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最終要和自己和解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在清華大學做學渣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同學匿名回答道:我盡力了。謝謝大家。我真的盡力了,真的盡力了。可是什麼也沒有改變。什麼也沒有改變。什麼也沒有改變。

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寫下這段話時的無力感。每個人都堅信過自己的不平凡,也都經歷過某個不平凡的時刻,但真正把不平凡走到最後的寥寥無幾。

記得陳道明曾在《傳承者》節目中有過一次當眾發飆。

人這一生,最終要和自己和解

當一位青年評論員評價一群表演高臺花鼓的農村孩子沒有個性,長著同樣一張臉的時候。

陳道明頗為嚴厲地說道:世界上沒這麼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輩子可能要甘於寂寞,甘於平凡。但是,不要打擊他們的努力。

平凡,是生命的常態,我們這麼努力,最終不過是要歸於平凡。

在網易雲音樂的《平凡之路》下看過一則高贊留言:

小時候跟著父親去城裡賣西瓜,害怕同學會看到我,就拼命地將自己隱藏起來,一路心驚肉跳。

現在想來那條路綠樹成蔭,陽光颯爽,若不是我害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一定能看到許多美好的景緻,那條路,正如其他的所有路,從來都不應該被逃避。

有時候,我們過不好這一生,並不是因為你面前有千萬人阻擋,而是你這一生都在與自己對抗。

人這一生,最終要和自己和解

和自己的平凡為敵,你可能會錯過沿途很多美麗的風景。

很喜歡《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裡面作家劉繼榮女兒一段話:

老師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的確,平凡就這麼不值一提嗎?

如果哪天沒有人為英雄鼓掌,是不是英雄也失去了他存在的意義。

這個世界是有分工的,即使再平凡的個體,也會有人將你視為“英雄”。

那個叫你老公或者老婆的人,一定是風雨無阻等你回家的人;

那個喊你爸爸或者媽媽的孩子,你也永遠會是他們世界裡的超人。

這世間,我們缺的不是極少數的英雄,而是大多數的平凡,且不會在平凡中潰敗,認清生活的本質,依然能夠熱愛生活的人。

曾幾何時,那個憧憬著鮮衣怒馬仗劍天涯的少年,多年以後可能就是小區裡你遇見的那位給兒女當馬騎的中年大叔;

那位白衣翩翩裙角飛揚的夢中少女,說不定下一次出現就是隔壁那個圍著圍裙,站在門口喚著家人回家吃飯的家庭主婦。

人這一生,最終要和自己和解

能接受平凡並且享受平凡,才是最不平凡的一件事。

喜歡《悟空傳》裡有一句話: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天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成長就是哪天我知道自己最終要成為普通人的時候,我不會再去抱怨,而是去接受。

這不是妥協,而是明白了:平凡人有平凡人的偉大,平凡的生活也可以五彩斑斕。

平凡才是生命的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