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把兒子兒媳趕去租房,兒子買房卻要來養老,大家怎麼看?

花花的詩和遠方


願讓他們住就住不願就不讓他們住,我一家族的弟弟。脾氣不好但從不朝妻兒老小發,火了只是拎著斧子去砍樹樁子,邊吼吼邊砍!

弟妹是好人,而我嬸嬸她婆婆是村裡“一杆叉”最喜歡大兒子。不待見老二,而老二隻是抓緊時間掙錢,日子過得好紅火!

哎!我那嬸子沒法說,競挑拔兩人離婚(已有二子),好在有我們說明!競有一次對兒媳婦兒說自己兒子這不對那不好,還對外人說兒媳婦兒幹什麼丟臉的事,把兒媳婦兒惹毛了,一棒下去打在背上放倒了!

從那以後蔫蔫的,再也不敢胡攪蠻纏了,後來在城裡買了房。又把婆婆接去,現在關係特好!

讓他們住不住看你們了,只要不生氣打架讓他們住也沒事!


長風169305383


我還真認識這麼一家。我媽前同事。

十幾年前的事了,男的北京當地人,女的外地人,男的是飯店廚師女的服務員,兩人都是初中畢業,兩人看對眼了,男的爸媽不同意,希望兒子娶個當地的,但是男的不同意,兩人就一直租房住,然後,女的懷孕了,男的爸媽還是不同意,沒婚禮沒彩禮不讓進門,兩人就一直租房住,等了幾年吧,男的家拆遷了,拆了好幾套房子,男的爸媽呢,就希望兒子兒媳來道個歉,兒媳拒絕,男的爸媽就給了一套房給自己妹妹,就是男的小姨,還說了如果兒子兒媳不道歉,他們的房子錢就給別人,那個時候呢,兒子兒媳也自己買了一套房子。

現在,也不算現在了,我媽辭職都兩年了,那個時候,公婆要求要住一起,要看孫子,兒媳還好,不拒絕,公婆來看孫子,就讓孩子去跟公婆處,但是拒絕住一起,她也同樣她老公帶著孩子去公婆家住,就是自己不搭理公婆。

個人觀點,凡事別做的太絕。公婆有大房子,讓兒子兒媳租房子,沒問題,兒子兒媳沒錢嘛,法律也是規定養到十八歲。等到公婆老了,要住在一起養老,這時候公婆就是弱勢群體了,吃飽穿暖叫照顧,天天不搭理你也叫照顧


曼妙遊離995


雖然你們是自己的親爸媽,但是,當年你明明是有大房子住的,卻狠心把兒子、兒媳趕出去租房住。現在老了,兒子買了新房,想去兒子家養老,即使兒子同意,兒媳婦會同意嗎?如果兒子堅持答應了,那隻怕是兒子兒媳的好日子也到頭了,這個家也該散了吧!

寫個真實的故事給大家看,看完,我想大家一定會和我當初第一次聽說這事一樣,五味具雜,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了!

李老頭和老太太年輕的時候腦子活,眼光看得遠。夫妻倆雙雙從當時的“鐵飯碗”中辭職,去了深圳“淘金”。也可以這麼說吧,他們可能是最早一批去那邊“淘金”的人了。

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要嘛就是大敗,要嘛就是大贏。

他們算是非常幸運的,在深圳賺了很多。

後來,他們帶著錢,回了老家開了一家公司,慢慢的完成了原始積累資金,跨入到上層社會的生活。

他們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不知道為啥,缺唯獨偏心小兒子。大兒子和女兒,從小就是區別對待。

小兒子是他們經濟條件好了之後,才要的。也就是中年得子吧,四十多歲了,才有了小兒子。從小就倍呵護有加!

大兒子結婚的時候,他們其實是有幾套房的,但一套都捨不得給大兒子,讓大兒子租房結婚,啥都沒給人家。

閨女是老二,結婚的時候,要了男方十二萬的彩禮,卻只用幾床被子打發了人家。

小兒子結婚,可就不同了。

五套房,兩個門面,還給了小兒媳婦家三十萬的彩禮。

為了這,大兒子和閨女對他倆意見特別大,結婚之後,就沒再回過自己的家了。

他倆也無所謂,反正他倆指望著小兒子養老呢。

可沒想到,當他倆得病之後,小兒子拿走了他倆所有的錢,便把他倆趕出家門了。

他倆走投無路之下,想著去投奔大兒子。大兒子原本想著這畢竟是自己的親爸媽,雖然做的有點過分,但這時候,他如果不管,爸媽肯定就沒活路了。

便把他倆帶回了自己的家。可沒想到,大兒媳堅決不同意,當年他倆傷大兒媳婦太深了。

為了這,大兒子和大兒媳吵的很兇。最後,只能是離婚散場!

他們中途也想過去投奔閨女的,但女婿早早就放出話了,如果他們去了他家,那就全都趕出去,一個都不能再進他家的門,包括他媳婦。

他倆還算是稍微有點良知,沒去硬投奔閨女,沒禍禍他閨女的家。

說這個故事,其實是想說這麼幾句話:“做父母的,不說對每個子女必須一致同仁吧,但也請稍微考慮他們的一點感受。當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完全置之不理。那麼,在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可能也會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你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