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我們熟讀卻後來發現翻車的名言佳句(二)

六、三思而後行


這句話,我們按照字面解釋,是指做某件事的時候最好考慮三次,權衡各方面的利弊之後再去實施。也指做事之前要多考慮周全,小心謹慎,不要莽撞草率行事。

那些年,被我們熟讀卻後來發現翻車的名言佳句(二)


其實按照這個字面解釋,確實也沒錯。不過原文還有下半句:《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季文子遇到事情總是要反覆思考(三次)然後再行動。孔子聽說這件事之後說:“考慮兩次就夠了”。


孔夫子的意思就是說季文子這個人做事太磨嘰,磨磨蹭蹭,事情都耽誤了,一件事想好了就可以幹了。


放到現在的社會里,特別是在這個快速多變的時代中,稍一猶豫,機會轉瞬即逝。有的時候,考慮得太多也是不好,把太多的時間花在“想”上,還不如在考慮兩次後就去“做”,並不是想得越久就能悟的越深,有時候想太多反而容易誤事。謹慎是必要的(想兩次),但是過猶不及,考慮太多瞻前顧後,反而把事情都耽誤了。


七、父母在,不遠遊


這句話現在成了宅男宅女賴在家不出門的“擋箭牌”。手機一拿,床上一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渾渾噩噩,吃喝拉撒過一天。

那些年,被我們熟讀卻後來發現翻車的名言佳句(二)


原文出自《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在這裡,孔子確實說了“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可是你們選擇性地去掉後半句“遊必有方”算幾個意思?


其實,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在家奉養並孝敬父母(遠遊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去奮鬥。難不成孔子的學生都是街坊鄰居?端木賜是衛國人、公冶長是齊國人、司馬耕是宋國人,明顯不是嘛!難道跟著孔子周遊列國的弟子們都是父母雙亡才出去的?起碼孔子最心愛的學生顏回就是父親還在世的,還在顏回死了後要求孔子賣掉車子為兒子棺槨厚葬。

那些年,被我們熟讀卻後來發現翻車的名言佳句(二)


所以,趕緊的,出門去(記得勤洗手、戴口罩),該幹嘛幹嘛,現在疫情也基本受控制了。還是那個鄉村標語寫得好,接地氣——“在家坐吃山空,趕緊出去務工!”


八、七月流火


這個詞走紅應該是在2005年。當年的7月12日,時任中國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到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時任人大校長紀寶成在致歡迎詞時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一時間,輿論譁然:堂堂人大校長,竟然用錯典。雖然後來洗地的解釋很多,也多半是牽強附會,但是不能否認當時確實是用錯了,犯了望文生義的毛病。

那些年,被我們熟讀卻後來發現翻車的名言佳句(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最早出自《詩經·國風》。七月是指農曆的七月,大概相當於公曆的九、十月份。流比較好解釋,就是移動的意思。這裡的火,是星名,中國古代天文學稱之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而不是現代天文學意義上的火星,應該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天蠍座α星(天蠍座的主星),每年農曆六月出現時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後逐漸西沉,所以稱“流火”。授衣的意思就是縫製和分發寒衣。


所以,這句話的現代文翻譯是:到了農曆七月份的時候,大火星開始西沉,到了農曆九月份的時候,要開始縫製分發寒衣了。這句話很形象地表達了一個氣候轉換時的自然現象:夏去秋來,天氣轉涼,而不是想當然的望文生義天氣炎熱(意思完全反了)!


九、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坦率地說,很多人可能沒聽過這句話,但是有一個成語肯定聽過,那就是一毛不拔。形容一個人很吝嗇,很小氣,極端自私,連一根汗毛也不肯拔。

那些年,被我們熟讀卻後來發現翻車的名言佳句(二)


這句話是被後人尊為亞聖的孟子說的,原句在《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的意思是——“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其實,楊朱的原話在《列子·楊朱》裡有完整敘述——“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古時候的人,讓他拔下自己的一根毫毛來有利於天下他也不給,而讓普天下來奉養他一人,他也不同意。人人都不拔下一根毫毛,人人都不刻意做有利於天下的事,那麼天下就治理好了。


在這裡,楊朱表述的意思是我們既不要損己利人(損一毫利天下),也不要損人利己(悉天下奉一身),大家自己管好自己,那就天下太平了。楊朱主張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別人進行侵奪。所以一毛不拔的原意和吝嗇小氣、自私自利完全不搭界,至於孟夫子有意還是無意的斷章取義,就不得而知了。


這句話還有個典故,不妨也一併說下。

那些年,被我們熟讀卻後來發現翻車的名言佳句(二)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禽滑釐問楊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拔不拔?楊朱回答: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禽滑釐又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楊朱默不作聲了。


楊朱為什麼默不作聲,估計他心裡在暗罵:“弱智!懶得理你,你個傻叉!”


多說一句,“生存達人”主要是希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生存的技能、資訊、裝備,讓我們在不確定的未來,能夠確定地從容應對,覺得有幫助就留下關注再走吧!


那些年,被我們熟讀卻後來發現翻車的名言佳句(二)


參考資料:《論語·公冶長》、《論語·里仁》、《詩經·國風》、《孟子·盡心上》等


圖片來源:百度、網頁截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