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王堃的公益慈善“新戰場”

“老兵”王堃的公益慈善“新戰場”

“您的愛心我們收到了,捐贈的物資將用於一線防疫,真誠感謝您對我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幫助。”說這話的是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副區長石玉豔。2月13日下午,山東對口支援黃岡的首批物資到達黃州區,為當地百姓送去了急需的生活物資。

這批物資的捐贈人,是濟南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山東省工業環保促進會秘書長王堃。得知湖北黃岡等地急需蔬菜物資的消息,王堃多方聯繫協調蔬菜種植基地和雞蛋養殖公司,緊急籌措調撥10噸白菜、10噸蘿蔔、10噸大蔥、10噸雞蛋共計40噸物資支援湖北黃岡。

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王堃就積極行動起來,分別向濟南市歷城區中醫醫院和章丘區紅十字會捐贈了醫用口罩、防護服、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品。這些雪中送炭之舉在他看來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退伍老兵,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義不容辭,公益慈善是我的‘新戰場’。”

“老兵”王堃的公益慈善“新戰場”

扶貧先扶智

總是謙稱自己是個“老兵”的王堃,其實是戰功赫赫的英雄。服役24年的他,立過1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一個獲得過一等功的老兵,不但沒為國家添過麻煩,還扶貧濟困,獻身慈善與環保事業,令人感動。”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對王堃的評價,說出了許多認識他的人的心聲。

王堃的扶貧“履歷”開始於2014年。那一年5月,轉業後創業成功的他牽頭成立國內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汙染企業為主導的產業協會——濟南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當年10月,我國設立首個“扶貧日”兩個月後,王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開展精準扶貧行動。

“老兵”王堃的公益慈善“新戰場”

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特別是資助高校貧困學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現貧困家庭脫貧的治本之策。王堃詳細瞭解濟南大學的學生狀況後,以濟南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為平臺,開展“環保助學金”活動,出資48萬元,分4年資助濟南大學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24名學生,每人每年5000元助學金。之後又聯合濟南大學舉辦“送溫暖建平臺”主題家訪活動,為商河、沂南、萊蕪三地寒門學子送去溫暖和關懷,為全體受助學生量身定製了假期實習崗位和畢業就業崗位“大禮包”,初步實現了由單純“輸血”式訪貧問苦,到為困難生提供就業信息、解決就業崗位的“造血”。2017年,王堃籌集60萬元資助山東財經大學30名建檔立卡貧困大一新生,連續4年,每人每年5000元。

“感謝您對我的莫大幫助,畢業後我也要做環保、做慈善,用自己所學為社會作貢獻。”受助學生吳光雲在春節時給王堃寄來賀卡。類似的感謝信,王堃的辦公室裡珍藏著許多,學生們真切的感恩之情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感人的幫扶故事。“我還會資助更多的孩子,幫助他們完成學業,他們有出息, 我就高興!”王堃表示。

開創“行業協會扶貧”新模式

“老兵”王堃的公益慈善“新戰場”

社會扶貧是關係到扶貧成敗的重要一環。扶貧先從身邊做起。為把扶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拓寬扶貧渠道,2016年,王堃詳細考察瞭解濟陽仁風鎮的貧困情況後,決定與當地最貧困地區之一的高家村結成幫扶對子,對村裡11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一對一幫扶。

“貧困戶患者生病不能拖。”這是王堃從高家村回來後常常唸叨的一句話。為解決貧困戶及孤寡老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王堃組織專家到高家村開展義診、普及疾病健康教育等醫療健康扶貧系列活動。每年春節,王堃都會去看望貧困戶,至今已累計走訪濟陽、章丘、長清、泗水、臨沭等地1500餘戶,慰問金及物資價值近百萬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資助扶貧不如助其自我脫貧。王堃帶領協會在高家村進行產業扶貧,建成3 個高標準西瓜大棚,當年就喜獲豐收,棚內西瓜經過準確測算評比後獲得“瓜王”美譽。有了收穫如何銷售?協會利用自身資源幫助農戶推銷“扶貧西瓜”,瓜農收穫近30萬元。

“為扶貧開發工作服務的社會組織不能單打獨鬥,應形成主次分明、功能互補、結構合理的組織體系。”王堃認為,只有規模化強、組織化高的社會組織才有能力將分散的農戶串聯起來,克服農村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缺乏有效溝通的弊端,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形成組織優勢和力量優勢,推動鄉村振興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他積極為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創品牌、擴渠道、建平臺,帶領協會獨樹一幟地開創出“行業協會扶貧”新模式,積極摸索開發多元化幫扶措施,不斷加大扶貧力度,在做好物質幫扶、產業開發等“物質扶貧”的同時,也關注法律科普、教育扶貧等“精神扶貧”項目,為濟南市精準扶貧戰略的順利實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走好“環境保護新長征”

“環保是每個人一生的責任。”王堃用這句話鞭策自己、鼓勵他人。

2015年,為切實響應國家號召,儘快解決燃煤對大氣的汙染,中國國電山東分公司發起成立山東省工業環保促進會,王堃當選秘書長。做環保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王堃迅速組建10餘人的精幹團隊,開始了“環境保護新的長征”,歷時半年,從黃河入魯第一縣,到膠東半島、沂蒙山區,對140多家企業進行調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一年365天,王堃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奔波於會員企業之間走訪,深入瞭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和發展需求,向省環保廳、科技廳等部門積極推薦企業的先進技術,幫助會員企業申請相關項目資金支持;為會員開展新技術評議、實用技術與示範工程推廣、企業信用等級評價等;向政府部門反映企業訴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扶持環保企業做大做強。回到家滿腦子也都是怎樣把環保工作做好。他的腿痛很嚴重,醫院多次催促要他住院治療,上級領導也讓他休息幾天,他謝絕後依然拖著疼痛的雙腿堅持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高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讓百姓在綠水青山間增強獲得感、提升幸福感。依託于山東省工業環保促進會這個平臺,王堃也有了長遠的目標,他希望能匯聚起四面八方的“中國環保力量”,共同為子孫後代的碧水藍天奮鬥。

慈善事業沒有盡頭,公益之路沒有終點。幫助困難白內障患者復明、為廣大退伍軍人就業安置積極奔走、向受災地區捐款捐物……在公益慈善這個“新戰場”,王堃上了“癮”,截至目前,已經捐資340餘萬元。(聯合網記者 張永莉 通訊員 冉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