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價格居然還有負值?買家每買一桶,賣家要倒貼37.6美元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程行歡

活久見的事情又來了!

石油價格居然還有負值?買家每買一桶,賣家要倒貼37.6美元

即將到期的美國 WTI 5月原油期貨合約以大跌收盤,創下近月合約歷史最低收盤水平和最大單日跌幅,收於每桶-37.63美元,跌幅超300%。

這說明如果你是買方客戶,那麼作為賣方,不僅免費送給你原油,還需要每桶再給你37.63美元的現金補貼。今天上午A股開盤,油氣存儲概念股走強,恆基達鑫、宏川智慧、國際實業漲停開盤,中遠海能、招商輪船、海越能源等漲幅居前。

石油價格下跌的預期一直存在,但跌至負值還是歷史上首次。一個多月以來,美國、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價格拉鋸戰一直在進行,而受國際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各國生產和社會生活陸續停擺,將“工業血液”石油的需求降調了歷史最低點,停掉的工廠、物流、汽車運輸和航空公司,停在原地。各地的儲油倉庫和管道迅速被填滿,海上停滿了裝滿油的超級遊輪。這也意味著買進的石油至少要去負擔倉儲的成本。

卓創資訊的分析師朱光明認為,這背後折射出兩點:一是美國石油需求因封城而導致的銳減已經到了不得不重啟經濟的階段,這從特朗普要求5月1日重啟經濟的表態就可以看出端倪;二是沙特與俄羅斯暫停開打價格戰之後,雖然沙特提高了出口至美國的原油價格,但對美國頁岩油行業的保護作用正在消失,美國大量的頁岩油企業將會加速破產,市場化正在快速出清過剩產能。供需嚴重失衡之下,原油庫存不斷累加,在臨近庫存極限時刻,歷史性負值就發生了。

對於後市,朱光明認為需要關注以下兩點:

一是需求端何時恢復的問題。在這點上,歐美和中國採取了截然相反的做法。中國的保守策略是捨棄第一季度經濟,在嚴控公共衛生事件之後再重啟經濟,這類似於短痛的做法,而歐美採取了兩者並行。

二是美國是否會增加戰略儲備庫的問題。增加戰略儲備庫,一方面可以增加購買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庫容,存儲更多原油,以緩解當前無處可存油且存儲費用過高的問題。

據瞭解,特朗普政府已經宣佈將購入7500萬桶原油,以加強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根據美國官方數據,截至3月20日,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為6.35億桶,儲備能力為7.97億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