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开发区摁下临港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快进键”

漳州开发区摁下临港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快进键”

携手抗疫情,助力复工路。临港工业是漳州开发区的龙头产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临港工业企业遭遇原料供应不上、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复工复产面临诸多困难。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漳州开发区各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同时主动作为发挥各自职能优化工作流程,助力企业“动起来”。

压缩通关时间 做优临港服务

3月23日,一艘满载着3万多立方的进口原木货轮靠泊在漳州招商局码头3号泊位开展卸船作业,随后漳州海关驻招银办事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到港原木进行病虫害及夹杂物检疫查验。

“看有没有虫道,有没有虫害钻住的现象,看有没有活虫,像这种就是属于有虫害钻住,但是没有活虫。”漳州海关驻招银办事处查验科主任科员邵金诚介绍说,漳州海关组织卫生检疫,船舶管理,报关,查验,各个岗位的人员接力,优化从货物申报,现场查验,取之样品于实验室检测,整个的作业流程,目的是为了加强口岸的疫情防控,制定出合理的监管方案,高效办结货物通关手续,保障这批货物通过快速通关。”

这批进口原木是漳州开发区部分企业用于制作建筑模板的原材料,受全球疫情影响,运载原木的货船推迟数日到港,使得漳州开发区相关企业原木供应紧张。在得知情况后,漳州海关驻招银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立即成立通关协作小组并开展工作,保障货物安全有序通关。

随着疫情向好,企业恢复生产,码头也开始呈现一片繁忙景象,针对一些企业需求,漳州海关驻招银办事处还开辟特色通道,特事特办。日前,一艘满载“漳州造”风电设备的“黄海先锋”号货轮从招银港区码头出发,远赴波兰格丁尼亚港,这是漳州关区首次出口该类风电设备。这批设备共有5套,重1865吨,主要为风电塔架和分瓣塔海托等风电设备专用零件。由于该设备体积大,集港时间长,为确保货物顺利出口,漳州海关驻招银办事处专门为企业制定监管通关方案,还指派业务骨干负责通关申报事宜,帮助企业做到即报即放,即放即装。

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风电设备顺利出口。这次货物的成功出口也为招银港区“开辟”出一条风电设备的“出海大通道”,优化了港口的货种结构。为更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漳州海关驻招银办事处还推出临时延长税款缴纳期限、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提高国外通报核查效果、全面实施“多证合一”等14项措施,进一步优化企业通关环境。

深圳外代漳州分公司报关员李丽丽表示,由于漳州海关减少了很多通关手续,纸质资料很多都不用提供了,还有一点就是压缩了通关时间,为企业减少了运营成本。

“税惠”春风助力复工复产

不仅是口岸单位、码头公司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面对疫情大考,漳州开发区税务局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做好科学防疫的基础上,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复工复产。

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最为重要的集装箱设计生产基地,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较为紧张。开发区税务局了解情况后,积极为企业落实各种减税免税政策,助力企业恢复生产。

“在税务方面,我觉得这次对我们企业帮助非常大,从土地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然后(其他)税费,我们社保(部分免缴),按国家的政策大概总共给我们减免了165万的费用和税,另外一个出口退税也加快了力度,最近给我退了大概465万的一笔费用,这两个确实对我们的经营,减少了我们很大的资金压力。”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说道。

及时为企业减税退税是漳州开发区税务局在企业复工复产期间,为企业解决生产和工作中遇到税务问题的一个缩影。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漳州开发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从加速出口退税、加强宣传辅导、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等有力举措,实现服务企业不减档、安全办税有保障,帮助临港工业提速复工、稳定发展。

“漳州开发区采取了无纸化办税、先退后审等举措,将出口退税的申报方式由“来回跑”改为“网上传”,利用电子税务局网络平台,实现了企业端申报,税务人员即时受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实行分类化管理举措,对像中集集团、豪氏威马等一类企业出口退税申报实行先退后审,当天申报,当天办理。

今年一季度中集集团、豪氏威马还有福建首钢凯西钢铁等十家临港工业,共计减少各类报表报送100多份,共收到出口退税税款1662万元,实现了绿色办税无障碍,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漳州开发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施胜波说道。

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类困难,漳州开发区各单位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贴心暖心举措受企业点赞。截止目前,漳州开发区规模工业全面实现复工复产,复工率达100%,为开发区恢复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甘明生 康艺勇 黄曦江 佳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