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時過境遷,離開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戰場整整39年了。每當朋友們說起那場戰爭時,我的思緒就會迅速飛向廣西友誼關以南方圓百十公里的土地,飛向參加過的諒山戰役,回想《攻克諒山》的拍攝經歷。

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八日,我所跟進的邊防三師繼同登作戰任務勝利完成之後,即刻拉開了諒山作戰序幕。

諒山作戰是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最後一戰,攻克諒山,將標誌著自衛還擊戰的勝利結束,其戰略意義、政治意義都極為重大。為了拍攝好諒山之戰,及時向祖國、向世界報道我軍自衛戰爭的偉大勝利,我申請來到作戰前線,加入了先鋒九團的戰鬥序列。

三月一日凌晨四時半,我所在的部隊冒著傾盆大雨,經過一夜急行軍,跋涉三十公里山間小道,進入諒山戰區北線陣地,並登上了諒山北側六百米高的楠榴山山頂(楠榴山頂是個高山平原)。

站在前沿陣地俯瞰諒山,方圓幾十公里的地物地貌盡收眼底:諒山地域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諒山市呈橢圓形坐落於盆地中心。南北走向的鐵路、公路和東西橫流的奇窮河"十"字形把諒山一分為四,我們的位置已前出到盆地西北邊緣,處諒山腹地。

向東望去,北來的鐵路、公路在一個僅百十米寬的山丫口並列著直插市中心。這個山丫口是越軍重點把守的咽喉要地,附近山洞裡的敵人不時發射著炮彈。鐵路以東緊靠市區是279高地,在那裡,敵方的輕重火器正瘋狂地封鎖山丫口。

向南遠眺,市西區緊靠鐵路約兩百米的地域是兩座獨立的高山,也就是越北的"自然戰備庫"石臘子,及二清洞、三清洞所在地,它們像桂林的象鼻山,撥地而起、十分險峻。

在諒山市地域,敵方早已佈置了極其周密的交叉火力網,控制住諒山所有的鐵路、公路以及各個角落。我清楚地看到敵方的輕重火炮有規律地進行著攔阻射擊,炮彈準確地落在山丫口他們預測好的各個位置上。

誰都知道,後方的記者一時半時是進不了諒山的。

我在慶幸艱苦跟進到位的同時,也感到一種內在的壓力:作為攝影記者的我處於孤軍作戰的惡劣境地,能否成功地記錄這震驚世界的一頁?心裡一直忐忑不安。

在諒山初戰的兩天兩夜裡,我隨一營越過八百米開闊稻田地,攻佔石臘子山;隨二營進入諒山北市區,攻佔了諒山火車站,在大小十多次戰鬥中,拍攝了不少戰地照片。這些照片中,有指揮員前線指揮的生動畫面,有戰士們衝鋒陷陣的戰鬥英姿;有炸燬二清洞的壯觀場景,也有繳獲的大量武器彈藥和狼狽不堪的俘虜……乍一拼版覺得可以發一組完整的戰地攝影專題了。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二月二日晚,部隊在山洞裡、戰壕裡休息,我躺在小丘陵上的草垛裡,回想幾天來的戰鬥突踐,將版面在腦子裡拼了又拼,慢慢地感覺到這版面中還缺點什麼。什麼呢?我反覆地思考著,歷史上戰爭中留下的不杇之作開始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攻克柏林"、"解放軍橫渡長江"、"戰鬥在狼牙山上"、"古長城上"、"攻佔南京總統府"......柏林、長江、狼牙山、古長城、南京......鮮明的時代特徵、典型的地物環境、突出的現場氣氛、強烈的新聞紀實性、豐碑式的歷史價值......一個高層次的追求開始在我心中產生。我頓感熱血奔流,夜不能寐,顧不得兩天兩夜戰鬥後的疲勞,即刻向團指揮所摸去,打聽進攻諒山南區,攻佔諒山省府的部隊和時間。

原來,在進攻二清洞、火車站等地之後,大部隊已經趁夜幕湧進了諒山北區,做好攻佔南區的準備。擔任主攻諒山省府任務的部隊正好是在同登作戰中跟進的三營。獲此消息,我高興極了,老部隊、老戰友,完成拍攝任務已經有了幾成把握了。

三月四日凌晨四時,我叫醒配合我拍照片的戰士小王,整理好行裝,趁夜幕,在敵人的炮彈間歇中越過近兩公里的開闊地,繞過兩個村莊,進入到諒山市區。這裡,我軍的大炮、坦克早巳暗度陳倉,推進到指定作戰位置,部隊如早潮一樣,向奇窮河大橋方向湧動,片刻後,陣地上又死一般的寧靜了。五時半,我們在奇窮河北約百米的一條小溪邊找到了三營。

六時正,一發炮彈由北向南劃破上空灰色的鉛雲,落在諒山南區,發出震撼山河的巨響。諒山南區的圍殲攻堅戰終於打響了,頓時萬炮齊嗚,槍聲四起,空氣被爆炸聲撕裂得急劇地顫抖。

我跳出戰壕,奮力向大橋衝去,搶佔有利位置,用相機高效率地抓拍著幅幅壯觀的場景。

作戰中,我的不少戰友在飛蝗般的彈雨中,在激烈的炮戰中倒下去了,死神的影子急劇膨脹,變得觸手可摸。正當我跳下一條戰壕的當兒,耳邊一聲尖歷的嘯叫,一發炮彈落在戰壕邊上,頓時,我覺得大地在沉陷,自己像一片飄零的葉子向漆黑的深淵墜落......片刻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思維還存在,試探性地抖一抖身子,黃土和塵沙索索往下落......我還活著!真是不幸中的萬幸!我用手帕抹去相機上的泥土,繼續投入了戰鬥行列。

"過橋!"指揮員一聲令下,第一批攻橋戰士立即向大橋撲去,緊接著又有第二批、第三批......但由於敵方火網交織,幾次強攻付出了很大代價。

一百三十米長的鐵路大橋懸空十米橫跨河面,河水深深,這座鐵橋就成了進入南區的必經之道,有如紅軍長征途中的瀘定橋一樣險要,奪取奇窮河大橋就意味著取得了諒山戰役的徹底勝利。

為了加快奪橋的速度,部隊以強大的火力壓制對岸火力點,橋面上一輛蘇制裝甲車被我攻橋部隊擊毀,黑煙陣陣,戰士們在彈雨中趁煙塵遮擋,勇猛地向南衝去,尖刀七連的尖兵排,終於率先衝過南橋頭,並很快穩住陣腳。頃刻間,人流疏通了,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湧向南市區。

我蹲在戰壕邊,用前面一棵大樹為前景,拍攝了十多幅我軍強奪奇窮河大橋的壯觀畫面。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下一個拍攝點就是諒山省府了。十多天的戰地生活,我不斷地取得了作戰經驗,我像戰士一樣不斷地給自己提出新的任務,制訂新的計劃,然後去衝擊新的目標。但衝擊眼前的這個目標,卻非同小可啊!敵方封鎖的是四米寬的橋面,炮彈仍然在轟炸,機槍仍然在切割......正在我猶豫之際,九連通訊員小楊護著炸傷的左手過來了,我一把將他拉到身邊,他叫喊著什麼,又"騰"地爬出窪地往前衝去。我炸聾了耳朵雖然未聽清他說了什麼,但他的行為給了我極其有力的鞭策,一股向上的力量油然而生,推動著我義無反顧地去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

我脫下絨衣,卸下所有裝具、物品,把幾天來拍攝的㬵捲包在絨衣正中,寫下簡短的說明和留言,而將包裹放在戰壕裡,整理好單薄的軍裝,只帶了手槍和照相機躍出窪地,撲向大橋。

與死神拉下臉後的人是無所畏懼的,相形之下,死神會變得弱小,鬼怪會膽戰心驚,我以勝利者的身份在一片戰火緊蹙的煙花中,在一片槍炮嗚奏的交響樂聲中進入了南市區。

經過半小時激烈的巷戰,正當我搜索欲尋的目標時,敵方的遠程大炮又覆蓋了過來。這是敵方諒山失守的信號了,憑經驗預計,這次轟炸少則二十分鐘、多則半小時。我急速地跳進一個防炮洞裡,趁敵方轟炸,正好恢復一下體力。我靠在冰涼牆壁上,感到飢腸轆轆,便撿起洞口邊的壓縮餅乾咀嚼起來。恍惚間我聽到了什麼聲音,原來我的左耳開始恢復聽力了。

炮聲稀疏了,槍聲又起了,部隊又開始巷戰。上午十時許,我經過來回輾轉後來到諒山省府大樓附近。

一座廳堂式的大樓聳立著,十分顯眼,大樓的地基達三米之高,樓面寬闊宏偉,古老的臺階護牆呈"八"字形分開,這無疑是我要摘取的皇冠了。我穿過停車場,沿著府院的高大圍牆很快來到大樓正面。臺階上滿是斷枝、殘葉和瓦礫,臺階前面兩座鐵鑄古炮……儼然一派高級府邸的氣勢。但這裡十分暴露,冷槍冷炮不時地襲來,子彈貼著頭頂嗖嗖飛過,不時地剪理頭頂的樹冠。

我清楚地意識到,這裡於我於敵都十分重要,敵方當局正在關注它的存在,我國人民正在等待勝利的消息。如果說,整個反擊戰是對敵方當局寫下一個驚歎號,那麼,佔領諒山省府大樓是驚歎號的最後的那個圓點了。我想起作戰以來十六個日日夜夜,想起征戰中先後不幸犧牲的數百個戰友,心中騰起一股熱流我思忖著,一定要把這個圓點畫好,畫得像太陽一樣圓一樣美。

我窺測好地形,預測好拍攝位置,舉起相機。角度太好了,畫面太美了!為了表現我邊防戰士的高大形象,我衝著正在把手大門的靠著護牆半蹲著的兩個戰士問:"你們能不能站起來,只一下就好,我拍張照片。"話一出口我又後悔了,他們站在高處,萬一......誰知這兩個經過戰火洗禮的戰士二話沒說,就霍地一下站起來了,像兩尊青銅雕像,豎立於諒山省府大樓門前的石階上。臺階、護牆和古炮呈"之"字形,兩戰士正站在中間轉折的地方,護牆上圓椎形的小洞孔呈現強烈而和諧的節奏,襯托著高大的戰士。鐵鑄古炮在前景上十分引人注目,恰到好處......我迅速地按下快門,抓拍了《攻克諒山》這寶貴的典型的戰地照片。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最優秀戰地拍影作品《攻克諒山》下圖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三月四日晩上,我接到後方指揮所發來的要我立即回國的電報,次日我在中央新聞單位的幫助下,將這幅照片傳真發往北京。

當諒山之戰最後的一聲槍響結束後,敵方當局還正在聲嘶力歇鼓譟:"中國軍隊是過不了奇窮河的……"以此矇騙他們的國人和世界。西方一家電臺也掩耳盜鈴地為敵方打氣,說什麼"中國軍隊還在諒山北側山地裡蹣跚"。

《攻克諒山》這幅照片和我的其他六幅記錄諒山之戰的攝影組照由新華社向世界發出後(發世界通稿),許多國家考證了照片所拍攝的位置,從而結束了中國軍隊是否拿下諒山的爭議。

戰後,這幅照片先後在全國各家報刋登載,在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多處展出,獲得解放軍畫報一級紅旗稿獎,併入選全國攝影展覽;後來獲1977一1981年全國優秀攝影藝術作品銀牌獎,1976一1980年全國新聞攝影作品銀獎,被評為世界百年百幅優秀新聞作品之一,編入《歷史的瞬間》一書;《攻佔奇窮河大橋》也在很多展覽中展出,並獲得1979年新聞攝影一等獎等多項大獎。黨和人民給我的戰地攝影很高的評價,也給了我很高榮譽,給記了一等軍功。

李永安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統軍將領(1979年3月)

同登,諒山戰役主攻師軍事指揮靈魂人物:邊貴祥師長、吳恩慶政委。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英雄炮兵(1979年2月)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戰前動員(1979年2月15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開戰在即(1979年2月16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奔赴戰場(1979年2月17日凌晨6點50分)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協同作戰(1979年2月17日凌晨6時55分)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合圍同登(1979年2月17日10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諜報員(1979年2月17日12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同登遠眺(1979年2月17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激戰七號高地(1979年2月17日9時)

某部三營從弄懷村公安屯出國進入戰場,三個小時後,攻佔越北七號陣地,與友鄰部隊完成對同登鎮的半圓形合圍,下圖為七連官兵在七號陣地作戰。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進攻受阻,瞭解敵情(1979年2月17日11時)

遭敵方立體火力網封鎖,進攻受阻,雙方戰鬥十分激烈,翻譯人員聽老百姓介紹敵方軍情。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研究戰法(1979年2月19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摧毀法國炮樓(1979年2月22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優待俘虜(1979年2月22日)

我軍控制越北堅固的"法國炮樓",從地堡裡逃出的越軍上士被我軍俘獲,一小時後,這座地下城堡被我軍炸燬。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前線民工(1979年2月22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建功的英雄們(1979年2月22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向諒山進軍(1979年2月28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靠前指揮(1979年3月1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炸燬二清洞(1979年3月2日15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巷戰(1979年3月2日15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靠前指揮(1979年3月4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凌晨打響諒山南區攻堅戰(1979年3月4日5時50分)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民兵緊跟部隊(1979年3月4日7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救護傷員(1979年3月4日7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衝擊南區(1979年3月4日8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攻佔奇窮河大橋(1979年3月4日8時30分)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攻克諒山(1979年3月4日9時30分)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嚴正警告(1979年3月4日11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英雄炮兵班(1979年3月5日與馬文榮合拍)

擊毀奇窮河鐵橋上敵裝甲車的英雄集體一一無後座力班。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擊毀敵裝甲車(1979年3月4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繳獲敵289號坦克(1979年3月2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激戰扣馬山(1979年3月9日16時)

戰爭結束前的決戰。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戰地炊事兵(1979年3月9日15時)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炮擊敵戰略目標(1979年3月8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老英雄李萬餘和他的前線指揮所(1979年3月2日)

全國戰鬥英雄李萬餘(左三)、師領導王書生(右二)、丁文龍(左一)等在諒山前線指揮所。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撤軍時人民的話別(1979年3月9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越南群眾返回家園(1979年3月10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凱旋(1979年3月9日與馬文榮合拍)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戰旗鮮花,英雄歸來(1979年3月10日)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楊勇副總長到前線看望部隊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中央慰問團在四八七團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中央慰問團在四八九團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中央慰問團在四八八團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接見戰鬥英雄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戰地慰問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常香玉等帶領豫劇團到前線慰問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祭拜英烈(1979年5月與馬文榮合拍)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清明節看望戰友(1979年清明)

《攻克涼山》戰地拍攝照片集錦

編後語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李永安擔負著戰地攝影任務走進戰場,他跟隨突擊營(489團)參加了攻佔越南同登和諒山的戰役,在血火中拼搏23天,9次遇險,1次負傷,最終凱旋,在戰地攝影中獲得重大成果。他拍攝的200多幅戰地攝影作品,圴成為人民軍隊軍史資料,其中發表、展出90多幅,30多幅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6幅戰地攝影作品被新華社向全中國、全世界發通稿,被世界上70多個國家的報刊登載。戰後,這批攝影作品圴被留為軍事資料,被評為"具有重大文獻價值的優秀攝影作品",其中《攻克諒山》被新華社評為"世界百年百幅優秀新聞作品"之一,編入《歷史的瞬間》一書。

閱讀李永安的作品很受感染。這些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攝影作品彌足珍貴,他的捨生忘死的敬業精神值得人們永遠的崇敬,在此,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點贊關注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