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找到心的归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村道宽敞整洁,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现代田园气息洋溢在每一个角落。桐乡市屠甸镇荣星村,这个与屠甸镇区仅一桥之隔的村庄,既有城市的生活水平,又有城市没有的浓厚乡愁,它早已不囿于村美民富,更让居住其中的人找到了心的归属。

“花园式”村庄美如画

每天清晨,在荣湖公园里晨练的村民迎来了第一缕阳光;夜幕降临,荣湖公园又迎来了一天中另一个热闹时刻,忙碌了一天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来此散步、闲聊、跳舞。沿着荣星大道一路向西,便到达了另一个更为“精致”的景点——火炉浜。

在这里,找到心的归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水清、岸绿、景美,来过火炉浜的游客都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但早些年,这里还是一个“露天垃圾场”,压根看不到如今优质乡村旅游景点的影子。

最初,周边的生活污水都直排在浜里,有些村民也“习惯”把生活垃圾随手丢进浜里。边上还有个养猪场,废水污水、排泄物都往火炉浜排。“天气一热,根本不敢打开窗户,受不了这臭味,苍蝇蚊子特别多,真是太遭罪了。”居住在火炉浜附近的村民回想起曾经的日子,都直摇头。

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爱去的“后花园”——“推开窗就可以看到美丽的火炉浜,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满目美景,在院里养养花,躺在摇椅上晒晒太阳,心情特别舒畅。”身处这一片乡村美景之中,乡贤带动大家“自治”治出家乡新貌是当地村民在闲聊时津津乐道的故事。

魏建华是土生土长的荣星村人,也是桐乡市星马针织制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火炉浜环境整治和改造过程中,魏建华不仅带头出资,还主动挨家挨户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和村民一起商讨改造方案。为开阔村民眼界,更好地开展规划,他曾组织该小组40多户村民赶赴临安,参观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渐渐地,反对火炉浜改造的声音消失了。

在这里,找到心的归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这条小小的火炉浜终于迎来了新生。而今,火炉浜已经成为屠甸镇乃至全市乡村治理的典范。

乡风文明促发展

正是看到了乡贤们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种种优势,2017年11月,荣星村成立了全市首家村级乡贤参事会。有了“乡贤”这个名分,村里像魏建华这样有名望、有才干、热心公益的人士纷纷聚拢,努力为该村发展出谋献策。

在这里,找到心的归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阿姨,您尝一尝,这是我们果园里新鲜采摘的水果。”这两年,每到采摘季,荣星村荣湖庄园的负责人叶秋华就会主动带着果园种植的新鲜桃子、蜜梨等水果,给村里生活困难家庭送去温暖。

荣星村党总支书记金福良说,尽管叶秋华是上海人,但因为产业在荣星村,她也是该村乡贤参事会的理事,对村里的事务非常热心,经常主动参与其中,帮助村民排忧解难。

“村级乡贤参事会、镇级乡贤联谊会先后成立,乡贤的力量得以进一步凝聚,三治融合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也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村级发展等具体事务中。”金福良表示。

炎热午后,火炉浜周家斗组村民周利华的家中,却十分热闹。每到下午三四点,村民们便围坐在一起,被壁挂电视机里播放的法治宣传短片吸引着;一些村民休闲地靠在法治书吧的沙发上,翻看着法律书籍;几个抱小孩的妇女正好奇地打量着法律服务机器人“小桐”……

在这里,找到心的归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这里,找到心的归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去年6月,荣星村计划在火炉浜设立固定的“板凳法庭”场所。村里正愁把点设在哪儿,周利华主动站出来,将位于村口的自家小店翻修一新,成为村民调解矛盾的“板凳法庭”。“遇到矛盾纠纷,碰到不懂的法律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村里的‘板凳法庭’。”附近的村民说,给他们提供帮助的“红娘舅”大多是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人士,所以很放心,也很乐意跟他们谈。

“红娘舅”田玉珍退休前是村里的妇女小组长,“作为一名荣星村人,能够帮助解决和协调村里的相关事务,协助村两委做好群众工作,成为村里和村民之间的‘连心桥’,我觉得很自豪、很骄傲。”

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乡风文明基础,荣星村旅游开发的脚步迈得又快又稳。去年5月,荣星村田园综合体项目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正式启动。未来,荣湖庄园、荣湖公园、火炉浜公园、火炉浜自然村落等景点将串连成线,把农村观光游和田园采摘游有机融合起来。荣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手记

排忧解难助发展,化解矛盾促和谐。乡贤们怀着一片赤子诚心,主动作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自身实践,带领身边群众走“致富之路”、行“和谐大道”、过“小康生活”,让荣星村乡村振兴的脚步越来越快。如今的荣星村,可谓处处皆景,充满了蓬勃生长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