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江夏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驕傲,2018

◆總成績單

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45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4.1億元,增長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9億元,增長9.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2.1億元,增長15%;工業投資258.8億元,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5.5億元,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68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38元,增長9.5%。地鐵紙坊線12月28日開通。

◆經濟實力

◆10次項目集中開工,完成投資513.5億元,菜鳥網絡三期、上海天納克等103個項目順利開工。

◆完成招商引資總額608.5億元,居新城區第一。利用外資4億美元,增長51%。

◆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2個,其中投資過30億元項目7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9個,民營500強投資項目4個,跨國公司研發機構3個,大型央企投資項目4個。

◆產業轉型

◆投入技改資金90億元,實施技改項目95個,新增工業企業“小進規”25戶、商貿企業“小進限”29戶、納稅過500萬元重點稅源戶32戶。

◆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80億元,增長5.5%。

◆收回已供未用土地402.3畝,盤活存量土地4692.3畝。

◆新報批建設用地44宗、3814.5畝,公開出讓土地20宗、1611畝。

◆全力推進20萬平方米創谷核心區建設,騰訊研發大樓正式啟用,當年實現產值20億元。

◆新設立各類投資基金22億元,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全區46家企業、68個新產品被列入武漢市自主創新產品目錄,15個產品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3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5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4.2%。

◆全年專利申請量2925件、專利授權量1969件,均居新城區第一。

◆落實大學生創業就業政策清單15條,舉辦雙創活動66場、大學生招聘會5場,留住大學生1.4萬人。

◆城市功能

◆統籌推進74個城建攻堅項目,完成投資66.8億元。

◆紙坊復江道、藏龍島大李小李等片區約50萬平方米還建房開工建設。

◆完成84個圖斑整治任務,拆除各類違法建設349處、16萬平方米。

◆新改建城區公共廁所18座、旅遊廁所12座,改造農村無害化廁所268座、農村戶廁1.3萬座。

◆鄉村振興

◆建檔立卡的17929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銷號,4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均在12萬元以上,農村貧困對象住院醫療費用個人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90%。

◆新建高標準農田14.6萬畝。全年預計完成農業總產值182億元、農業增加值116億元,均增長3.5%。

◆新增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7個,全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抽檢合格率達99.9%。

◆整體推進83個試點村“紅色三鄉工程”,全區3000多套空閒農房和500個共享農莊實現全國聯網,169家企業和221位能人回鄉創業,新增投資22億元。

◆建成11個美麗鄉村,山坡街被評為省級森林城鎮,湖泗街以及梁子湖風景區梁湖村等15個村灣被評為省級生態街(村)。

◆中山艦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景區,全區旅遊業接待總人數600多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0億元。

◆生態文明建設

◆新建10個省級綠色示範村,安山國家溼地公園順利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

◆投資16.7億元,實施22個“四水共治”項目。

◆“兩湖一河”沿線102個村灣環境整治全面完成。

◆全年預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70天以上,優良率達75%以上。

◆購置新能源公交車132輛,完成33臺燃煤鍋爐改造任務,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77輛。

◆啟動15.4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

◆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81%,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3年負增長。

◆預計全社會萬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3.8%、4.5%。

◆群眾幸福指數

◆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2%,增長26.8%。

◆新增就業1.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338人。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續保11.5萬人,社會保險擴面2.4萬人次。

◆為1557名農民工追討工資2億多元。

◆連續14年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惠及全區6萬餘人。

◆為1.4萬餘名城鄉低保、特困、孤兒對象發放保障金1.2億元。

◆新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家、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4家,創建老年人宜居社區16個。

◆85個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

◆新建公租房、棚改安置房4236套,發放廉租房租賃補貼631戶、39.3萬元。

◆啟動9所學校的新改擴建項目,完成6所學校配建工程並投入使用,新增學位8400個。

◆依法查處涉黑組織1個、涉惡團伙15個,打掉“全能神”邪教團夥窩點14處,抓獲犯罪嫌疑人73名。

◆搗毀傳銷窩點508個。

◆省、市交辦的327件重點信訪案件全部辦結。

◆作風建設

◆統籌推進“農房貸”“互聯網+居家養老”等58個重點改革項目。

◆辦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12萬餘件,即辦件率達50%以上,按時辦結率100%。

◆在全區430個基層站所開展“雙評議”。追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201起,追責270人。

◆深入推進全區政策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以及幹部作風的督促整改,查辦案件23件,問責113人。

奮進,2019

◆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

◆經濟建設

◆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

◆新引入金融機構1-2家。

◆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服務業佔三次產業比重提升3個百分點以上。

◆實現招商引資總額550億元以上。

◆實施“百企百億技改工程”,技改投入增長8%,完成工業企業“小進規”20家、服務業企業“小進規”和商貿企業“小進限”100家。

◆“兩輪驅動”

◆年內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建立研發機構。

◆力爭培育行業“隱形冠軍”3家、科技“小巨人”10家、瞪羚企業和兩化融合示範企業30家。

◆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產品備案企業30家,力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1100億元。

◆新建市級以上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器5家。

◆企業開辦時限再減少50%,項目審批時限再壓縮50%。

◆確保引進的高層次人才60%以上留在企業和產業一線。

◆力爭引進30名高層次人才,留下10000名以上大學畢業生。

◆美麗江夏

◆確保區域湖泊藍線、山體綠線控制率100%。

◆啟動黃金橋河、幸福港、梁子湖入湖港渠綜合整治工程,抓緊實施斧頭湖流域湖堤加固,金口二站、大橋湖整治,三門湖排澇等一批重點項目,完成中間湖、張橋湖、枯竹海退垸還湖任務。

◆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78%以上。

◆加快推進靈山、將軍山、港潮山等11座廢舊礦山綜合整治和山體復綠工程。

◆新增綠地1500畝以上。

◆新城建設

◆完成72個環境保障綜合整治提升項目。

◆統籌推進金口、鄭店、五里界等一批舊城改造和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200萬平方米徵拆任務。

◆投資71億元,實施90個城建項目。

◆完成G107改擴建、星光大道、黃家湖大道、和平通道下穿鐵路、南虹路等一批重點工程,加快建設S101新南環線、麥芽湖大橋、賀站“公跨鐵”立交橋、東一路東南延長線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全面疏浚紙坊城區雨汙管網。

◆城鄉融合

◆新建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2000畝、高標準農田10萬畝,新增“三品一標”認證10個,實現農產品加工業產值140億元、農業增加值增長4%以上。力爭鄉村休閒遊綜合收入增長20%以上。

◆新增各類新型農業經營示範主體50家。

◆力爭盤活閒置農房1000套,吸引投資20億元以上。

◆改造8000戶農村戶廁,提前一年完成農村改廁任務。

◆在500個沿河、沿湖村灣建成汙水處理設施。

◆連片推進100個美麗鄉村建設,提標美麗鄉村連接道路,修建驛站50個。

◆以五里界、梁子湖風景區10個村100個村灣為重點,集中打造50平方公里“環梁子湖四三行動示範帶”。

◆群眾獲得感

◆全年新增就業崗位10000個,新增就業8000人。

◆加快推進古驛路小學、五里界中學等6個續建項目,啟動藏龍島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廟山三小建設,完成大橋高中規劃選址。

◆高質量完成11所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

◆新增社保擴面2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