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市金灣區,有一個叫“老曾”的參戰老兵(上)

在珠海市金灣區,有一個叫“老曾”的參戰老兵(上)

老曾(右)與戰友們在聊天。 攝於2019年12月17日。

就在我到達金灣的那個早上,在紅旗鎮退役軍人服務站裡才剛剛搞了一次針對困難老兵的慰問活動,組織和負責這次慰問活動的老曾也是老兵,是一位在金灣退役軍人中頗有威望、又名氣響噹噹的人。

在珠海市金灣區,有一個叫“老曾”的參戰老兵(上)

老曾名叫曾凡君,君若不凡、誰能及你?或許,父母當初給曾凡君取名的時候,曾經希望他能夠做一個平凡如初的人,平平凡凡地長成、平平凡凡地生活、平平凡凡地娶妻生子;只是令兩個老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曾凡君並沒有如父母預想的那樣、按照習以為常的軌道行走下去,而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打拼成了事業上的成功者。“我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建了自己的新房子,92年的時候擁有了全紅旗鎮第一輛私人轎車。當時大哥大進入中國,很不得了的,諾,那個時候我就開始用了。”每當說起往日的輝煌與成就時,曾凡君的話語中仍是抑制不住地得意與自豪。

在珠海市金灣區,有一個叫“老曾”的參戰老兵(上)

老曾在自己的養殖基地。

能不自豪和得意麼?想想年少時家裡的窘困與不易,想想自己如今的富裕與滿足,在曾凡君所走過的路途中,的確有著許多含苞的期許,也有著太多花開的燦爛。“搞了一輩子的農業,現在麼,還是離不開農業這個老行當。”曾凡君坦言。

在珠海市金灣區,有一個叫“老曾”的參戰老兵(上)

曾凡君的老家在湛江,與珠海橫跨著一段長長的距離。1977年秋天,剛剛高中畢業的曾凡君就來到了珠海市的紅旗鎮,進入國營紅旗華僑農場工作。這之後,雖然因為參軍入伍離開了三年,但從部隊退役後,曾凡君重新又回到了紅旗農場,並且在農場安了家、紮了根。

在珠海市金灣區,有一個叫“老曾”的參戰老兵(上)


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曾凡君被稱為“50後”,而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被稱為中國最能吃苦的兩代人,自然,“能吃苦”這個優點在曾凡君身上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和體現。靠著能吃苦的優點,曾凡君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果園;還是靠著能吃苦,曾凡君將果園打理得井然有序、條條是道。“我的基地一直都是金灣區的示範點,搞得很不錯。”他說。

上天總是眷顧和寵愛每一位肯於付出的人,在付出了汗水和心血之後,曾凡君的果園獲得了大豐收,與此同時,他的事業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豐收。“很辛苦,經常一干就到半夜。”曾凡君感嘆。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