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吼孩子"會上癮?"4C法則":4個C步驟讓你戒掉"吼癮"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給我不準動!我怎麼給你說的!你怎麼就不聽話呢!每次都要我發火你才滿意是不是!"

前幾日吃完晚飯下樓散步,就聽到小區中某戶人家傳來一聲暴怒的訓斥,瞬間就吸引到了大家的目光,很快就有認識的鄰居無奈的搖頭說:"慧慧媽又衝孩子發脾氣咯。"


原來

聽她一說到慧慧媽三個字,我又是震驚了,因為前有過幾次接觸,慧慧媽給人的性格感覺不是這樣的啊,怎麼會在教育孩子上發這麼大的火。

而很湊巧的是,就在昨天,又有機會碰到慧慧媽,她還主動向我詢問自己近期的煩惱,就是關於孩子管教的問題。

"我也不想吼啊,可是好言相勸孩子壓根不吃這一套,不嚴厲一些去訓他根本就不起效果。"

慧慧媽說的情況其實很多家長都有遇到過,孩子過了三歲之後就開始變得"叛逆",總是想要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同樣對於家長的要求也是採取反駁的態度,這種轉變讓很多家長措不及防且不知所措。

再者,家長們也都慢慢嘗試著理性教育,但是人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有的時候孩子就像"敬酒不吃吃罰酒"一樣,導致最後家長也情緒受不住控制,扯著嗓子對孩子吼。


原來

而也有家長坦言,"吼孩子"這種行為彷彿會上癮,因為起到的效果確實比較顯著,孩子一見到家長生氣了,就會選擇乖乖的服從。

但我想說的是,這種教育方式,雖然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使用的次數頻繁,不僅效果會慢慢降低,所導致的不利影響才是最為可怕的,家長們要注意了!

一:吼叫所導致的不利後果

吼叫並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背後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對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健康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當你忍不住提高分貝,通過威脅或者恐嚇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時,你會呼吸變重、心跳加快、身體發熱、頭腦發暈,這還只是表面現象,最重要的是吼叫對孩子也有著很多無形的影響。

1.孩子的叛逆心理產生

嚴格來說,吼叫式育兒就是一種對孩子整個身心的嚴厲懲罰,這種懲罰不僅不能告訴孩子什麼是成人所期待的行為方式,還有可能引發孩子逆反心理,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家長之所以選擇訓斥孩子,最終的目的也就是完成對孩子的管教和糾正,是對孩子的行為和觀念進扭轉,而這也是反映出孩子是被迫接受的,這種自我意識被長時間的進行否定,最終所導致的後果也就是孩子的叛逆心理形成。


原來

2.孩子產生錯誤的行為觀念

《理解兒童的行為》這本書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許多成人相信懲罰或者權利—武斷式的行為管理方式是最為有效地教給兒童什麼是所期待的行為的一種方式。這信念來自於對兒童的傳統文化觀念。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言論:"我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事實上這並沒有傷害我。"

很多家長之所以會習慣性的採取熱處理方法,有極大可能都是自己曾經遭受過這樣的教育方法,而這會在腦海意識中潛移默化的形成映射,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後,也會採取類似的方法去對孩子進行教育。

同樣的,家長用暴力強迫孩子接受,孩子同樣也會用暴力方式去對待他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3.孩子的性格發生變化

家長採取吼叫的方法來達到自身的教育目的,雖然自己身心舒坦了,但是孩子卻受到了傷害,一般情況下,經常被家長吼的孩子會產生兩種性格轉變。

第一種是性格變得自卑內向,因為自己的意願選擇總是被家長否定,並且被迫的遵從家長的要求,時間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聽之任之沒有主見,為人很懦弱,容易變成"軟柿子"任人揉捏,也會產生心理陰影。


原來

再者可能就是會變得像家長一樣暴躁,不僅親子關係變得糟糕,也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因為其經常採用熱處理方式,極大降低他人的好感度。

所以說,當和兒童相處時,成人必須知道行為管理中對問題的預防比糾正問題更重要,有效的行為管理是教育性的而非懲罰性的。

在這裡,我們推薦各位家長了解"4C法則",通過運用4個C步驟讓你戒掉"吼癮"

二:何謂"4C法則"?

專家李玫瑾說"你對孩子的說話語氣,決定了他對你的態度。"平時總喜歡用吼叫的方式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後,也會用吼叫的方式還回來,這樣的育兒方式不僅親子關係很糟糕,孩子的心裡也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所以我們更多的提倡家長們在面對與孩子之間出現的矛盾分歧時,不要總是通過暴力和威壓來達到教育目的,不要把教育當成一場競爭,而是要通過和孩子的交流,來達到相互理解,幫助更好的實行教育理念。

而4C法則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系統性方法,這其中的4C指英文溝通(communicaton) 選擇(choices) 後果(consequence) 聯結(connection) 的首字母,是指通過這四種方式有效完成與孩子相互理解的過程,從而避免吼叫式育兒的發生。


原來

4C法則運用的關鍵點在於對每一個詞彙的有效理解,只有明白其在育兒過程中的真正價值和使用方法,才能達到與孩子有效互動的目的,由此而建立起和諧的親子關係將使家長獲得更加有效的方法,不需要吼叫就能夠與孩子達成一致。

4C法則是以規則為約束,以尊重為基礎,以連接和溝通為核心的管教方式。

通過使用4C法則,不僅可以幫助家長們戒掉"吼癮",更重要的是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和減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三:4C法則的使用精髓

1.溝通(communicaton)

在教育問題上,溝通是最溫和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了,當然溝通方法也是需要多加思量的,早與孩子溝通時,語言最好言簡意賅,不要過分渲染、誇張,也不要只針對孩子的錯誤,而是把重點放在鼓勵上面。

2.選擇(choices)

不要總是替孩子選擇,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也可以是在問題面前,給予孩子選擇項,不要直接"幫"孩子做出選擇。

3.後果(consequence)

在孩子做出一些選擇時,家長們要告訴孩子可能會面臨的後果。

也有另一個含義就是,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對後果進行分析,不要一味的糾結對錯,而是對過程進分析,要做到賞罰分明。


原來

4. 聯結(connection)

家長要多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動向,不要總是以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所出現的問題,要做到和孩子的連接。

而站在另一方面,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進行更為寬泛的思考,比如自己的錯誤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會不會危及到其他人的利益,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

作為孩子身邊的領路人,我們做家長的要給予孩子溫暖和自信,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而我們就要藉助錯誤和失敗來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瞭解4C法則,相信一定能和孩子更好的相處。

我是斑馬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