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古詩今天讀起來平仄韻律不對,是當初就如此,還是千百年來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你怎麼看?

飛龍在天9783


有些古詩詞,用粵語朗讀確實比普通話押韻。比如李後主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鉤跟秋就不那麼押韻。

粵語鉤和秋的讀音分別是ngao和chao。


學數理的老莊


多數是讀音起了變化。


我武維揚


很多古詩讀起來平仄不對,我認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唐朝以前不講平仄韻律;二是有些字是一字多音造成的;三是現代人初學詩詞用的是《中華新韻》,新韻的平仄是根據漢語拼音來的,而古人用的韻書如《平水韻》、《詞林正韻》等韻書不是依據漢語拼音;四是古時不強調普通話,有些詩詞作者是用方言寫的,我們讀不押韻,但用作者家鄉的方言去讀就能押韻。

我認為現代人學格律詩依《中華新韻》就可以了,但有興趣用其他韻書也可以。不論用哪種韻書都不能無病呻吟,或為了押韻而造成詞不達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