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單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防控科學技術指南(八)——大專院校

1.開學前應做好口罩、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對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的人員,須及時就醫排查。

3.在學校入口處對教職員工、學生和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禁止進入。

4.加強教室、圖書館、宿舍等重點區域通風換氣。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增加對宿舍、食堂、澡堂、洗衣房、公共活動區等環境和門把手、樓梯扶手等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頻次。

6.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

7.建議錯峰用餐,自帶餐具。

8.避免舉辦群體性或聚集性活動,如培訓班、運動會等。教職員工、學生減少外出。

9.校園垃圾“日產日清”,對垃圾點每日進行消毒。

10.在封閉、人員密集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教職員工和學生應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或消毒溼巾。

11.加強教職員工和學生防控知識培訓,開展心理健康援助和疏導。

12.教職員工或學生中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學校應當立即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13.由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學生的家長進行聯繫,掌握其健康狀況。

14.設立應急區域。教職員工或學生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及時就醫。

15.當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