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流沙河《理想之歌》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这篇入选了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想必对于许多人来说都耳熟能详。


就在2019年11月23日,这首诗的作者、著名文化学者、诗人、作家流沙河(本名余勋坦)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流沙河的遗体告别仪式就在今日(2019年11月27日)举行。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古语有云:盖棺定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诗人。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在他离世之前,互联网上似乎很少能关注到他的消息。


而早在1989年,流沙河就已经决意弃“诗”从“文”。我们接触这位诗人的作品,都是许久之前的旧作了。


除了《理想之歌》,流沙河老先生还有一代表作《就是那一只蟋蟀》


这一篇还有一段典故佳话。


1982年,流沙河在诗刊《星星》上开了个专栏,最早介绍台湾现代诗。后来,他把这一系列集结出版《台湾诗人十二家》,引起了轰动。正因为流沙河的欣赏和推介,余光中在大陆有了广泛的知名度。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余光中和流沙河跨越海峡的友谊)


1982年夏,余光中致信流沙河,说起四川的蟋蟀和故园之思,4年后,他又在《蟋蟀吟》中写下:


“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流沙河感慨之余,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答。


就是那一只蟋蟀

钢翅响拍着金风

一跳跳过了海峡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里

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节选


二十年过去,现在回头来看,一些人会评价,余先生的现代诗水平似乎称不上大师,入选中学教材有点名不副实。余先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自己著名诗人的头衔是可笑的,只是虚名。


这只是诗人谦虚的说法,不足为凭。


不同于我们新生代接触译制体、西化的文字比较多,余先生出身于旧社会的地主阶级,旧学、新学都接触过,应当说余先生文字、文学功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而评论一篇文学作品亦是不可割离时代。


就像是不能说《基督山伯爵》现在看来只是一本快餐、爽文、畅销书,不配当世界名著一样。


应当说,在中国现代诗还在发展的年代,余先生的诗应当算是佳作,绝不可否认他对于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这才算是比较客观的评价。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不再写诗之后,流沙河又潜心于做汉字和文化经典的学问,也留下了许多可读性强的作品,为汉字研究以及国学经典的传播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晚年醉心于汉字研究的流沙河还被称为“汉字卫士”。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老先生自谦不是什么诗人学者,自诩书虫,《白鱼解字》的白鱼即此解,白鱼者,书虫也。


这些年来,信息发达,网上有一股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戏说汉字,越大胆越叫座。


一些民科气息严重的研究者,本身对古文字研究的基本状况以及理论、方法一无所知,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撰稿写文章。

不可否认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做学术的,学术的主流的观点也不是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可以认为,不用学术研究方法做出来的学术的东西,一定不会多么有见地。


比如下面这位唐汉先生的《唐汉解字》“著作”的内容:


“不”字是本章节要讲述的第一个汉字。这是因为“不”字的构形和含义,不仅是女性权利的第一伸张,也是今天的人们在说话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你统计过自已在一天或一生中所说的“不”字吗?

其二,“不”字的生活图像,来自女性性成熟后生理上的周期性变化,即“月经”。因而,可谓性之源头,生命之源头。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如上图所示,甲骨文的“不”字,上部是一个倒三角形,恰似女性阴阜的造型。在此,用来表示女性生殖器;下部如流状的三条竖线,则表示女性每月一次的经血。这一构图筒捷、明快,以至于有些拍象,但源的文化陶:上边用作饰的三角图形,我达了光民自生活的真实性却毋庸置疑。对大性性征的一种深层意识所以说,“不”字的构形为女性经血来临,表示在这短者时期的性交拒绝。


所有的汉字在他的眼里都可以和“性”扯上关系,让你仿佛在看汉字版本的精神分析法。他也凭此生殖解字之说,迎合了网民们庸俗的口味,进而名声鹊起。


而流沙河老先生的《白鱼解字》内容基本基于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讨论(古文字学必读之书)并加之先生对于甲骨文的研究。


其内容不管是科普,还是故事性,都很不错。要知道,把学术的东西讲得生动有趣,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有一个成语专门用来形容这种厉害的本领,叫做深入浅出。


《白鱼解字》作为科普读物来说是优秀而有趣的,在豆瓣上也获得了9.1的评分。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送别流沙河,轮回中再见


流沙河,一个大诗人,学识丰富,谦卑质朴,自在安乐。


佛学的死亡观建立在因果轮回的基础上,流沙河先生在佛教的观点看来也只是往生到六道之中。


今日,送别流沙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