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而治之"到"合力共為",頂山織密基層治理一網格

2020年,頂山街道圍繞"1+4"體系建設

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深入推進"四大主攻戰",聚焦全科高效,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紮實開展"四個一"建設,形成全新的基層治理結構。今天小頂帶您來看"1+4"改革中的"基層治理一網格"


"三格歸一":築牢治理基礎

頂山街道堅持"基層治理一網格"的思路,以社會治理網格為基準,按照服務邊界一致、服務標準一致、人員配備一致的原則,整合全街既有的城市治理網格、派出所警格,將全域62.8平方公里科學劃分為110個網格,將原先零散的治理力量進行集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聯勤聯動高效運作。

從

從

從


"1+X"服務模式:凝聚治理合力

頂山街道牢牢把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目標方向,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搭建以"三格"專職網格員力量為核心,小區物業、小區樓棟長、社會組織、共建單位、政法網格員以及黨員群眾志願者等

兼職力量廣泛參與的"1+X"網格服務模式,實時鏈接網格邊界熱點,凝聚治理有效力量,使得網格"組團式服務"貼近街情民情。

從

從

從

從


"一專多能":提升治理效能

頂山街道持續推進"大全科體系"建設,採取上門送學、小班教學、在線自學、交流互學等方面賦能網格員,努力打造一支"一專多能"的網格員隊伍,讓網格員化身"業務通"、"多面手"、"全能王",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服務效能

從

從

從


10分鐘服務圈:織密治理點位

頂山街道堅持"社會治理為了人民"的理念,整合現有社區辦公用房、物業用房等資源,拓展網格服務陣地建設,在原有的街道、社區服務中心之外,探索建設"家門口服務點",延伸網格服務進小區、進樓棟、進門戶,讓頂山群眾享受家門口的貼心服務。


從

從

從

從

雙區時代"的來臨,給頂山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區域面積和人口的激增也給全街基層治理帶來了挑戰。"窮則變,變則通",頂山街道立足街情民情,在基層治理創新方面持續發力,努力探索新路徑,謀求新發展,迸發新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