慣發生的具體原因。

因為,上面一層總是在驅動下面一層,所以,當一個變化在高段位發生,比如:自己覺得生活很沒勁,那麼往往就會影響到行為的變化,你可能這個時候就願意把一下午的時間用在打遊戲上了。

相反,如果只在本階段層級上做出了改變,而上面一個層級卻沒有意識發生改變,那麼通常一件事情很難持久。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配圖僅供閱讀體驗)

  • 為什麼健身總是堅持不了半個月:

你可以看到,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愛健身,可是他總是堅持不了半個月就不再去了。

本質就是“他們只在行為這個層級上要求自己”,而沒有先從“能力”或者“價值觀”發生改變。

如果一個人先從“價值觀”上認可健身這件事情,知道這件事情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好處,那麼他的行動基本就會“跟得上”,而不是隻靠“行為意志力的驅動”。

假設換成自己,如果想要要求自己每週健身5次,你該怎麼辦?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這個問題本身是屬於“邏輯層級”,當中的那個層級,顯然基礎是“行為層級”。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我為什麼每週要去健身房呢”,你的回答可能是,我想減肥,擁有好身材等等,這時,自己就可以試著站在更高的一個層次

“願景層”看了。

願景就好比藍圖,當看到願景時,會出現一種畫面:

幻想到一年之後自己有著完美曲線的身材,肌肉緊繃,沒有小肚腩,穿衣顯瘦,皮膚光澤等狀態。

當自己看到這副生動的畫面的時候,是否擁有了強大的驅動力,讓自己趕緊行動起來呢?

答案想必是“肯定的”,那麼在聚焦“日常行動”的時候,我們思考的僅僅是如何改變原來的行為習慣,這麼其實也是比較困難的。

如果能夠把“願景”“身份”“未來場景”結合到一起,是不是自己的驅動力便會增加一個檔位呢?

如果缺乏了升維思考,就等於徹底忽略了行為改變背後的根本動力。

沒有了根本性動力,有些人還能堅持下去,但是對於多半部分人而言,這種堅持是非常痛苦的,也是對自身毅力的一種挑戰。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配圖僅供閱讀體驗)

  • 堅持寫作的動力就來自於“願景層”。

我每天堅持寫作,其實並不是通過簡單的意志力去驅動的,其次從願景方面,我分析到了未來,這件事情如果堅持2年,3年,4年能夠給我帶來的變化。

每當我難以行動的時候,我就會去思考那份豐碩果實擺在面前的狀態,以及“它可能給我帶來的身份榮譽感”,所以我便有了更強大的東西。

當然還有一種形式你也可以參考,就是“願景”+“行動”+打卡的驅動。

現在都流行堅持“打卡“,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是很多人依然會中途放棄,或者是打開結束後,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要記住,真正能夠解決“行為”上問題的,並不是“行為”“行動”的本身,而是比“行動”更高一個段位的東西,願景,身份感,如果向下思考,環境也非常的重要。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04.“鳥瞰圖式思考”落地方法論。

全方位鳥瞰模式,你也可以理解為“三維立體式”。

就好比用手機拍攝的全景一幅畫,你從多角度,場景去看中間的事物,這樣更容易瞭解和分析出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有效的升維思考。

  • 平面到三維,差的是立體思考:

小時候我們經常玩過的,如何運用6根火柴棒拼出4個正三角形,或者田字加上一筆,變出10個不同的字。

假設自己用線性思考,平面的思考方式,可能這道題就比較無法解答了。

而如果我們從平面,線性,轉化成為“立體”的方式,答案就非常容易了,即用6根火柴棒拼出一個三角錐,也就是4個正三角了,想想是不是,為了直觀的表明,你可以看下圖所示: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三角立體型)

想想這個圖片當中的三角,是不是4面正三角,六根線組成呢?這就是看事情的立體維度。

相同的道理,我們在解決某些問題的時候,如果思維只停留在平面層級,即是二維模式,好比我上面說過的“飛機落地的平面思考”,那麼我們就無法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

相反,如果我們立體去看這個事物,就從二維升級到了三維,就可以輕鬆找到問題的所在入口,就好比上面投簡歷的案例。

從簡歷,工資,行業,平臺,定位等多角度去審視自己的行為。

  • 具體如何做呢,運用“鳥瞰圖思考法”:

你也可以稱之為點線面思考法,如果自己現在遇到的問題處於一個“點”上,那我們就跳出這個“點”去到,線,面,甚至“體”,這就是“鳥瞰圖式”的升維思考模型。

阿里巴巴曾鳴老師曾經分享過阿里如何運用點,線,面,體的方式去構建阿里戰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網絡上搜索下看看,這裡不做任何的闡述。

那麼如何運營到落地的場景中呢?我有一種非常具有有效落地的方法論分享給你,用”體“代表時代,大環境去看需求和狀態。

  • 舉例一:比如:手寫筆記,記賬本好嗎?

好,但是未來趨勢基本都是用手機,或者電腦來記錄重要的東西,方便查閱,對於年輕人在公司辦公協助也比較高,所以“我當下來購買這個手寫筆記本”意義不大。

  • 舉例二:LV的錢包好麼?

好,但是我現在出門都不帶錢包,直接拿手機付款,刷卡,進地鐵,除非是較大的社交場合才用到,所以,需求只服務一部分人。

面代表的是什麼?行業趨勢。

兩個不同的同學,一個畢業之後進入了報社,一個進入了騰訊,十年之後兩個人發展的狀態則是不一樣,為什麼呢?

因為“趨勢”,行業不同,一個是欣欣向上,一個是不斷沒落。

那麼“線”是什麼?“線”指的是小型經濟體的發展,也就是你所在的公司的發展狀況,結合公司思考下,你們公司現在的狀態在行業裡屬於什麼地位。

點是什麼?點就是“自己”,我們是否在不斷地成長,不斷的向前,還是每天停留在原點。

所以,如果我們在同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同一個行業中,又在同一個企業中,那麼個人發展的好壞,關鍵就看“點”了。

但是如果所在的行業不好,企業有問題,“個人”在優秀,也會遇到瓶頸。

當我們在考慮換工作的時候,如果從“體”“面”“線”的角度,就看的不單單是薪資,離家近與否,老闆好不好等。

你可能會看企業發展怎麼樣,未來1-3年有什麼潛質,行業的前景如何,趨勢怎麼樣,哪些趨勢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這就是升維思考,跳出原點看問題,來到了更高的一維或者多維進行更全面的思考。

深度工作:教你在碎片化的時代“升維思考”快速成長

升維思考的關鍵需要注意的是“進行升維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因此光上升維度是不夠的。

一個完整的升維思考應該包含一上一下兩個過程,當往上升的時候,升上去的上維概念越抽象越好,下降的時候,落到越具體越好。

另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孤軍奮戰不是一個好的策略,找同事,領導請教,問一問也是不錯的選擇。

核心觀點:

在流行降維打擊的年代,你一定要學會升維思考。

對於個人來說:“升維思考”的缺失,隨時可能因為更高維度的變化,給我們帶來“工作上”和“不確定性中”的碾壓而“無從還手”。

其次也可能會讓你失去更大的格局去思考,從而會錯過某些方面的機會,因此

當我們無法在既定的問題或者框架中尋找答案的時候,就要合理的運用升維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